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度量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94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驾驶汽车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热点之一,随之而来的车辆安全事故引发了全社会关注;无人驾驶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度量成为人工智能安全领域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案例访谈收集定性资料,采用探索性的质性研究方法和扎根理论,对安全风险的关键要素进行识别与提炼,率先提出无人驾驶安全风险六要素框架:单车安全、联网安全、技术水平、法律政策、社会舆论、产业风险;完成问卷量表设计,进行两次网络问卷调查以收集必要数据,据此对安全风险要素进行度量验证.研究认为,为了有效应对未来无人驾驶的安全风险,企业应加强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增强信息安全的建设和投入,参与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做虚假宣传并积极维护新兴行业发展;政府应合理加强测试监管,加速颁布法规与制定标准,引导人才培养并防止人才流失;消费者应保持良好的驾驶与行车习惯,不盲从、不轻信夸张宣传.
其他文献
我国海洋温差能资源量巨大,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和南海海域,是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支撑,也是未来我国南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诸多岛屿能源补给保障的重要途径;目前海洋温差能发电(OTEC)技术和装备尚处于实验阶段,兆瓦级试验电站建设成本巨大,整体技术成熟度不及商业级利用规模,亟待发展突破.本文总结了国内外OTEC及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技术装备所面临的挑战,针对南海温差能资源开发困境、广东省液化天然气(LNG)冷能资源浪费等情况,提出了以LNG气化的低温海水替代深层海水进行温差能发电的新
深部矿产和地热资源共采是实现深部采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为深部高温岩层地热开采提供了全新技术手段.本文分析了深部矿产和地热资源共采的重要价值,梳理了国内外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总结了我国在深部矿产和地热资源共采方面的基础研究进展;在剖析深部矿产和地热资源共采面临的技术与管理挑战的基础上,论证形成了实施综合开发利用亟需的技术体系构成,涉及深部矿产资源与深部地热开发利用调查及前景研判、高温坚硬岩层地下巷道与硐室掘进及建造、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系统和地热开发系统“共建–共存–共用”的关键理论与技术体系、深部高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能级与全球影响力,支撑我国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湾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评估和国家定位研判,在“一国两制”的独特制度框架下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与重点任务.面向2050年,粤港澳大湾区可分“四步走”全面加速建成开放、融合、可持续的全球创新与产业高地,以科技创新发展一体化来有序推动建设“无边界”的大湾区.研究提出了重点任
作为典型的清洁能源类型之一,分布式光伏具有投资小、建设快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能源短缺的农村地区和负荷密度高的工业区用电问题.建筑物屋顶是分布式光伏设施建设的重要载体,建筑物的数量直接关系着分布式光伏的建设潜力,因而监测和分析全国建筑的空间分布对分布式光伏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2 m分辨率国产高分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取了全国范围的建筑区,典型区域建筑占比系数表征全国不同区域的建筑屋顶面积;分析全国建筑屋顶的空间特征,研究分布式光伏的建设潜力分布格局,结合人口空间分布提出了分布式光
现阶段,大部分发达国家碳排放已达峰且进入排放快速下降时期,纷纷出台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力争在实现碳中和的同时占据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地位.本文旨在梳理发达国家实现碳达峰、推进碳中和过程中的政策机制及促进社会共识方面的相关措施,为我国提供发展借鉴.梳理不同发达国家的经验并比较分析了其可取之处,总结了发达国家碳中和政策机制方面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据此形成我国碳中和路径的发展建议.国际经验表明,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措并举、有序推进,在减少转型成本的同时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碳中和愿景的实现需要完善的市场化机制并
当前,我国是全球主要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国家,推行节能战略将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能源消费的现状和特点,研判了我国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阐述了节能措施对能源发展路径的关键作用,以此厘清我国的节能潜力;基于投入产出法,建立了包括高耗能工业、交通业、建筑业在内的节能潜力评估模型,估算了现有政策场景、强化节能措施场景下我国总体能源消费量和节能潜力情况.在节能场景下,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有效减少,可助力碳排放提前达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更新,加快能源结构转型,突破革命性绿色低碳能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战略支撑、前瞻引领、源头供给、原始驱动作用.本文在深刻认识面向经济主战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提出聚焦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总体思路,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打造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决定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的主导力量.从做强战略科技力量主体、构建产业科技创新网络、发挥战略支撑作用3个方面着手,系统阐述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发展路径与具体举措.从分类施策支持产业创新、培养产业科技人才
通过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实施,我国基本建立了陆地、海洋、大气三大系列遥感卫星系统,但也存在重卫星工程、轻数据应用、数据服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对照未来对地观测高质量、高效益、高效率的发展要求,本文采用效能分析的理念和方法开展体系效能型对地观测体系发展战略研究.在研判对地观测卫星系统的国际发展态势、总结我国领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体系效能型对地观测体系的建设需求,剖析我国领域发展面临的挑战,据此提出了以“体系效能”为特征的新一代对地观测体系发展目标、体系构成、重点任务.研究认为,
科技应急支撑体系在我国历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围绕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技应急支撑体系建设,从科研基地平台布局、大数据技术应用、公共卫生科技投入、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发展现状的系统梳理.通过与医学科技前沿的发达国家比较,深入分析我国科技应急支撑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针对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建议强化高校、医疗机构和科技企业的协同作用,提升我国基础医学研究能力、原创性医药产品和诊断试剂的研发能力.针对我国基地平台设施不足问题,建议强化国家生物资源样本中心建设,建立具有自我支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标准数字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数字技术变革、国际间战略博弈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内容,对数字中国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标准数字化的需求,各标准化组织与主要国家的研究与实践情况,从表现形态、研制模式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标准数字化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趋势对我国未来标准数字化工作提出了发展建议:成立标准数字化转型工作机构以完善工作机制;开展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以奠定科技基础;扩大试点范围以培育产业生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以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