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经济走向的第三种判读

来源 :博鳌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W8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媒体与经济学家对于今后中国经济走向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判读,即“崩溃论”和“威胁论”。
  “崩溃论”认为现有经济制度与政策中存在的资源配置的低效与扭曲,会导致中国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硬着陆。首先,他们认为GDP中投资占比过高、消费占比过低是一个严重扭曲。而房地产行业的泡沫不但引起了普通民众的不满,未来地价也一定会下跌,重创中国经济;其次,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理财产品等问题,也可能导致一场中国式的雷曼危机。此外,国进民退等问题又凸显了资源配置的低效,而贪腐现象会进一步扭曲市场机制。
  但是,在讨论“崩溃”之前,需要首先分析以往的经济增长是如何实现的。主流观点认为,这是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推动国企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正确决策”的结果。这显然是一种经济政策决定论的论调,包含着对经济政策功效的过高评价。成功的经济政策,短期内当然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但若以此解释中国经济持续近三十年的增长,则颇为勉强。经济政策决定论显然未能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不难看出,崩溃论者的判断正是经济政策决定论的延长线。他们所描述的经济政策的失败会导致中国经济的硬着陆,从而带来社会与政治制度的整体崩盘等耸人听闻的预言,充斥着逻辑上的跳跃,经不起认真推敲。
  “威胁论”的市场主要在海外。持这一观点的人将中国经济描述成一个到处寻觅并大肆吞噬资源的怪兽。他们认为这只怪兽不但推高了国际市场上的资源价格,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了资源枯竭。这一论点的最大问题是对市场机制的无视。资源的价格与使用量是供求双方、而非需求者单方面所决定的。很多情况下,中国只是需求一方。市场出现了失败的可能,供给方理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比方说可以通过限制资源开采来回避资源枯竭。
  “崩溃论”与“威胁论” 虽然在逻辑和理论上都存在硬伤,但却都颇有市场,特别是被那些不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小批人所热捧。我们需要警惕的是,错误的理论会带来对于未来的错误预期,而自我实现预言理论告诉我们:预期会影响当下的行为,从而将预言变为现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媒体特别是学界需要勇敢地站出来,指出他们的错误与缺陷。否则的话,喊多了“狼来了”,会真把狼招来。
  那么中国经济增长最根本的源泉是什么呢?构成经济的最小单位,即个人与企业的“自由度”持续不断的改善与提升,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引擎。这里的“自由度”包含了选择职业及居住地的自由以及对于私有财产的保障,等等,是一个内涵宽泛的概念。拥有了这些自由度,个人才可能追求自己的利益,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也才会发挥作用,进而改善全社会的福祉。举例来讲,改革开放前,严格的档案与户口制度限制了城市居民的就业自由,而农民几乎没有在城里工作和在国内迁移的自由。但如今,农民可以自由进入城市并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动力。他们通过贡献自己的劳动,不但实现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也带来中国经济的全面增长。
  当然,与理想状态相比,当今中国个人与企业所享有的自由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这同时也意味着,自由度的提高与改进,会带来今后更多的经济增长与更多的社会福祉。
  很难想象今后自由度会受到更多的限制。今天的农民工兄弟已经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只知道默默无闻地贡献自己的劳动。他们不但上网参与公共讨论,而且更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他们的合法诉求,政府也越来越敏感,姿态也越来越柔软,而手法也越来越人性化。
  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或许会放缓,但不会出现“崩溃论”所预言的那种可怕景象。中国经济未来仍有可能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实现从自由提供劳动向自由提供才智的转变。改革开放前三十年,自由度的提升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以量的扩大来实现的,而今后还会以质的提升来实现。在国际竞争中,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不再仅仅靠产品的价格,而是依靠品质来取胜,就是很好的例证。要加速实现这一转变,我们需要大力强化基础教育,特别是纠正目前教育资源过度偏向城市、偏向名校的问题,切实保证包括民工子弟在内的全体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运用自身的聪明才智,来追求自身的利益。
  判断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研读宏观与全局固然重要,观察个人与企业是否能够更自由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或许才应是我们的焦点。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 2020年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经济发展不得不按下“暂停键”,让人们有时间反思:为什么会发生疫情,如何实现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怎样达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文章从健康城市的角度,反思我国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暴露的城市发展问题。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健康城市 城市布局 公共服务  1 健康城市的发展现状和经验  健康城市计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后健康城市在世界范
期刊
过去,破坏性创新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取代占主导地位的产品和服务。如今,任何企业实际上都可能在一夜之间被一种更好、更便宜的产品所颠覆。我们称这种战略为“大爆炸式创新”,因为它的出现标志着所影响的行业彻底并且往往是突然的重塑。  中国正迅速成为一个创新大国。国内领军企业一直在推动中国迅速朝这个方向迈进,它们的重心从生产和出口低成本产品,转移到创造新的产品、服务和品牌,着眼于满足中国和全球消费者的独特
期刊
2015年11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几乎完全抛弃了土耳其作为主办国所拟定的方案。这令人惋惜,因为土耳其的议程非常合理,其中包括:可持续的全球增长;三个“I”——包容(inclusion)、执行(implementation)和投资(investment);以及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考虑到全球经济的现状,这确实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议程。  然而,近几个月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以及1
期刊
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在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达成了一批重要的经贸成果,签署了420亿美元的贸易投资大单。  英国首相卡梅伦称英中两国关系正式进入“黄金时代”。中国的投资通过国企和私企同时涌入英国,两国的贸易正在深化,英国对华出口增长加快。如今两国的合作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包括许多之前双方只草草接触并未深入的行业。  当下
期刊
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放缓了改革步伐,但近期至少在金融改革上重新提速。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不再可行,这一日益清晰的事实可能促使中国官方越来越积极主动地推行改革,尤其是内部及外部金融改革。但在同期内,中国债务水平翻番,已高于大多数新兴市场。这加大了金融改革,尤其是资本账户自由化所蕴含的风险。在此背景下,中国别无选择,只有推进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并且迫切需要将储蓄更好地配置到生产率更高的地方。  金融
期刊
内容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不断遭受着批评和质疑,公共行政学陷入学科危机之中。区别于传统公共行政效率至上观念,新公共行政學派认为社会公平才是政府追求的根本价值。新公共行政学派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出发,对公共行政学进行重新思考,探寻政府的真正价值,并渴望寻求建立新的公共行政发展模式。文章从新公共行政学出现的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角度出发,梳理了其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
期刊
滇越铁路在修建时,曾被当时的西方记者称为仅次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工程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法国人竞得修筑权,并投入巨资,克服重重阻力。在中国偏远的西南地区修建铁路的目的非常明确—正如矿务工程师勒克莱尔在报告中提到:“应该看到云南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藏……看到这些富有魅力的远景,应该很好地认识到这465公里的庞大勘测工作的意义。”“铁道,看来并不是真的从一处荒芜的不毛之地穿过,云南境内也并非是一个
期刊
日常事务和紧迫需求常常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疏于制定战略、坚持长期流程和处理其他许多或许没那么紧急但却同样重要的问题。欧盟有关新兴经济体的战略就是这种倾向的最佳例证。虽然欧盟与许多新兴经济体的关系牢固,但几乎所有的基础工作都存在缺失,或者说还有大量工作有待完成。新兴国家和欧洲国家之间存在大量合作机遇及共同利益。  欧盟与新兴经济体面临各自的挑战  2008年9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
期刊
今年早些时候,有关中国股市和汇市的新闻占据了各大报章的头条。先是沪深两市的震荡,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于8月宣布改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  当大家的注意力都被中国的股市和汇市发展所吸引时,中国金融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已经渐具规模,并且日益成熟。  到目前为止,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的渠道仍然有限,他们只能通过一些特定渠道投资中国债市和股市,其中包括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
期刊
中国金融互联网化指数即将由博鳌亚洲论坛官方杂志《博鳌观察》、尼尔森、腾讯·企鹅智酷联合发布,该指数将从金融消费者的角度,从可得、易得、得益三个维度,去衡量金融互联网化的影响。2016年中国金融互联网指数将从融资维度切入。融资维度的中国金融互联网化指数,其发展走向将揭示金融互联网化在解决融资问题上发挥的作用,走势的高低将表明影响力的增强与减弱。  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早已不是一朝一夕。  2013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