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模块教学设计分析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把教学重点放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上,这种将日常教学放在课本所框定的每一课时内,不但不符合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还影响教师教学的效果.而模块教学能更好的整合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课堂教学的合理性与高效性,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模块教学设计;函数及其性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0-0044-02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6个数学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突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把教学重点放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上,这种将日常教学放在课本所框定的每一课时内,不但不符合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还影响教师教学的效果.而模块教学能更好的整合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课堂教学的合理性与高效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但模块的划分与施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模块的划分
  合理划分模块是模块教学设计的基础,模块的划分有多种依据,依据思想方法可划分为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等;依据数学素养可划分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标对各部分内容作出合理的教学设计,对各部分逐一教学,使教学过程更接近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模块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模块教学设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遵循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对模块进行合理的划分,对模块中各部分内容的重难点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每节课的教学方法作出准确的制定,从而对模块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教师进行模块划分时应遵循知识的整体性与顺序性,进行模块教学设计时应结合教学的目标与学生的学情等方面的内容来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模块教学理念,从整体上把握模块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从教材编者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们对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理念的解读,进而对问题的处理作出全面的考虑,对模块的整合与设计作出正确的安排.合理的模块教学设计能够高效的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同时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的实现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的模块教学设计任务任重而道远,仅凭几个教师的力量想做好模块教学的设计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必须借助于相互合作,互通有无,不断的调整模块教学设计的方案,从而使的模块教学设计不断的完善.
  三、模块教学设计的意义
  模块教学对课本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使数学知识的整体性、顺序性与合理性更好的体现,具有以下的教学意义.
  教师吃透教材,整体把握课本的知识脉络与结构,对课本的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将分散的知识组合到一起,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研究、组织,使教师深刻的体会模块教学设计的理念,使教学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完整性,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教师统筹教材的模块安排有利于教师理解模块中各部分内容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渗透.
  四、模块教学设计案例:“函数及其性质”
  1.课标解读
  (1)总体目标:
  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函数概念,能用代数运算和函数图象揭示函数的主要性质;能利用函数构建模型,解决问题.
  (2)具体目标:
  函数及其表示方法:①会用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刻画函数,建立函数的概念,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能求函数的定义域.②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理解函数图象的作用.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函数的性质:①借助函数图象,会用数学符号语言描述函数的单调性,理解函数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的定义.②理解函数奇偶性和周期性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设计后变化之处:
  (1)用集合的语言与对应关系来刻画函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或者数学中的问题入手,来构建函数的概念.
  (2)分段函数是一类普遍存在的重要函数,通过具体实例来加深学生对分段函数的理解.
  (3)函数的性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刻畫函数的性质,在函数奇偶性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类比函数的单调性来学习.
  2.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位于新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本章节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生学习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等的基础上,本章内容承接着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的学习,贯穿函数这一模块的始终.本章内容教会学生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客观世界中的运动变化规律.
  (2)本章教学内容的范围
  本章主要内容是函数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的奇偶性,共分四小节,共9课时.
  第一小节,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共4课时,该节引入函数的概念,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研究归纳出了函数的概念,并对函数的图象进行了研究.
  第二小节函数的表示方法共1课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了函数的表示方法,让学生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
  第三小节函数的单调性共2课时,该节通过学生熟悉的函数图象体现函数的变化趋势,引出了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概念,引导学生用数学符合语言描述这些概念,通过例题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问题.
  第四小节函数的奇偶性共2课时,该节内容通过学生熟悉的函数图像的特征,引入了函数的奇偶性,并通过具体的例题研究了函数的奇偶性.
  (3)本章学情分析
  ①基于学生已学函数及其性质之间的联系,在已有的知识作为基础对模块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②基于函数及其性质在高中内容中的地位对教学设计进行整体的把握,加强学生对这一章节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为学生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打好基础.
  ③基于学生的认知程度对函数及其性质这一章节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对学生认知程度的分析可以使教师正确的判断这一章节内容对学生学习时的难易,对本章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设计出更接近于学生知识生长点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章节的内容.
  设计后变化之处:
  (1)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都是教师在模块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从学生已学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出发,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函数的概念.
  (2)对学生来说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比较抽象,教师应着眼于抽象的问题实际化,使难点更易突破.
  (3)模块教学设计只有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3.教学建议
  (1)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等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应让学生感受它们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2)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本章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3)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教学中应注重现代教学技术(如几何画板、GGB等画图软件),结合图像加深学生对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理解.
  4.教学反思
  函数的概念及性质是函数这一模块的第一章节,内容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降低学习的难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李璟]
  基金项目:本文系连云港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专项课题“高中数学模块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批准号为 KT/2020/06/103)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玉岩(1984.2-),女,江苏省连云港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高中教学的主流认识,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值得深入思考.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要素,其中生命观念是第一要素.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培养生命观念素养的关键在于建立生命与生活关系的认识,即生活中与生命观念相关的事物,是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重要基础.将生命观念的培养镶嵌于生物学科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自主形成关于生命观念
摘要:核心素养要求从学生的科学思维着手,促进学生思维习惯、思维方式、思维态度、思维技巧等方面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以此优化学生的物理学习,并在物理学习中达到可持续深入和发展.本文结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案例,谈谈如何引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思维方式的优化.  关键词:思维;高中物理;课堂;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0-0064-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 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当中 ,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更加注重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 , 而对阅读自主能力的培养却有所不足。自主阅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实践能力、落实英语阅读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 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的实践策略展开探究。
摘要:在当前教学中,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能让教师更加及时的收获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反馈.同学们通过在课堂上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能通过问题的形式了解更多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主要对课堂上问题设计的优化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有效地提高当前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空间.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设计;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
小学数学知识一般比较简单,但很难应用于具体问题。懂数学的学生有助于简化问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观念,把数学素养教育融入实际教学,切实把数学基本素养渗透到课堂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摘要: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需尽量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分析以及解决相关数学题,并在学习中,通过科学解题法的运用,实现解题速率以及正确率的提高.而构造法的运用,则能使学生实现高效解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的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作用与策略实施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解题;构造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0-0020-02  高中数学
在高中数学中,数列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考试的重点。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数例学习更为重要。在数列学习中,我们需要深入挖掘数列的规律和乐趣,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入其中,加强学生的深度学习。
数学在小学时期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后续的数学学习也是以此为基础来展开的。它对小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难度,而多媒体技术能帮助小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此外,有了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师也应当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灵活。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要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将高中数学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结合新高考下的数学教学要求,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不断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以此作为研究切入点,针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地研究,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高考;有效教学;开展
摘要:在最新修订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重视数学文化的渗透.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认识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严格按照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将数学文化渗透至高中数学教学中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文化;高中数学;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