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音乐教学应注重学科整合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一门艺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新课标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等等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其中一条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课堂教学中,音乐常常与其他学科,如语文、美术、舞蹈、品德等结合在一起。这些学科所表达的形象,大都具有视觉的可感性或文字的语义性,恰好与音乐情感表达的概括性和艺术表现的非具象性相互补充。音乐与不同艺术学科的综合是把音乐包括舞蹈,美术,等内在的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音乐课程设计往往能收到更好的课堂效应。
  比如,音乐与美术学科,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说明了音乐与美术都具有造型性的特点。其实音乐与美术本身也是姊妹艺术,二者的共同目标是通过教学和相关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舒曼曾说过:“有教养的音乐家能从拉斐尔的圣母像中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也能从莫扎特的交响乐中受益匪浅。”这足以说明音乐与美术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美,更好的表现音乐美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欣赏《牧歌》,让学生欣赏完音乐以后,让学生欣赏翠绿的草原,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美丽的画面,边听音乐边感受美景,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草原的宽阔与歌声的悠扬,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音乐与舞蹈综合。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其直观的艺术感染力,对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音乐与舞蹈有着天然的共生性,舞蹈中动作的节奏常常以音乐的节奏为基础,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地展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舞蹈语言辅助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内涵,借助优质的舞蹈创编激发学生表演和创作的热情,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情感,能提高学生的节奏感,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实践能力。如教学《侗家儿童多快乐》,让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旋律,以及歌词来创编舞蹈,体现出音乐所表现出来的儿童的快乐情绪。这样,通过舞蹈赏析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也提高了音乐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舞蹈与音乐教学的整合使音乐课堂也更加生动、活跃了。
  再如,音乐欣赏课中与历史民俗相结合,教学时把历史知识及音乐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融入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掌握了音乐知识又复习了历史知识,而且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如教学《国歌》时,我向学生介绍了歌曲的诞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历史。诞生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1935年,由剧作家田汉作词,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创始人聂耳作曲。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景仰,又培养他们的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的道德情操。
  总之,艺术课程中的综合不是音乐和美术、舞蹈、语文等学科的机械叠加,而是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沟通、相互融合。只要我们能够转变观念,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就能更好地体会新课标的理念,发挥学科综合的优势,为音乐教学服务,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东方红小学
其他文献
通过对当前经济发展需求和中职学生现状分析,文章提出新形势下,中职汽车专业课只有在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作出符合市场职业需求的改革,才能为社会培养
近期国家发改委为避赚.委托第三方中机中心集中了全国7家专业机构,对31个厂家的407款乘用车进行了真实油耗测试,并将测试的真实油耗数据公之于众.真实油耗与理论油耗差距之大,引起
力量训练对短跑有重要的作用,是获得速度的保证。作为基础教练员要掌握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原则,掌握短跑力量训练的分类,采用最合理的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在物理学科内,电学与力学结合最紧密,电学知识又是与实际问题及现代科技联系最多的内容。在高考中,最复杂的题目往往是力电综合题。以下研究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问题,运用的基本规律主要是力學部分的。  一、基本解题思路  1.前提: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2.关键:确定研究对象,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过程分析。  3.核心:明确解题途径,正确运用规律。  4.保证:书写解题过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高三复习阶段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有效提高概念教学就成为完成以上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在高三教学的实践中探索,运用对比、总结、内涵、外延、简示图、概念图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生物学的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备考效率。  关键词:概念教学 有效性 方法    1.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有效手段
随着21世纪的来临,全球经济一体化,英语作为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其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2001年国家颁布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出新的教育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使其成为可以持续发展的社会人才。要达到这一要求,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格外重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一个学生一旦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学习看成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