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运用对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分层教学在高校女生排球选修课教学效果进行分析,认为分层教学法优于传统的排球教学法,能提高女生排球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条建议,旨在为分层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分层教学 高校女生 排球教学
1.引言
排球是比较受女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在高校选修课中开设较多的体育课程,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排球基础知识,提高排球机能,在排球选修课中获得愉悦、增强体质等是排球选修课教学的基本任务。基于此,将分层教学法引入到排球教学当中。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较好的发展和提高。
分层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差异性,还有着某些共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这有助于针对某一层的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情况进行教学,这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分组互助合作学习是在对学生分层的基础上进行强弱搭配分组,即要求搭配学生在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具有差异性,这样划分使搭配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使他们在互助学习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1]。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方法
2.1.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文期刊论文网查阅国内外关于分层教学等有关资料和文章,并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研究,为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2.1.2对比实验法
采用组间对比实验法。实验组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两组都是由同一名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2.1.3问卷调查法
在学期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分层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为本研究的分析提供信息与数据。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各20份,回收40份,有效回收率100%。
2.1.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7.0软件对实验对象的身体素质成绩和技术测试成绩进行统计与分析,将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的显著性水平。
2.2研究对象
以南京师范大学2010级本科排球选修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自定义实验班和对照班各20人,进行为期16周32学时的实验教学。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前两个班学生基本技术测试成绩对比
在正式开始实验前分别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进行排球基本技术测试,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对基本技术的掌握情况,便于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表1可以看出在正式实验前,两个同级班级之间女生排球技术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试验。在实验结束后,将两班学生混在一起采用双盲法进行技术测试与评定,评分采用百分制,运用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表1 10级实验前两女生班四项排球技术测试成绩表
3.2实验后两个班学生基本技术测试成绩对比
经过16周的教学实验,对同级两个班学生排球基本技术测试结果发现,两个班学生的排球基本技术成绩均有明显提高。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四项基本技术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的四项基本技术成绩。经过T检验后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四项基本技术水平均呈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班排球技术的掌握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班。
表2 10级实验后两女生班四项排球技术测试成绩对表
3.3实验后两个班学生技术测试成绩对比
由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成绩的统计来看,实验班的学生达到优秀和良好等级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班,不及格的人数少于对照班,成绩明显偏向于高分段。对照组的成绩偏于良好与及格(表3)。这说明实验班通过分层教学,教学效果要好于傳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并呈显著性差异。分析学生问卷发现,实验班对分层教学法很认可,并且喜欢上排球课,对排球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高。对技术动作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都有较好的提高。
表3 实验后两班学生技术测试成绩对比表
4.分析与讨论
4.1分层教学法的特点
分层教学是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不同层次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和不同层次学生间互帮互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性培养的目的[2]。在对实验组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70%的学生认为分层教学符合区别对待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在对对照组的调查中发现,仅有20%的学生觉得适合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合自己的学习。因此可以看出,分层教学能够较好地照顾到学生的个性要求和学习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层教学能够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以人为中心,以运动为手段,达到健康的目的,增强锻炼效果[3]。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追求技术动作的掌握、规范和标准,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甚至畏惧逃课等行为。
4.2分层教学法的负荷控制
没有强度的体育课是无效的体育课,只有在适度的强度负荷下学生才能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分层教学法强调的是最佳负荷范围,通过教师观察、学生自查和脉搏等手段控制负荷强度,并不会刻意地追求运动技术的掌握而加大运动负荷。适度的运动负荷不仅有利于排球基本技术的掌握,而且有助于学生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而传统的教学法虽然也重视负荷的控制,但是手段单一,往往仅靠老师的个人经验进行判断,并不能科学有效地控制运动负荷。往往一节课不能达到应有的运动负荷强度,所以会影响技术动作的掌握和体质的提高。
4.3分层教学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拿出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上。首先,教学目标是分层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身体素质、接受能力等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要求学生在同一时间内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因为教学目标存在层次,而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载体,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分层,以便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相适应。 从教学程序来看,教师应将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以分层导学的形式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自主学习,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为同一课堂中组织分层教学创造有利条件[4]。所以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更加关注,主要是从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关注。这有助于教师更加准确、熟练地进行分层教学。
4.4分层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除受社会、家庭、心理素质等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外,体育教学中的各种刺激因素所引起的心理压力负效应也是原因之一[5]。所以,在排球教学中要尽量减少各种负效应的因素。行为健康策略认为:进行体育锻炼时,制定可以达到的目标、把长期目标划分为多个短期目标、提供可供观察的进展报告、考虑成功、建设自我效能、给自己提供奖励等,对促进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分层教学就是将传统的大班变成小班、大课变成小课,把传统排球教学中的统一的教学目标变成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掌握程度的把握。让学生不断地看见自己的进步与长处,有利于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成长,缓解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4.5分层教学在排球教学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并不都是完美的,分层教学法也不例外。分层教学法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有可能成为教师降低对学生要求的借口。如果分层教学把握不好短期目标和终极目标的关系,就会造成:高层次的越来越高,低层次的举步维艰[6]。这就不利于对教学目标的统一。特别是要关注低层次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由于水平较低并不能充分引起教师的关注,这就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处于低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有可能受到打击。
此外,还要建立一套符合分层教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特别是评价体系,分层教学本没有错,但是怎样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感觉到公平,同时又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呢?这对教师的评价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进行分层教学的时候,应开展以分层原则和分层目标内容的研究,给每个学生以生存及发展的机会,使分层教学扬长避短,这是分层的初衷。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分层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掌握排球基础技术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分层教学在高校女生学生的排球选修课基本技术教学中是可行并富有成效的,它将教师的教学主导性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指导思想,充分调动了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社会化发展。
分层教学中分层是手段,递进的完成教学目标才是最终任务,这有利于学生对排球基础技术的掌握,也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和终身体育意识。因此,教师应注意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各显所长,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分层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目标,对学生尽快掌握排球基本技术和能力有着良好的作用。此外,分层教学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5.2建议
分层教学有诸多优点,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下面针对这些优点和缺点提出一些有利于分层教学的改进意见。
5.2.1在进行分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一些正面的积极的引导,防止分层后对学生的心理上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在分层教学中层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适当的调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5.2.2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甚至会加大工作量,所以应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因为分层教学的形式和组合多样化,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项目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排球技术的学习,增进学生体质与身体健康,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5.2.3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標和学习内容,并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调整学生的层次,同时使学生掌握的体育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组织一些趣味性或竞技性较弱的活动和比赛,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
参考文献:
[1]马庆兰.高校排球选修课技术教学中的“层组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6):86.
[2]邵伟德.体育教育模式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80.
[3]赵平花. 分层教学模式对改善独立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以太原理工大学学生为例[J].2010,6,(33):103.
[4]李红.教育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78.
[5]庞阳康.应激理论在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4):115-117.
[6]张孝军,李莉.论分层教学模式的负面影响[J].教学与管理,2010,1:124-125.
关键词: 分层教学 高校女生 排球教学
1.引言
排球是比较受女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在高校选修课中开设较多的体育课程,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排球基础知识,提高排球机能,在排球选修课中获得愉悦、增强体质等是排球选修课教学的基本任务。基于此,将分层教学法引入到排球教学当中。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较好的发展和提高。
分层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差异性,还有着某些共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这有助于针对某一层的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情况进行教学,这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分组互助合作学习是在对学生分层的基础上进行强弱搭配分组,即要求搭配学生在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具有差异性,这样划分使搭配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使他们在互助学习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1]。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方法
2.1.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文期刊论文网查阅国内外关于分层教学等有关资料和文章,并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研究,为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2.1.2对比实验法
采用组间对比实验法。实验组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两组都是由同一名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2.1.3问卷调查法
在学期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分层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为本研究的分析提供信息与数据。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各20份,回收40份,有效回收率100%。
2.1.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7.0软件对实验对象的身体素质成绩和技术测试成绩进行统计与分析,将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的显著性水平。
2.2研究对象
以南京师范大学2010级本科排球选修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自定义实验班和对照班各20人,进行为期16周32学时的实验教学。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前两个班学生基本技术测试成绩对比
在正式开始实验前分别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进行排球基本技术测试,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对基本技术的掌握情况,便于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表1可以看出在正式实验前,两个同级班级之间女生排球技术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试验。在实验结束后,将两班学生混在一起采用双盲法进行技术测试与评定,评分采用百分制,运用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表1 10级实验前两女生班四项排球技术测试成绩表
3.2实验后两个班学生基本技术测试成绩对比
经过16周的教学实验,对同级两个班学生排球基本技术测试结果发现,两个班学生的排球基本技术成绩均有明显提高。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四项基本技术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的四项基本技术成绩。经过T检验后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四项基本技术水平均呈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班排球技术的掌握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班。
表2 10级实验后两女生班四项排球技术测试成绩对表
3.3实验后两个班学生技术测试成绩对比
由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成绩的统计来看,实验班的学生达到优秀和良好等级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班,不及格的人数少于对照班,成绩明显偏向于高分段。对照组的成绩偏于良好与及格(表3)。这说明实验班通过分层教学,教学效果要好于傳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并呈显著性差异。分析学生问卷发现,实验班对分层教学法很认可,并且喜欢上排球课,对排球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高。对技术动作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都有较好的提高。
表3 实验后两班学生技术测试成绩对比表
4.分析与讨论
4.1分层教学法的特点
分层教学是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不同层次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和不同层次学生间互帮互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性培养的目的[2]。在对实验组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70%的学生认为分层教学符合区别对待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在对对照组的调查中发现,仅有20%的学生觉得适合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合自己的学习。因此可以看出,分层教学能够较好地照顾到学生的个性要求和学习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层教学能够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以人为中心,以运动为手段,达到健康的目的,增强锻炼效果[3]。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追求技术动作的掌握、规范和标准,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甚至畏惧逃课等行为。
4.2分层教学法的负荷控制
没有强度的体育课是无效的体育课,只有在适度的强度负荷下学生才能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分层教学法强调的是最佳负荷范围,通过教师观察、学生自查和脉搏等手段控制负荷强度,并不会刻意地追求运动技术的掌握而加大运动负荷。适度的运动负荷不仅有利于排球基本技术的掌握,而且有助于学生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而传统的教学法虽然也重视负荷的控制,但是手段单一,往往仅靠老师的个人经验进行判断,并不能科学有效地控制运动负荷。往往一节课不能达到应有的运动负荷强度,所以会影响技术动作的掌握和体质的提高。
4.3分层教学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拿出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上。首先,教学目标是分层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身体素质、接受能力等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要求学生在同一时间内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因为教学目标存在层次,而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载体,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分层,以便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相适应。 从教学程序来看,教师应将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以分层导学的形式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自主学习,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为同一课堂中组织分层教学创造有利条件[4]。所以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更加关注,主要是从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关注。这有助于教师更加准确、熟练地进行分层教学。
4.4分层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除受社会、家庭、心理素质等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外,体育教学中的各种刺激因素所引起的心理压力负效应也是原因之一[5]。所以,在排球教学中要尽量减少各种负效应的因素。行为健康策略认为:进行体育锻炼时,制定可以达到的目标、把长期目标划分为多个短期目标、提供可供观察的进展报告、考虑成功、建设自我效能、给自己提供奖励等,对促进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分层教学就是将传统的大班变成小班、大课变成小课,把传统排球教学中的统一的教学目标变成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掌握程度的把握。让学生不断地看见自己的进步与长处,有利于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成长,缓解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4.5分层教学在排球教学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并不都是完美的,分层教学法也不例外。分层教学法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有可能成为教师降低对学生要求的借口。如果分层教学把握不好短期目标和终极目标的关系,就会造成:高层次的越来越高,低层次的举步维艰[6]。这就不利于对教学目标的统一。特别是要关注低层次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由于水平较低并不能充分引起教师的关注,这就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处于低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有可能受到打击。
此外,还要建立一套符合分层教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特别是评价体系,分层教学本没有错,但是怎样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感觉到公平,同时又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呢?这对教师的评价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进行分层教学的时候,应开展以分层原则和分层目标内容的研究,给每个学生以生存及发展的机会,使分层教学扬长避短,这是分层的初衷。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分层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掌握排球基础技术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分层教学在高校女生学生的排球选修课基本技术教学中是可行并富有成效的,它将教师的教学主导性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指导思想,充分调动了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社会化发展。
分层教学中分层是手段,递进的完成教学目标才是最终任务,这有利于学生对排球基础技术的掌握,也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和终身体育意识。因此,教师应注意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各显所长,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分层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目标,对学生尽快掌握排球基本技术和能力有着良好的作用。此外,分层教学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5.2建议
分层教学有诸多优点,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下面针对这些优点和缺点提出一些有利于分层教学的改进意见。
5.2.1在进行分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一些正面的积极的引导,防止分层后对学生的心理上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在分层教学中层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适当的调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5.2.2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甚至会加大工作量,所以应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因为分层教学的形式和组合多样化,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项目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排球技术的学习,增进学生体质与身体健康,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5.2.3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標和学习内容,并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调整学生的层次,同时使学生掌握的体育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组织一些趣味性或竞技性较弱的活动和比赛,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
参考文献:
[1]马庆兰.高校排球选修课技术教学中的“层组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6):86.
[2]邵伟德.体育教育模式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80.
[3]赵平花. 分层教学模式对改善独立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以太原理工大学学生为例[J].2010,6,(33):103.
[4]李红.教育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78.
[5]庞阳康.应激理论在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4):115-117.
[6]张孝军,李莉.论分层教学模式的负面影响[J].教学与管理,2010,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