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与体质健康标准关系的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tytytytytytytyty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体育教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和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为目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是对学生进行定性定量的测量,进而作出判断以确定学生体质状况。二者存在必然联系并反应体育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体质健康 评价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地日益提高和人民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由精神紧张、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环境污染等因素所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的不断蔓延、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地扩大。同时,现阶段的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社会竞争的加大,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逐渐影响他们的健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联合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该方案的颁布与实施不仅是个人健康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提高学生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目的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不断提高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
  
  1 我国高师院校大学体育课程的现状
  
  我国高师院校目前为在校的大学生开设体育课,课程教学时间一般为两年。一年级开设基础课,在二、三年级开设选项课。国家教育部对每个层面的学校体育均颁布了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并且体现课的授课时数、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评定方法,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价是将其运动成绩、课堂表现、出勤率折算成分数来评定。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里设置了符合我国学校实际情况、简便易行的测试项目,他们的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等在多年來的学校体育实践中得到了证明,这些测试项目涵盖了人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的各个方面。
  
  2 体质健康标准的特点
  
  2.1 “标准灵活”是体质健康标准的第一大特点
  它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以百分制记分,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测试项目,同一年级还会根据个人的不同身体条件有不同的标准。这样,每个人都会得出一个适合于自己的体质健康标准,从而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适合于自己的体育锻炼。
  2.2 “更科学的评估体系”是体质健康标准的第二大特点
  科学研究发现,身体形态对人体健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新标准中,身体形态成为整体评价的一个方面,并在低年龄组评价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另一方面,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强弱也是反映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标志。在新标准中,机能的评价也被列为一个重要指标。
  2.3 “教测分离”、便于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教学是体质健康标准的第三大特点
  它实行的是目标管理,即不管你怎么开展体育运动,只要达到标准就合格。对学校而言,体质健康评价标准提供了一个评价体系,至于学校体育课该上什么,怎么上,则完全由学校根据本地区气候、资源以及学校自身教学特点来自由安排,从而真正实现了“教测分离”,避免学校将测试项目作为主要课程来实施。
  
  3 体质健康标准对体育教学的实际意义
  
  (1)教学内容放宽,体育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由统一向多样性,固定性向选择性,指令性向引导性方向转变。开始更多地考虑自己学校的特点与运动的积极创造性。在不背离体质健康标准的前提下,允许体育教师自己制定各年段的教学计划、目标,选择内容和方法及实施教学手段。
  (2)以往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往往采用全国的统一标准,所以上课内容也有统一规定,对学生进行评价,出现了有些同学先天条件优越,很容易得分。反之,有些同学因先天条件不足,如体弱、身矮、体胖等,尽管很努力,还是得低分,挫伤不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制定学年教学计划时,可以民主地和学生商量,共同讨论制定。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兴趣爱好等,给学生更大的选择权。
  (3)在教师安排好教学计划、目标后,强调制订好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因为单元计划是制订好课时计划的依据,单元计划要根据单元的总目标(如一个单元6~8课时)安排好每课时的目标、内容、教学策略。并公示给学生,让其了解这一单元自己要学什么,怎样学,从而增加学习兴趣。
  (4)在成绩评定方面,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评分,但在平时单元考核和评价中运用多种方法,如达成目标评价、行为态度评价,明确体质健康标准中的奖励与降低分数办法,鼓励学生用多种办法努力达到的要求。
  
  4 结语
  
  历史是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生存条件是变化的,研制学生体质健康的测量与评价标准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有利于目的明确地帮助和督导学生实现体质健康目标;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全面改革;有利于对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监控和及时反馈,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一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姚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教学目标、内容与评价的展望[J].体育科学,2004(1).
  [2] 商发明.课堂教学评价新理念:以学评教[J].教育科学研究,2004(1).
  [3] 郜锦强.浅论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评价[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1).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高中的特殊地位使得美术教学表现出一定的双重性。本文从分析当前职业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职业高中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高中面向初中毕业生,不仅具有单一的就业目的,还可以为毕业生继续深造提供机会。职业高中的特殊地位使得美术教学也表现出一定的双重性:它既是专业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摘要目前,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人们逐渐认识到把美术课视为“小三门”是错误的,美术教育应该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培养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期提高每个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达到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美术教学技法技巧示范讲解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如何上好美术这门课?如下是笔者的三点看法。    1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搞好美术教学 
小学英语课堂生活化教学,是目前很多教育专家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明确教学目标,树立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用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构建生活化的魅力英语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内容,设计出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气氛,展示英语课堂的魅力。  一、活用教材,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环节 
目的:斑马鱼作为一种重要的脊椎动物,凭借体型小、生命周期短和繁殖量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模型的研究。斑马鱼受精后48 h,中性粒细胞即发挥作用;72 h至3 w的斑马鱼
语言情境,是指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围绕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目的地创设生动形象的语言场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情景之中。创设情境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记忆,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语言情境优化课堂教学。  一、采用多样化的展示手段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样化的
摘要所谓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是教育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智力活动、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有密切的联系。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本文主要探讨情感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1 情感在物理教學中的积极作用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根据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