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课堂表达有效性的反思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y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提问的设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老师也越来越注重课堂提问的效果,课堂上学生表达的有效性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宽容学生的插嘴,融入教学的智慧,创设多重的角色,实现有效地表达等几种方式的阐述,分析了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方法,得出了对学生课堂表达有效性应通过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来实现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课堂表达有效性主题互动
  
   普遍现象: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我……”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
   [疑问]学生这样的说,有效在哪里???
   [思考]:宽容学生的插嘴,融入教学的智慧,创设多重的角色,实现有效地表达。
   宽容学生的插嘴——为鼓励学生想说、敢说、大胆地说,我们教学者尽管要维持课堂良好的纪律,但更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只要能够鼓足勇气张口说,个人发言也好,你争我辨也罢,无心插嘴也行,适时给予肯定和指正。久而久之,学生的说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融入教学的智慧——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教学的节奏,把握教学过程的轻重缓急自然连贯;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中的“光点”,力求教学意外的急中生智顺水推舟;教师要善于掌控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保证教学环节的的动静结合张驰有度;教师要善于调动课堂教学的情绪,实现教学预设的导放自如妙语连珠。智慧的课堂是教师“厚积”之后的“薄发”,让我们为之而努力吧!
   创设多重的角色——语文教学依赖情境,由学生分别扮演教材中的角色,按自己的想象和语言情景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创设更多说的机会。语文教学贵在交流,组织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相互交流,如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男女分组交流、生交流等形式给学生更多练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既成了学生的老师,又成了学生的朋友,更成了学生学习的伙伴。
   实现有效地表达——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为什么不乐于与老师、同学交流,不会与文本对话呢?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种可能学生不会说话,没有表达的方法和语言,即使心中明白一点,也不知从何说起,如何说,不会说,导致学生不举手发言。第二种可能学生没有听懂老师的话,不知道说什么.不知所云。第三种可能课本中的内容离学生生活越来越远,而课文中的人和事过于枯燥。此时,新课程为我们创造了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首先我们要学会打开教材库,挖掘口语表达资源,能利用课本中的小诗歌、小短文、小片段等进行有目的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其次我们要积极启动“诵读工程”,开发口语表达潜能,利用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等,引导学生读好书,鼓励学生广博全书,做到开卷有益;最后我们可以开展演讲比赛、好词好句交流、故事会、辩论会、对阅读的童话故事等谈出自己的看法等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创设口语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实际活动,把学生头脑中储存着的知识和材料充分释放出来,从而实现学生有效表达的目的。
   师生间互相尊重与理解,教师常常给学生一点微笑,一点信任,一点宽容,学生在教师不断的鼓励下增强了信心,体验到了成功。教师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生了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不会把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这样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双向积极的生命活动的过程。
  
  1 落实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2 落实对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
  
   我认为小学生重点应该进行语言基本功练习。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朗读,在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指导在阅读中的语调语气、停顿及表情等,开展朗读竞赛,师生共同评价活动,激励学生表现自我,积极参与朗读活动,体验朗读乐趣,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标准。正确利用抒情性课文,练习学生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白杨树》、《穷人》《船长》等含对话的课文,读中引导学生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引发学生朗读热情,优化朗读练习,重点指导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把握角色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尝试合作、享受成功。教师退居一旁,牵引、点睛,教者、学者的角色都由孩子们担当,营造出一派浓浓的生生互动的学习气氛。
  
  3 落实对学生阅读思维训练的发展
  
  《语文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启动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头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倍加珍视和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其感情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他们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学生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学生心头涌动。教师要适时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
   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平时对学生朗读、阅读思维的训练,达到能力积累的作用,同时必须重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通过提升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课堂讨论,才能让学生达到理想的课堂表达效果,提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太松.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探究意识[J].教师,2010年24期.
  [2] 许云凤.浅论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的环境因素[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23期,
  [3]李渺,喻平.理解学生的回答[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20期.
其他文献
"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教研是广大学校创办特色的一条可探索的道路.以校为本,建章立制,搭建平台,构建机制,提升师资;构建教室、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环境,
摘 要: 新生初入职业学校后,由于环境的改变及个人素质的差异,导致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如不及时解决,就会产生许多后续问题。班主任接手新生班级,应当重视新生的适应性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新生适应职校生活的步伐。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新生教育 适应方法  一、新生入校后产生的问题  每年都会有大批的新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就读。面对全新的环境,新生既充满期望,又有不安与紧张。虽然表现各异,但总体上都会存在
与时俱进打开德育工作新局面,离不开创新德育工作的手段。数码相机运用于职校班级德育工作,是一种教育实践的新探索,为我校提高班级德育实效发挥了作用。本文就数码相机运用于我
摘 要:目的:研究在高一级开展分层次下进行篮球模块教学的实验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班法,把学生分为分层次模块教学班(简称实验班)和常规教学班(简称常规班),进行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在学年开始和结束时均测试学生各项篮球技术,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结果:实验班各项篮球技术技能的掌握比常规班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采用分层次篮球模块教学能显著性提高教学效果。建议在中学篮球教学采
2000年是世纪之交之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金融工作,为新世纪的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000年我市金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届
介绍了MBWK织物(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织物)的发展现状和性能特点,深入研究了MBWK织物的几何结构,在假设衬纱和绑缚纱在织物中具有理想截面形状的条件下,建立了MBWK织物的单胞
文中对ARGOPRINT系列合成增稠剂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并分析合成增稠剂的成糊性、流变性以及pH值和电解质对合成增稠剂160和THC的影响,并测试其用于涂料印花后的产品色牢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胃癌患者9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5例。2组患者都给予手术治疗,对
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这个作用发挥得如何?维系于是否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摘 要: 艺术设计学科的实验性课程建设强调教学的探索性与开放性,对课程形态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课题设计及作业编排、教材编写与课程总结等,都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其教学策略与管理方法,需要从学理层面、课程设计层面进行,以创新的视角加以展开。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实验课程 教学策略 管理方式  在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景中,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普遍缺乏教育学理指引下的科学设计,缺乏国际视野及国外教学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