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名将:理智一世,糊涂一时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t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晋末年,一股流寇袭扰吴兴武康(今属浙江湖州),乡村少年沈庆之毅然加入民团,保卫家乡。沈庆之在战斗中表现出极高的军事天赋,不仅杀敌奋勇争先,还建议上级避敌锋芒,与流寇开展游击战。上级采纳了他的主张,民团屡屡告捷,沈庆之因此一举成名。此后,他一边“躬耕垄亩,勤苦自立”,一边结合实战经验,潜心揣摩战略战术。
  成年后,沈庆之到竟陵(今湖北天门)投军时,正赶上市长被少数民族武装袭扰得焦头烂额。沈庆之牛刀小试,为市长献上一套量身定制的战略。市长照方抓药,首战告捷,从此逆转战事。沈庆之之后又参加了宋文帝时期的三次北伐,在战火的淬炼中赢得了“忠谨晓兵”的美名。45岁这年,沈庆之出任宫廷卫队长,实现了从乡间小子到天子侍卫的梦幻飞跃,开始了为南宋三代皇帝保驾护航的非凡人生。
  初侍文帝,战功赫赫
  沈庆之在卫队长岗位上任劳任怨干了十年,虽然职务未得到太大提升,日子倒是过得游刃有余。一个图谋不轨的高官想趁机拉他进朋友圈,许诺马上推荐他晋升将军。沈庆之识破了对方的政治野心,不卑不亢地回答:“我的职位迟早都会调动,就不劳烦您费心了!”宋文帝得知此事后,立刻提拔沈庆之做了将军。不久,那名高官果然参与到宫廷政变中。
  那天,沈庆之半夜里突然接到宋文帝让他紧急进宫的命令,他马上冲出值班室,身披铠甲、足蹬便靴,率部飞快跑进皇宫保卫皇帝。宋文帝见他这身装扮不伦不类,很是惊讶。沈庆之连忙解释:“陛下半夜突然召见,说明军情十万火急,所以我没时间去换正式的衣服!”很快,他配合皇上迅速平息了这场宫廷政变,其忠诚与能力更得到皇上认可。
  后来,长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抱团起兵反宋,围困雍州(今湖北襄樊)。当地军队“屡讨不能克”,向朝廷频频告急。宋文帝派三儿子刘骏出任雍州省长,令沈庆之率两万朝廷军随行,配合当地军队镇压叛乱。沈庆之到雍州后,力挽狂澜,用兵如神,捷报频传。
  沈庆之患有严重的头疼病,出征时喜欢戴顶狐皮帽遮风。叛军被他打怕了,见到这顶狐皮帽就头大,便给他起了个“苍头公”的外号,以致后来只要见到他的队伍,就畏惧地相互转告:“苍头公又来了,哥们儿快撤啊!”沈庆之历时数年,兵分八路,成功扫平叛乱。
  此后,宋文帝觉得形势一片大好,正是复制父亲刘裕“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伟业的良机,便准备发起第四次北伐,以统一南北。沈庆之坚决反对,他以亲身经历劝阻皇上,前三次北伐都因复杂因素导致失败,这次仓促北伐也难以成功。宋文帝却指着作战地图纸上谈兵,坚信成功易如反掌。
  沈庆之逐条反驳,宋文帝说不过他,便指示几个拥护北伐的文职高干和沈庆之辩论。沈庆之懒得搭理他们,冲着皇上喊:“治国如治家!如何耕田,要问奴仆;怎样织布,该问婢女!陛下谋划的是军国大事,却去征求白面书生的意见,这怎么能成事!”宋文帝被他的巧妙比喻逗得哈哈大笑,但仍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反而任命他为北伐副司令。
  北伐军攻占战略要地碥礅(今属山东聊城)后,沈庆之奉命陪监军在此留守。司令率北伐军围困中原腹地滑台(今属河南安阳)后,听说北魏明元帝率百万大军南下驰援,立刻被吓破了胆,仓皇撤军,丢盔弃甲,败逃南归碥礅。监军要将司令斩首示众,沈庆之求情说:“北魏明元帝威震天下,雄狮百万,天下谁人能抵挡得住?杀了司令是自残示弱,这不是良策!”
  很快,北魏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向碥礅,沈庆之强烈建议避敌锋芒,迅速南撤以保存实力,宋文帝却下令北伐军固守待援,不准后撤!前线将领被迫表态,要与阵地共存亡。唯有沈庆之力主后撤,并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将帅有权根据形势做出最有利的决断!”他再次详细分析了固守和南撤的利弊,终于说服了监军,在北魏完成合围之前,把北伐军安全撤回京城,得到了宋文帝的当面表扬。
  不久,宋文帝听到北魏明元帝在宫廷政变中被杀的消息,决定趁火打劫,发动第五次北伐。沈庆之仍然唱反调,惹得皇上很不爽,干脆把他留在后方剿匪。几个月后,第五次北伐果然再尝败果。而在后方剿匪的沈庆之则捷报频传,稳固了大后方。公元453年正月,刘骏出任剿匪联军总司令,驻军五洲(今属湖北黄冈),“总统群帅”。沈庆之率部赶到五洲听命,面见刘总司令时,却听到晴天霹雳般的噩耗:宋文帝死了!被太子杀的!
  襄助孝武,功成身退
  原来,太子勾结二弟发动兵变,弑父篡位,史称宋元帝。消息传到剿匪总司令部,刘骏伤心欲绝,命令沈庆之回原地继续剿匪,自己回京奔丧。沈庆之当即表态要为宋文帝报仇,襄助刘骏,铲除宋元帝。
  沈庆之利用宋元帝的特殊信任和丰富的人脉关系,迅速调整了皇宫内外的兵力部署。短短十天,沈庆之就让忠于刘骏的部队将领完全控制了京城和皇宫的要害地段,做好了里应外合的准备。布置好京城防务后,沈庆之和刘骏按照事先约定,先后离开京城,回到湖北,亮出讨逆旗号,联合各路人马,起兵杀向京城。
  宋元帝见大事不妙,便派沈庆之的门生做信使,劝说沈庆之不要介入自己弟兄之间的皇位之争,希望他两不相帮。沈庆之大义灭亲,逮捕了门生,送交刘骏处置。刘骏在沈庆之等人的全力辅助下,仅用三个月时间就消灭了宋元帝,即位称帝,是为宋孝武帝。紧接着,沈庆之马不停蹄,率部连续平定了几个州郡趁火打劫的叛乱后,荣升为南方大军区司令员,达到了权力的顶峰。
  沈庆之虽然文化不高,但深谙功高震主之理,所以开始自保避祸。他以自己已年满七十为由,多次请求辞去军职。宋孝武帝见证了他在平叛太子之乱中的雷厉风行,难免有些忌惮,沈庆之此时请辞正中皇帝下怀,于是皇帝同意免去他军区司令员的职务,改封始兴郡公,授予他顶级官位。
  沈庆之仍然觉得不踏实,坚决不接受这块鼠夹上的蛋糕,又连上几十道表章辞谢。皇上终于恩准他以郡公身份罢职回府,享受丰厚待遇、安享晚年。
  如果沈庆之自此退出官场,他应该能有个幸福晚年,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四年后,沈庆之被迫重新出山,挂帅讨伐发动叛乱的竟陵王。   竞陵王派门客赠他玉环刀,游说沈庆之。沈庆之历数竟陵王的罪恶,赶走说客,率部攻城。竟陵王登楼喊话:“沈公,您已是白头之年,为什么还到这里来?”沈庆之答:“朝廷认为你狂妄愚蠢,不值得麻烦少壮将军,所以就让我这个老头子来了。”他料定竟陵王会弃城逃奔北魏,便在必经之路上安营扎寨,把竞陵王堵了个正着。竞陵王求他网开一面,派一百多人提篮抬筐给他送食物,被他一把火全部烧掉了。竟陵王从城上投下函表,请沈庆之转送宋孝武帝,遭到严词拒绝。
  沈庆之连续攻城三个月,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宋孝武帝听说后很担心,派人提醒他:“您是统帅,应当在后方指挥,怎么能赤膊上阵、亲自抵挡弓箭?”沈庆之这才退回指挥部指挥攻城,最终杀进城中,斩了竟陵王。
  此后,他再次率部“攻战经年”,镇压了南方少数民族大规模武装叛乱。他回乡祭祖时,一些当年轻视过他的故人见到他都小腿发软。沈庆之感叹说:“我还是从前的沈庆之啊,你们何必前倨后恭呢!”他听说当地有几十个姓沈的强盗头子假冒他的亲族为非作歹,欺压百姓,便借口家族聚会,举行盛大宴会,把他们都请到家里,趁此机会将其一网打尽,全部斩首。
  这时,沈庆之已年近八旬,但依然是宋孝武帝的定海神针。因此,宋孝武帝临终前,指派沈庆之为顾命大臣之一,遗诏中特别注明:“若有大军旅及征讨,悉委庆之。”自此开启了沈庆之辅佐宋孝武帝之子前废帝的历程。
  力挺废帝,愚忠肇祸
  前废帝即位后,沈庆之表现得很低调。他只收下了特赐的几案和手杖,再三谢绝配备高干专用的车辆。反复推辞无效后,他只得接受,但从不使用,每次上朝都乘坐最低档的猪鼻敞篷车,且轻装简从,左右随从不过三五人。农忙时节,他还亲自下地干活,根本没有人知道他是高干。
  一次,有两名顾命大臣相约去看望他,“鸣茄列卒满道”,派头十足。沈庆之正带着一个随从在田间劳动,见这阵势,他忧愁地对随从说:“你去转告他们,贫贱不会长久,富贵也难永恒。我已经八十岁了,见多了荣辱成败。他们如此炫耀车辆服饰,到底想干什么?”两名大臣听到随从转告的话,很自觉地撤去仪仗,卷起裤腿到田头来找沈庆之。沈庆之这才转忧为喜,热情招呼他们。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前废帝渐渐露出“狂悖无道”的真面目,在后宫荒淫放纵,在朝中大开杀戒,弄得人心惶惶。此时,那两名顾命大臣与皇上的五叔、江夏王刘义恭“日夜聚谋”,准备废除前废帝,拥立刘义恭为帝,为争取兵权在握的沈庆之支持,还毫无戒心地将政变计划向他和盘托出。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沈庆之却做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选择。
  沈庆之比谁都清楚前废帝“行秽禽兽,罪盈三千”,也明白把这个昏君赶下台才是真正对刘宋政权负责任的表现。但是,沈庆之脑海中闪现的却完全是个人恩怨:
  他与刘义恭的关系向来不好,刘义恭一直看不起他的出身和俭朴,他也始终看不惯刘义恭的小白脸和“奢侈无度”的做派,那自己凭什么为这样的公子哥卖命?那两名顾命大臣不认真履行顾命大臣的职责,却陪刘义恭“声乐酣酒,以夜继昼”,自己凭什么被这些人当枪使?其中一位更是严重伤害过他的自尊,在公开场合蔑视他为“爪牙”,无权干预政事,自己凭什么给这样的人作嫁衣?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沈庆之的感情彻底战胜了理智,他选择了告发。
  政变集团被满门抄斩后,沈庆之被任命为国防部长。他坚决不戴这顶染血的官帽,而是再次充当前废帝剪除异己的急先锋,和前废帝一道镇压了义阳王的叛乱。
  老臣立新功,沈庆之威名大振,与前废帝也进入政治蜜月期。前废帝用暴力清除了一切障碍后,更加肆无忌惮地草菅人命,淫纵无度。沈庆之以老臣身份,多次到皇宫教训前废帝,渐渐引起了前废帝的不满。
  当时,前废帝这个鲜廉寡耻的17岁小皇帝垂涎姑妈的美色,给姑父戴了绿帽子。姑父羞愤交加,打算发动兵变。前废帝先下手为强,亲自带兵杀了姑父。
  闹出这么大动静,前废帝估计沈庆之必定又会来聒噪,便下令封锁沈庆之从家中到皇宫的所有桥路。前废帝为了让他永远闭嘴,索性派人带着毒药命沈庆之喝下。沈庆之不甘心如此窝囊地死去,始终不肯饮药,最后被人用被子活活捂死,终年80岁。
  前废帝宣称沈庆之病逝,假惺惺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所幸的是,后来湘东王派人刺杀了前废帝,即位为宋明帝,重新悼念沈庆之,为沈庆之这一代大将画上了正式的人生句号。
  沈庆之凭借战无不胜的军事天才成为一代战神,以赤胆忠心辅助刘宋三任皇帝。功成名就后,他也能急流勇退,藏拙避祸,躬耕隐世,较之功成身退的张良毫不逊色。但是,他却在人生即将收尾之时,一时糊涂,陷入私仇,以致自己一步错、步步错,这不得不说是他人生的一大遗憾。
  编辑/夏涵
  链接
  宋孝武帝时,沈庆之退休前曾居住在官府提供的四所华丽宅院内。退休当天,他立刻归还公房,连夜带领子孙们迁到京郊园林里。他动员亲戚们也迁到一起群居,各家都把门开在同一面院墙上,形成独特的沈家园林区。他还“广开田亩之业”,开展对外收费服务。遇到老朋友来访,他一副土财主做派,自豪地指着沈家园林说:“钱尽在此!”由于他经营有方,家底丰厚,没几天就富得流油。
  沈庆之为避免成为出头鸟,分两次共向朝廷捐款1000万两银子、谷物一万斛,买到了一时的安宁。他还以封地条件过于优越为由,请求宋孝武帝把他改封到穷山恶水之地。要求没有被批准,沈庆之就故意娶了十几个容貌美丽、心灵手巧的姬妾,天天躲在园林里尽情欢娱。为了让皇上更放心,他除了进京朝贺、陪皇帝游览视察和打猎外,平时从不出门。皇上对他颐养天年的退休生活很满意,又赐给他很多镂金的高档酒具。
  有一次朝拜时,孝武帝喝得高兴,命大臣挨个作诗。沈庆之搜肠刮肚才凑出几句顺口溜:“微命值多幸,得逢时运昌。朽老筋力尽,徒步还南岗。辞荣此圣世,何愧张子房。”这首诗虽然不伦不类,但沈庆之巧妙借用了张良功成身退的典故,表明了自己与世无争的政治立场。孝武帝很满意他的表态,鼓掌表扬他的诗写得很好,众人也齐声称赞这诗的“辞意之美”。
其他文献
他是19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强大的外交官,整个欧洲近代史上的国际秩序正是他一手造就,欧洲外交界甚至认为1815年至1848年是属于他的时代。这个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奇人,正是奥地利政治家,近代欧洲政坛风云人物——克莱门斯·梅特涅。  梅特涅的父亲拥有伯爵爵位,家族世代从事外交工作。在这样一个家族里,天生俊朗的梅特涅也接受了严格的教育,很快就在贵族子弟圈里以优雅的风度和良好的亲和力著称,甚至还和后来的奥地利
林黛玉一生最悲惨的不是无父无母,不是寄人篱下,也不是体弱多病,而是守着对贾宝玉的爱。这几乎成了她活着的唯一支点。  贾宝玉虽然也深爱林黛玉,但他毕竟是“情不情”之人,對世间一切可爱之人、可爱之物都有一种“大爱”,并不独为林黛玉而活。可怜林黛玉神女有心,生日当天听到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泪尽而逝,空荡荡的潇湘馆“唯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  撇去林黛玉身世中的种种隐喻成分,她的人生其实
今年春节后,爸爸决定去大上海闯荡一番,多挣一些钱,让我和妈妈以后能过上好日子。  爸爸走后,我不得不迅速成长起来。爸爸走后的日子里,我成了家里唯一的男子汉。我虽年幼,但畢竟是男人,我得坚强独立,我得照顾妈妈,我必须强大勇敢起来。  一天晚上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妈妈怕极了,躺在床上哆哆嗦嗦的。当时我也害怕,但我努力让自己镇定,安慰担惊受怕的妈妈,我告诉她大自然中的音乐无处不在,暴风雨雷的声音都是美妙
1840年左右,英、德、法……许多欧洲国家都与古巴签订了长期协议,要求每年从古巴进口雪茄。古巴雪茄业因此急剧膨胀,传统的手工作坊逐渐转型成了雪茄工厂,仅仅在哈瓦那就有超过500家雪茄工厂,雪茄工人也超过1.5万人。  目睹雪茄工人清苦且枯燥的生活后,一位西班牙作家曾经感叹道:“没有什么事情,比用优质的心灵教育抚慰这些悲苦的灵魂更重要了。”  1865年,雪茄工人出身的诗人萨图尼诺-马丁诺斯创办了一
春秋时期虞国人百里奚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的出身、籍贯以及真实姓名在历史上都有分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很穷。他年轻时是放牛的,一直到30岁才攒够钱成亲,结婚没多久,就生了一个儿子。  如果不出意外,他以后的人生也大抵如此了:自己放牛把儿子养大,儿子接着放牛娶媳妇,儿子再生下儿子、接着放牛。当一眼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甚至是子孙的未来时,人一般会有一些惶恐,继而做出选择,安于现状或改变现状。  幸运的
《摔跤吧!爸爸》是部难得的好电影,获得观众的追捧实至名归。这部励志的成长电影让中国的虎妈狼爸来劲了,他们也想学影片里的爸爸逼迫孩子替自己实现理想。不过在学之前,他们得先对照这几点:影片里的爸爸本身不是失败者,而是全国冠军;影片里的女儿们本身有摔跤天赋,且她们在与朋友的自由交流中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知道学摔跤是改变印度女性地位的最好途径。自主意识的觉醒与力量是这部影片的重点,它提醒教育者必须点
妖族最美公主白落衡
汤修慧出生于清末浙江一名普通商人家,她从小跟着父亲经营一家小小的照相馆,像一棵自由生长的草,不加修饰,没有方向,每日里摆弄相机,在一张张胶卷里,把时光大把地挥霍掉。如果不是遇到邵飘萍,或许汤修慧会在照相馆里演绎一生的悲欢离合,所见所思也不过是那些照片里的风景。可惜,命运的安排总是会出其不意。  1910年的一天,照相馆里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他青布衣衫,儒雅飘逸,像一阵洒脱的风,让人莫名想要亲近。为
自荐  端肃的武周时代,有这样一位极富喜感的儒生。  他很胖,满面春风喜盈盈,走路时动作迟缓、步履蹒跚,像一尊弥勒佛,所到之处,人皆喜之;他宽容忍让爱自黑,喃喃自嘲中,一场场纠纷就能消解于无形;他有儒将风范,文韬武略运筹帷幄,宛若护国长城,一次次平定边患;他圆融无碍,在酷吏盛行的武周时期两任宰相,坚守底线却花不沾衣,赢得了朝廷和民众的双重敬重。  这位儒生是娄师德。  他是原武(今属河南新乡)人,
清朝盛时,只有护军,没有所谓的禁卫军,或者御林军的名目。而护军分为守卫宫廷的护军和圆明园护军,由上三旗中选拔的精良之士组成。但是,历朝历代,保卫皇帝的御林军,大抵都是要归于无用的,清朝的护军当然也不例外,都是吃饭不干事的八旗子弟,谁也不比谁好到哪儿去。  自打嘉庆起,宫里的护卫就老是出事。一个精神病拎着一根棍子,也能混进宫去。到了林清造反的时候,百十个人勾结几个太监,差点打进隆宗门。只是林清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