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一扇窗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句司空见惯的话说,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而于我来说,打开了一扇窗,却意外收获了一段美好的友谊。
   那是大学刚开学不久,一向喜欢读书的我在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证。借了几本书后,转身欲回,可是那种静谧和沙沙翻书的氛围磁石一样吸引着我。望过去,尽是各色各样埋头读书的身影,密密的。寻了几间自习室,都是满当当的,没有一张椅子闲着。我有些莫名的沮丧。
   当我穿过二楼的走廊时,眼前一亮,靠墙的一长溜桌子上有一小块儿空地儿,椅子也是空的。它在一扇明亮的大玻璃窗下,寂寂的。
   我欢喜地奔过去,把书放在光滑的浅黄色桌上,打量着周围。对面一个瘦瘦的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一头鲁豫似的沙宣发,乌黑发亮,尤其是初秋的阳光透过窗子洒在她的身上,那简直成了一道不可忽视的光芒。她端坐着,手里拿着一本徐志摩的诗集,一脸冷漠,夹杂着忧伤。我向她递出一个热情的笑,可女孩仍自顾自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并不觉得懊恼,窗外的风景冲淡了这小小的不快。
   我趴在窗子上,望见远处的一小片湖水粼粼地荡漾着,湖上有一座白玉似的拱形桥,一对情侣正站在桥上亲昵地聊着什么。目光往近收,是一个紫藤花长廊,藤花不再,苍绿的叶依然蓊郁。再往近收,但见窗前立着几株桂花树,明艳艳一片黄花,是秋日的干净色彩。我几乎瞬间爱上了这个位置,暗暗窃喜着。
   第二天有课,我去的时候已经半上午了,我爱的位置上赫然坐着一个男生。女孩依然在,低着头写字。她旁边的椅子空着,桌上凌乱地有几本书,我怅怅地走过去坐下。
   忽然被人轻拍了一下,一个戴眼镜的女孩站在了我旁边,一字一顿地说,同学,这是我的位置,我刚去了一趟卫生间而已。我悻悻地站起来,尴尬极了,就走到窗前推开窗,看阳光在桂花上跳舞。
   一阵风来,桂花袅袅的香气到处游弋。那个黑发乌亮的沙宣女孩惊叫起来:“好香呀!”说着已经跳起来趴在了窗上,明净的笑颜,叽叽喳喳地同我聊起了桂花,旧友般亲切,与昨日的冷漠高傲判若两人。
   一转身,数双怒目正盯着我们,她调皮地吐了吐舌头,噤了声,坐了下来,又继续写写划划。
   过了一会儿,那个男生抱起书走了,我急忙跑过去坐下。女孩递过来一个纸条,和我相视一笑。
   原来纤瘦的女孩竟是学姐,我们学的是同一个专业,同样的不喜欢,而同样的迷恋文学,同样的喜欢窗外的风景。
   我们在桂花的香气里纸来纸往,热烈地交流着,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慨。
   女孩总是去得早,我每次去,几乎都能看到她。还有她对面的我喜欢的位置总是空空的,桌上放着她的书。见我去了,笑眯眯地拿起书让我坐。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作为过来人在生活和学业上对我的指点和建议,比如食堂里哪家饭菜好吃,名目繁多的各种协会哪一个值得加入等等。她像姐姐一样细心周到地照顾着我。
   不多久,中秋节到了。家近的同学都回家了,学校里冷清寂寥。我和她离家远,只能望乡兴叹。十五的晚上,我们又聚在了图书馆的二楼。她还带了几块儿月饼给我,是家里寄过来的。我们趴在窗前,吃着千里外寄来的月饼,望着窗外的一轮明月,第一次离家的我心里暖暖的。然后,又一起背我们都喜欢的苏轼的《水调歌头》。寂寂的长廊里,只有我们两个,她向我讲起儿时的趣事,那放肆的笑声一捧捧在月光里流淌。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年后,她毕业去了多雨的南方,工作辛苦忙碌,偶尔会和我联系一下。我也响应了她的建议,转了系,选了喜欢的专业,开始忙起来,很少去图书馆了。
   后来,我毕业去了北方,我们就像一颗树上的种子被尘世的风吹落在天之南地之北,彼此失散在岁月里。
   一晃很多年过去,年年中秋,想南国的她临窗望月时,会不会想起昔年和她一起趴在二楼的窗前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旧友。
   一年又一年,不知道那扇窗前又演绎了多少美好的故事!
  
其他文献
前不久,民兵年度施训锣鼓刚刚擂响,湖南省邵阳军分区就立即着手修订各类应急应战方案。这次修订战备方案重点是以支持并参与部队跨区演练和联合作战为背景。几天后,13份通过
作为美国军事战略的重要支柱,航母战斗群是显示国家力量、支持外交政策、保证国家利益、制止危机和冲突的有效兵力,是美国海军力量的象征,是美国干预全球事务的重要装备。 A
我对号称掌上电脑的“商务通”的第一感觉是:谁会买这东西呢?除了手写输入外,它的任何功能都不比“文曲星”好到哪去。而2000元左右的价格却是“文曲星”的好几倍。如果有钱又真需要
为分析砂土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剪切力学特性,采用商业离散元软件PFC3D对单粒组中密砂的空心扭剪试验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了数值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研究了不同剪切方向下离
元月三日早晨,一颗搏击时代风云、奔腾着热血的文化战士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个知慧、博学、洞穿世事、睿智的大脑停止了运转!一盏辉耀着绚丽光芒的明灯熄灭了!著名的作家、诗
编者语: 我们的新栏目“升学与求职”今天第一次与大家见面了,本栏目文章的作者都是去年高考中的佼佼者──清华大学等名校的学生,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谈了他们的经验、体会
父亲资耀华  “黄鹂住久混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917年春天,当资耀华就要离别故乡湖南耒阳市田心铺资家坳时,一股亲切而悲凉的诗意涌上了他的心头。“山上路旁,一草一木,好像都在向我点头,留恋惜别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在送他的堂哥的频频催促下,他踉踉跄跄,一步一回头,洒泪踏上了去日本留学之路。  资耀华,中国银行界耆宿,著名金融学家,金融文化界的泰斗级人物。他生于1900年,亲身经历三个时代,早年留
摘要:宋无是宋末元初江南地区的遗民诗人。本文通过赏析宋无诗歌中的用词特点及意象来辨析宋无的诗歌风格及遗民情怀,阐释诗歌中所隐隐流露出来的政治倾向。  关键词:宋无;宋遗民;诗歌鉴赏  宋无,字子虚,自号翠寒道人,晚年自称寐叟,自云懵腾乡人,宋末元初江南地区的遗民诗人。明人王鏊在《姑苏志》中把宋无与长洲浦源、钱塘张雯、昆山顾权合称为“苏台四妙”①。清代学者田雯将宋无与元好问、萨都剌、马臻诸名家比肩。
近日,央视调查节目推出一个话题:你的偶像是谁?并采访了一批名家,汇集了他们的心声,颇能给人启迪。   过去我们总以为偶像是年轻人的事,与中老年无关,其实不然。既然偶像是崇拜的对象,那么在任何一个年龄段都会有自己崇拜的人,只不过不同年龄偶像的类型不大相同罢了。   孩提时代,崇拜有权威的人。孩子们的偶像多是幼儿园的老师,街上的警察,邻居打架厉害的大哥,还有自己的父母。童话大王郑渊洁说,父母在我心中的
本刊讯:2015年4月26日,《时代文学》“2014年度作品奖”颁奖盛典在临沂市举办。除来自北京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作家出版社主任兴安、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理论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