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财税政策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意义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挨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全球气温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据2006年底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中国气候变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很可能在未来50-80年全国平均气温升高2-3℃。到20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可能上升的幅度为10-16cm,导致海岸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气候变化将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如果不采取措施,21世纪后半期,中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今后20-50年间的农业生产也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面对未来气温升高及其可能导致的~系列严重后果,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由于我国能源结构的特殊性,导致了大部分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都来自于燃煤,目前全国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燃煤排放的。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给我国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对控制温室气体、对控制污染物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前提来谋求最大产出的经济发展理念或发展形式。“低碳”可以被视为经济发展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方面新的约束条件。但是这类条件并非是消极地限制和约束发展,而是可以通过与新约束条件相匹配的技术和制度,创造和扩大市场规模,激发人的创造力,从而促进发展。目前,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但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不会放慢经济增长,反而会促进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当前,欧洲多个工业国家已抢先一步发起了打造“低碳经济”的浪潮,争取在下一轮经济增长过程中,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的领头羊并分享由此带来的巨大财富。据统计,德国风能发电设备2005年的出口收入已达约60亿欧元,占全球风力发电设备交易额的一半左右。日本在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是全球最大的光伏设备出口国,仅夏普公司的光伏发电设备就占世界的1/3。所以,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三)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70%的能源依靠煤炭,而发达国家大都不到20%。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对重工化产品形成巨大需求,从而形成对能源的巨大需求。资料显示,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4%。2007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了26.5亿吨,比2006年增长7.8%。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65%左右仍为煤炭。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2007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9.5%。这种以煤为核心的能源结构在现在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很难改变。由于技术和设备相对陈旧,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远高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居世界第2位。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的比例将达到20.7%,超过美国(20.1%)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我国未来的碳排放形势相当严峻,所以发展低碳经济是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运用财政政策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巨大的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将迫使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发展低碳经济。面对压力和挑战,我国应及时制定各种相关政策措施来解决。财政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众多政策中,财税政策仍是发达国家最为依赖的手段。因此,必须建立起符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低碳经济发展。
  
  (一)健全和运用好财政投入政策、财政补贴政策。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1,财政投入。健全财政投入政策,加大财政预算资金投入是促进发展低碳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资料显示,欧盟将通过政府和企业合作,在2013年前投入32亿欧元,用于创新型制造技术、新型低能耗建筑与建筑材料、环保汽车及智能化交通系统三个领域的科技研发;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环保项目和相关就业,支持欧盟区的绿色产业,保持其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日本2009年4月公布的财政支出达15.4万亿日元的《经济危机对策》计划,提出要扩大绿色经济市场,创造绿色产业就业机会。
  我国应在财政预算中,建立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稳定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方面的投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支持低碳技术的研发,支持新能源产业和低能耗产业的发展。
  2,财政补贴。政府对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给予补贴,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手段。可以对企业技术改造进行补贴、对使用清洁能源实行价格补贴。对清洁生产、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废物综合利用等项目进行贷款贴息。英国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采取了一系列财政补贴措施。如英国的电力供应者被强制要求提供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由2005-2006年的5.5%提高到2015-2016年的15.4%)。与此相应,英国政府对电力供应者提供了一定补贴。丹麦在能源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进入市场,包括对“绿色”用电和近海风电的定价优惠,对生物质能发电采取财政补贴激励。
  
  (二)健全现行税制、开征新税种,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为了促进经济的低碳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施了税制的“绿色化”改革,目的是使税制从整体上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在措施上,一是开征有利于控制气候暖化、保护环境的新税种,如碳税、气候变化税以及生态税等;二是调整原有的税制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在理念上,从“谁污 染、谁付费”转向“谁环保、谁受益”,征收环境税的出发点已不再局限于筹集环境治理资金,而是逐步扩大到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向低碳化上来。我国也应进一步健全现行税制,调整税收政策,加快研究开征环境税、碳税等新的环保税种,确保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
  碳税是一种混合型税种,它的税率由该能源的含碳量和发热量决定,不同的能源由于含碳量和发热量不同,会有不同的税负,低碳能源的税负要低于高碳能源的税负。自从1990年芬兰在全球率先开征碳税以来,丹麦、挪威、瑞典、意大利、瑞士、荷兰、德国以及英国、日本等相继开征了碳税或类似的税种(气候变化税、生态税、环境税或能源税等)。
  开征碳税会遏制急遽飙升的化石能源需求,控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以及污染物的排放,从根本上促进节能减排、限碳的共赢发展。碳税能够将现有的污染排放社会成本内部化,通过适当加重高耗能、高排放的“两高”工业企业负担,抑制“两高”产业增长,从而加快淘汰低能效的落后工艺。所以,开征碳税被发达国家认为是富有成效的政策手段。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对出口贸易的依赖,使得我们对国际竞争条件的变化非常敏感。我们的出口产业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破坏严重,附加值却往往很低,长期来看面临着战略转型的巨大压力。征收碳税,有利于刺激出口产业提早升级换代,为未来面对环境标准高、排放限制更严格的国际贸易大环境做好竞争的准备。我们应该抓住时机,争取在未来2-3年之内尽快出台碳税,让财税杠杆和市场机制在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充分的作用。
  
  (三)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低碳经济发展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措施。美国政府规定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费用的20%-30%可以用来抵税,可再生能源相关企业和个人还可享受10%-40%额度不等的减税额度。欧盟及英国、丹麦等成员国规定对可再生能源不征收任何能源税,对个人投资的风电项目则免征所得税。英国对与政府签署自愿气候变化协议的企业,如果企业达到协议规定的能效或减排就可以减免80%的碳税。
  我国也应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鼓励其发展。
  1,健全鼓励企业参与低碳经济发展的奖罚财税政策,强化财税政策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对低碳企业或产业进行的投资给予退税的优惠政策;对从事低碳技术研发的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所得税减免;对企业购置环保设备的投资,可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2,完善促进低碳技术发展的税收激励政策。通过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转让和使用予以税收激励,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促进国内外技术交流,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包括技术转让收入的税收减免、技术转让费的税收扣除,对引进技术的税收优惠等,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其他文献
采用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4000和环氧树脂E-20以物质的量比为1∶3∶4.5,在80~85℃范围内合成系列新型高分子非离子型乳化剂,并制备出相应的水性环氧乳液。研究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基于明年对地产的调控政策会持续加码,国家货币政策会全面转向的判断,通过对房地产商收支轨迹以及资金链恶化情况的预测,认为从企业财务的角度,明年房价会下降15%-18%,这里面包括隐性降价。   他说,当前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恶化,解决的办法无外减支、开源两条。由于现在政策收紧,企业减少支出只能靠少拿地,但是这又对企业的中期战略不利。于是企业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近日接受专访时表示,交通运输行业本质上还是公益事业、民生工程。目前,我国东、中部地区已经有17个省市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共撤销收费站1723个,涉及的公路里程达9万多公里。  交通发展必须兼顾效益与公平,不仅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还要注重交通运输的社会效益。2009年初,我们提出对收费公路政策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积极探索建立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统筹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对照组)和中西结合组(治疗组),于治疗前、中观察心绞痛发作
临床上典型尿崩症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多尿,相继引起多饮和烦渴。每口尿量和饮水量多在5L以上,甚至达到数十升。尿比重低,尿中无其他病理成分。根据上述典型表现,一般诊断不难。而因
农村银行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关系到稳定和谐的大局。但是,由于农村银行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等因素,其存在着一定的
文章在对商社汽贸服务质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对商社汽贸在服务概念、客户界面、服务传递系统和技术选择四个维度上如何创新进行了探
对我科胃柿石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男,60岁。因上腹痛2个月就诊,于2008-03—21入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示胃底约3.5cm×4.0cm暗褐色结石,询问患者得知病前有曾2次食用大
1病历摘要男,48岁。主因烧伤后7d、呼吸困难2d由烧伤科转入我科。查体:T37.7℃,R28次/min,P120次/min,BP20/11kPa,神清。右手、躯干、会阴部、双下肢创面处纱布包裹,口唇无明显紫绀。右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产科是医疗护理的高发科室,加之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关的护理知识,易发生各种纠纷。因此,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更加重要。(1)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