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9 CAR-T细胞治疗B细胞淋巴瘤22例疗效及安全性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incha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D19 CAR-T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评估2017年2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CD19 CAR-T治疗22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22例患者输注CD19 CAR-T后,总体完全缓解(CR)率为45.5%,部分缓解(PR)率为31.8%,总有效率为77.3%。其中12例复发难治患者9例有效,2例达CR,7例PR;10例微小残留病(MRD)阳性患者,8例MRD转阴。全部患者外周血中均检测到CD19 CAR-T细胞在体内增殖,复发难治患者与MRD阳性患者T细胞增殖的达峰时间分别为治疗后第4.5(1~12)天和治疗后第12(5~19)天,外周血CAR-T细胞分别占总的T淋巴细胞的4.02%(2.23%~28.60%)和10.10%(3.55%~24.74%)。MRD转阴患者持续缓解,中位随访8(3~18)个月均未复发,且此组患者有3例联合PD-1抗体治疗,均达CR。复发难治患者中,7例CAR-T治疗后达PR患者疗效保持时间为1.5~6.0个月,PD-1表达率为25.7%~55.3%,5例CAR-T治疗无效患者PD-1均高表达;共有3例患者联合应用PD-1抗体,其中2例有效;2例CAR-T治疗后达CR患者中1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另1例随访12个月仍持续缓解。22例患者输注CAR-T细胞后14例发生不同程度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其中9例为1级CRS,4例为2级CRS,其中1例复发难治患者发生3级CRS,经糖皮质激素、IL-6抗体治疗后CRS得到控制。治疗有效的17例患者中14例发生CRS,治疗无效的5例患者均未发生CRS。难治复发患者发生CRS的严重程度高于MRD阳性患者。

结论

CD19 CAR-T在CD19+ B细胞淋巴瘤中取得了疗效。CAR-T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提高疗效,CAR-T细胞治疗可作为复发难治患者的挽救治疗,清除B细胞淋巴瘤的MRD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小。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比较评估初诊时血清游离轻链比值(rFLC)及差值(dFLC)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整理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有FLC检测记录的479例初治MM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四分位间距法将rFLC、dFLC进行分组。将rFLC分别为3组:≤14.828、14.828~364.597、≥364.597。将dFLC分为3组:≤112.85 mg/L、112.85~2 891
目的比较单倍型与同胞全相合移植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总结2007年7月至2018年5月40例(单倍型移植25例,同胞全相合移植15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PNH患者临床资料,对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单倍型移植组及同胞全相合移植组患者性别、年龄、PNH-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比例、诊断至移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型移植组及同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去氨加压素(DDAVP)在血管性血友病(VWD)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间15例接受DDAVP治疗的VWD患者进行分析,观察治疗反应及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2 h凝血因子Ⅷ活性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相关指标变化。结果15例VWD患者中,男7例,女8例,中位年龄23(6~46)岁。9例1型VWD患者中,7例达完全反应;1例2A型VWD患者达完全反应,5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估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初诊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一线治疗中严重的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其对治疗反应及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初诊CML慢性期(CP)或加速期(AP)连续病例资料。结果共收集855例患者的数据,其中523例(61.2%)为男性,中位年龄39(14~87)岁。CP患者744例(87.0%),AP患者111例(
目的报道1例携带SEC23B新发突变位点并经异基因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治疗的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emia, CDA)Ⅱ型病例,丰富此类疾病的基因突变位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对1例血红蛋白降低3个月的CDAⅡ型婴儿及其家系进行SEC23B基因检测,报道该例患儿临床诊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儿,女性,5月龄,因"发现血红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