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扩散加权成像的Alberta卒中早期CT评分(DWI-ASPECTS)评估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自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48例,依据其溶栓后30 d及90 d的改良Rankin评分(mRS)分为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溶栓后DWI-ASPECTS分值等进行组间比较;再以预后是否良好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结果静脉溶栓后30 d及90 d,预后良好组溶栓后DWI-ASPECTS分值更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值更低,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治疗后30 d及90 d,入院NIHSS分值(OR=1.359,95% CI=1.132~1.633,P=0.001;OR=1.381,95% CI=1.130~1.688,P=0.002)和溶栓后DWI-ASPECTS分值(OR=0.583 ,95%CI=0.432~0.789,P=0.000 ;OR=0.545 ,95%CI= 0.387~0.767,P= 0.001)是评估预后是否良好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显示,静脉溶栓后30 d及90 d, DWIASPECTS以7分为截点时,曲线下面积最大,面积分别为0.874(敏感度为70.4%,特异度为85.7%)、0.902(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91.7%)。
结论DWI-ASPECTS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预后有较好的评估价值,且其对静脉溶栓后90 d的价值优于30 d的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