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解心结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0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4月在全市启动“万名干部大下访”活动以来,我市各级领导干部用真情帮助群众解心结,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 市委组织部长带头下访
  
  2007年9月20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存根又一次打电话给北碚区的主要领导,要求处理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原重庆衡器厂职工安置问题。
   2000年,原重庆衡器厂因企业被兼并,有数百名下岗职工因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妥善安置,一些职工按政策规定应该获得的补偿也没有落实,不少职工多次到市委、市政府集体上访。
   在“万名干部大下访”活动中,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市委常委分别包案下访。陈存根部长负责联系北碚区的工作。他在北碚区调研时,针对原重庆衡器厂下岗职工的安置和补偿兑现的问题,对北碚区的主要领导提出了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的具体要求。他语重心长地说:“群众的有些要求是合理的,这件事情一定要想办法妥善处理。”
   按照陈部长的要求,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多次开会研究协商,责成区经委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经过多方努力,最终解决了340名职工的就业安置和补偿兑现问题。
   “将心比心,职工下岗没着落,希望尽快得到妥善安置的要求是合理的、正当的。”在认真听取北碚区主要领导的汇报后,陈存根指出,群众遇到问题,通过正常信访渠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也说明群众对我们党委、政府是信任的。他严肃地说:“在这次万名干部大下访活动中,市委常委都分别包了案,目的就是要用这种方式来促进各级党委、政府的负责同志,重视信访案件,注意通过信访案件发现并解决那些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原重庆衡器厂职工代表冯运华说:“过去我们集体到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上访,确实给各级领导增添了不少的麻烦,现在想起来还真不应该。现在问题得到了解决,我们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事实证明,只要相信党和政府,通过合理合法地信访,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 老兵不再上访
  
  2007年5月31日上午,涪陵区义和镇残疾军人余邦德家冷清的院落忽然热闹起来,原来是市民政局局长佘明哲带着有关处室负责人下访来了。
  余邦德是1950年入伍的一名老军人,在服役期间负伤致残,因种种原因未能评残,直到2000年2月才由地方补评,其伤残抚恤金从评残之日起发放。但是,余邦德认为补发伤残抚恤金的时间应该从受伤之日算起,为此,多年来他屡次为补发伤残抚恤金的事情到区和市里上访,这一事件引起了佘明哲的高度重视。保障每一个退役军人的权益是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根据有关优抚政策规定,余邦德的这一上访诉求,并不符合政策规定,如何才能解开老余的思想疙瘩,让他不再上访呢?佘明哲决定到涪陵区义和镇,看望余邦德这位老上访户。
  在院坝里,佘明哲和余邦德面对面进行了交流。佘明哲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比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明只能从评残之日起发放伤残抚恤金的理由。最后,余邦德心悦诚服地答应,今后不再就此问题上访了,但他提出,家里的住房破旧有倒塌的危险,能不能让政府帮助他维修一下?面对这一符合情理的要求,佘明哲与涪陵区民政局协商后,当场答应15日内为其解决困难。在下访中,佘局长深情地告诉余邦德:“你们为国家做出的牺牲,国家不会忘记,国家虽不富有,但会尽力地解决你们的实际困难。”
  目前,在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的帮助下,余邦德一家正忙着建新房,力争春节前迁入新家。他说,感谢党和政府帮助他解决了生活困难,今后再也不会上访了。
  
   ■ 48小时之内必须通电
  
  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协兴村二小区因供电线路老化、负荷偏低出现停电,群众怨声载道。
  二小区是1989年庆铃公司扩建征地时修建的一个农转非居民小区,共有6幢居民楼,居住着324户居民,约1000余人。长期以来,小区水电均由庆铃公司转供。当时居民家中电器少,设计的用电负荷很小,然而10多年过去了,居民家中添置了空调、冰箱等电器,供电负荷明显不足,加之供电管线年久失修,经常停电。
  2007年8月8日晚,在中梁山街道协兴村二小区的院坝里,聚集了1000余人,他们都是该小区的居民,因为停电,全部涌到室外。“再不来电,我们就去‘压马路’”;“要热死人了,走,去把庆铃公司围了”……闷热的天气,夹杂着居民们的怨气怒气,现场气氛紧张,随时都可能形成集访堵路的群体性事件。
  群众的救急电话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分管稳定工作的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建伟紧急召集值班人员听取情况汇报,当听到办公室有人提议能否请街道和社区干部做居民的思想工作,让居民克服一下时,陈建伟严厉地批评道:“执政为民,难道只是耍耍嘴皮子,说几句官话就可以的吗?换一把椅子坐一下,你能克服吗?这不是老百姓在闹事,这是老百姓的合理诉求,必须马上解决。”随即,陈建伟召集相关部门和街道负责人开会,明确要求:“不能让群众在这么热的天气下受煎熬,务必在48小时内满负荷送电。”
  会后,陈建伟拨通了庆铃公司党委书记刘光明的电话,有感于群众用电的艰难,刘光明立即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并且答应承担部分供电线路改造费用。
  第二天,区委书记郑洪、区长黄云、常务副区长陈建伟主动找到杨家坪供电局局长苏洪,请求杨家坪供电局积极支持二小区供电线路改造,苏洪当即表示全力支持,并按最低价收取改造费用。
  “48小时之内必须通电!”工作组的每一名干部,都牢牢记着这一承诺。10日中午,烈日当头,地面温度高达40度,杨家坪供电局施工队伍来了,紧急采购的优质铜芯线到了。下午5点30分,“电通了,电通了……”老百姓奔走相告。
  事后,居民们自发组织起来,给区委、区政府写来感谢信,送来锦旗:“干部下访排疑难,改电照亮民众心。”
其他文献
三峡移民工程,是一项中外水利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移民人数最多的跨世纪工程。十余年移民、十余年发展,古老的长江三峡,见证了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沧桑巨变,百万三峡儿女舍小家,为国家,依依惜别故土,确保了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百万大移民不仅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铸就着三峡库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更凝聚出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精神——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
先在西部重镇重庆站稳脚跟,再扩张“势力范围”徐图中国全境,这是位居世界500强的保险巨头美国利宝的中国策略图。    ■ 重庆始发    这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  2004年1月15日,在美国利宝互助保险公司重庆分公司的开业典礼上,时任总经理的邓安可能还不知道,当他率领的一支六七十人的年轻团队高唱《挑战梦想》时,他们唱响的利宝重庆进行曲将演变成为中国之歌。  “实现梦想,不管时间多长!”其中一句歌
2004年12月,民警张某、吴某(均为中共党员)在奉命对一宾馆突击检查时,发现旅客谢某持有海洛因30克,并随身搜出人民币4000元。张某、吴某依法将4000元现金和30克海洛因予以扣押,并将谢某带回派出所。途中,谢某请求张某、吴某私了此事,并许诺把4000元送给他们。张某、吴某协商后,将谢某中途放走,并各收受2000元,海洛因也还给谢某。2005年初,谢某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查处,交代出张某、吴某的问
办公室中的电脑、电话、传真机、空调等发出“不大的动静”,长期呆在这种低噪音的环境中,却很少有人意識到听力会因此“受伤”。  此类由多种声音组合起来的持续、长期的低噪音会对人体产生无规律的长期刺激,兴奋内耳而引发听觉疲劳和神经系统的失衡,从而伤害到听力。  上班族每晚可按摩耳部周围的穴位15分钟,做做“耳保健操”,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改善听力。如果有条件,最好早上喝些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这些食品
编者按:第二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3月上旬启动以来,全市2.1万个基层党组织、52万余名共产党员严格按照市委“要有具体的实践载体,要努力改造干部的思想结构,要注重抓基层打基础,要让老百姓满意,要创造生动活泼的形式”的要求,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合川区:干部为民进农家群众议事进机关    合川区紧扣区情开展“双进”活动,让群众真正成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受益者和推动者。 
作为内陆城市,重庆的“劳务大军”久负盛名。我市长年在外打工者达300万之众,其中绝大多数流入沿海发达城市,重庆也因此跻身全国劳务输出大省(市)之列。  大量的劳务输出让打工者淘回了不少“银子”。“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四年盖楼房”,许多人因此跨过温饱线过上了好日子,有的甚至当上了“大老板”。与此同时,劳务输出也让膨胀的就业压力得以疏解。因对促进内地经济的重要作用,劳务输出被逐渐作为一个产业、作为一种
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地处菜园坝商圈的外滩摩配市场正陷入困局:商户们留恋外滩,但越来越拥挤的交通和狭小的区域,让他们不时有“集体出走”的冲动。  这让外滩管理者开始反思,并随即掀起一场变革。    扩张之惑一次“哗变”引发的反思    “外滩绝对称得上是业内的大佬。”身为外滩摩配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袁大明并不自谦。  1998年,依靠菜园坝这个摩配市场发源地及集散地的热窝子,外滩迅速扩张成
酷暑时节,云阳县各个村镇一派繁忙。1000多名机关干部扎根在新农村建设点,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村民形象地说:“墙壁白了,干部黑了;牛羊肥了,干部瘦了;麻将声少了,干群关系融洽了。”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今年以来云阳县掀起的一场“飓风”。    ■ 管手:扫荡干部“吃拿卡要”风    “飓风”的形成,始于一次“告狀”。  今年1月,在云阳县第十五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一位人大代表向县委书
“我在乡上(乡政府所在地)有房子了,嫁给我吧!”  2010年春节,彭水县太原乡农民工姚良泉喜极而泣:世代居住在高山上的姚良泉,终于在乡上有了房产,并抱得美人归。  姚良泉的幸福,得益于彭水县一位政协委员的宜居梦。    农民工的宜居梦    “家里环境太差了,儿子找了七八个对象,都吹了。”2009年春节,冉平回太原乡过年,一路上,他不停地向肖世斌抱怨老家居住环境。  肖世斌是彭水县政协委员,“架
2月27日,由秀山县检察院起诉的建国以来该县涉案金额最大的贪污案,在该县法院公开审理。涉嫌贪污128万余元的兰桥镇财政所原所长许斌神情沮丧地站在被告席上。检察机关的起诉书和法庭调查,逐渐剥开“老实人”许斌的伪装:对于会计、出纳“一肩挑”的许斌而言,一个人说了算的财政所就等于他的自动提款机,公款就像他的个人存款,可以随意支取。    ■ 债起车祸 他把目光投向公款    今年38岁的许斌,出生在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