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应在拓展中深入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kang3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已逐渐深入人心,新教材也为教改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越来越多的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将拓展作为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以此实现语文走向生活,走近其他学科,走进更广阔天地的目标。
  “拓展”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老师由课内向课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适当的知识延伸,是学生在老师调动下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迁移环节。这种“节外生枝”教语文的方法确能枝繁叶茂,但要注意科学培育,避免生冗枝。
  
  一、课堂拓展一定不能忘本
  
  随着拓展研究的不断深入,拓展形式越来越丰富。有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有文本与网络资源的链接,有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但有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忘了语文姓什么?本想借助网络来丰富教学的资源,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但有些老师上成了如何上网查资料的电脑课;本想通过音乐来感染学生,形象体验文本的情感,结果却成了音乐欣赏课。
  例如,有一位老师上《静夜思》诗歌欣赏课。在分析了诗歌之后,老师让3位同学上黑板画一幅画来表现诗歌的意境。这本是课堂的一个亮点,但因为老师没有注意引导,结果变成学生争论谁画得最像,老师指导月亮如何画、人物速写如何画。结果花费了10多分钟时间,冲淡了教学主题,语文课成了美术课了。
  还有的老师将学生带到郊外或公园,体验“游历语文”的妙处,但学生没有学习目标,老师也没有作观察景物方法的指导,没有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妙。这样的课岂不成了观光课?
  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即使拓展的再精彩又有什么意义呢?
  
  二、课堂拓展须思路清晰
  
  由于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拓展时,只重形式不重内容,课前没有有计划地选择一些相关的拓展资料,导致课堂上出现重复拓展的尴尬局面。例如,一年级教师教《春晓》一文,提供的拓展阅读是杜甫诗作《春夜喜雨》,三年级教师教《秋天的雨》一课时拓展的依然是《春夜喜雨》,而《春夜喜雨》一般是在初中二年级才要学的内容。更糟糕的是一年级的阅读要求和三年级的阅读要求几乎一样,都是读背这首古诗,想象古诗描写的情境,使得教学出现了低水平的重复。
  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应该从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这些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地选择与所选用教材程度相当的甚至略比教材浅显的内容,让学生基本上能读懂。如果内容略深,那么就要考虑其篇幅必须短小,而且要有一定的阅读指导。可是,在我们的日常课堂上却经常出现以深解浅的行为,如学习《荷花》一文时要求学生去背诵《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大部分学生只能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可以说无序的拓展,既消耗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又销蚀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教学行为。
  为改变拓展阅读的思路混乱的现象,我们教师应该加强计划性。可以在每学期初制订拓展阅读的计划。而后根据具体的操作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每学期结束时通过教研组内的互相交流梳理,有条件的可以把那些拓展材料整理成为校本教材的一部分,成为一个与教材并行的新的阅读系列。
  
  三、课堂拓展要指向目标
  
  课堂拓展一定要与整堂课的教学目标一致。课内的拓展实际上是教学目标的巩固与落实。有些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的确可谓挖空心思,见井就打,只要教学内容中有拓展空间,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深挖开去。殊不知有时这些毫无目的的拓展反而会使你的课堂偏离既定的目标,成为一节不知所云的课。如一年级教师在带领孩子学习《升国旗》一文时,抓住“国旗”拓展开去,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国旗。抓住“敬礼”进行拓展,让学生谈谈还了解哪些行礼的方式。课堂气氛看上去十分热闹,学生兴致勃勃,有的光说不过瘾还干脆站起来给大家表演一下古代武夫之间行的抱拳礼,满族宫女们行的什么礼,引得下面一片哗然。这样的拓展距离本课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自是不必说,就是与课文所描述的庄严的升旗仪式的氛围也格格不入。这样的拓展还是少一些好。
  
  四、课堂拓展应量力而行
  
  拓展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教师不能将拓展环节当做一个“卖点”来展示自己的才学,卖弄才思,显示课堂教学的新意。拓展内容和形式一个接一个地抛出,容量是大了,但学生难以一下子掌握。甚至无所适从。课后没有什么印象,这样的拓展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一位老师教《我的母亲》时,以母爱为拓展点,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母亲关心自己的细节,然后让学生欣赏海涅歌颂母爱的诗,又让学生收集咏母爱的名诗、名句、名篇在课上展示,最后还呈现老舍的《我的母亲》、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虽然拓展内容很丰富,学生活动形式多样化,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很匆忙。学生的收获又有多少呢?如果能重点突出一个方面,对于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很有帮助了。
  此外,与任何教学活动一样,对于拓展阅读同样需要及时地检查反馈,需要适当的评价。只是在评价中,更应该倾向于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生生互评,评价的内容要以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为主。使我们的学生通过拓展阅读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的爱好。
  总之,与所有的教学研究一样,拓展阅读的实践研究同样应该避免盲目性、随意性。要讲求有序、适度、高效。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发挥最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沉默,是无声的语言,教育中运用得好,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在教学中,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  要求学生课前两分钟进入教室,进入学习状态,可偏偏就有“捣蛋鬼”在教室里追逐嬉闹。  讲文明,讲礼貌,不说脏话、粗话,可就有学生明知故犯。  ……  对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  对第一类学生,我和他们对视了两分钟,学生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点头后,他们回到了座位。  对第二类学生,我和他们对视了很
入冬已经是第二场雪了,明明还穿着他那双通了底的鞋,这就叫郭老师担心了。明明那鞋不仅底通了,尖头上那两团堵洞的旧毛线,一走路还会稚气地冒出来,冷风会立刻钻进去和他的脚丫子打架。如果硬撑一天两天也就罢了,可天是一天天冷了。前几天郭老师就看了,明明的脚丫子几个都肿了。可这孩子不知为什么,为啥还穿这破鞋呢?  郭老师一直祈盼着天不要下雪,天却不随人愿,早上竟无情地下起了雪,并且越来越大。郭老师早早来到校门
前言:在篮球比赛中,抢夺篮板球可以更多地争取控球权,增加进攻次数和得分机会。随着现代篮球运动向“快、高、全、准”的方向发展,篮球运动员身高相对较高且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脚步的灵活性增强,使争抢篮板球的难度增大。若想在比赛中能抢得更多的篮板球,必须熟练掌握篮板球技术。  在现代高水平篮球比赛中,抢篮板球已成为双方运动员争抢最激烈的一项技术。据调查,一场优秀篮球队之间的比赛,在正常情况下,双方进攻
〔关键词〕 教师;具备;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7—0017—01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及物质文明,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也对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化社
〔关键词〕 生物教学;高考;试题分析;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9—0074—01  从2012年的高考试卷来看,生物高考试题与前几年相比,无论从分值上还是题型上,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即便如此,从考卷中我们仍能感觉到其中稳中有变,渗透着新课程的理念。  1.近几年生物高考试题分析  甘肃省使用的是全国卷Ⅱ,就理综卷
介绍将SOAP机制引入基于XML的Web体系结构的系统开发方法.采用该方法,不仅可以把XML,Server端的任务分配到不同的机器甚至是异构的机器上,实现负载平衡,而且可大大简化原服务
摘要:中职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为学生创造选择性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会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对于增强中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和学习成果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中职教学;选择性;学习    教育教学要做到“以人为本”,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和“为了一切学生的和谐发展”,就需要用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在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是围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