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与《西厢记》之比较分析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至今,文学中的爱情题材经久不衰,成为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在不计其数的爱情作品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悲剧与喜剧。汉末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元代杂剧《西厢记》便是其中两颗璀璨的明珠。
  一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一首长篇纪实性叙事诗。它描写了一对青年夫妇——焦仲卿和刘兰芝牺牲于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之下的婚姻悲剧,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只能听凭别人决定自己命运的不幸处境,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吃人本质,同时热烈地歌颂了他们忠于爱情,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并表达了广大人民争取婚姻自由的必胜信念。在中国文学史上,作者第一次从这种悲剧中发现了深刻的人生教训和社会意义,并用汉末时已臻于成熟的五言诗作了完美的体现。焦仲卿和刘兰芝以自己的死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发出了有力的控诉和反抗。他们的这种反抗精神正是历代青年男女和广大人民反封建精神的集中体现。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的诞生,这种精神则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西厢记》是元代爱情剧的顶峰。它描述的是相国之女崔莺莺和白衣秀士张生一见钟情,建立了真挚的爱情。但是,他们的爱情遭到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多次阻挠和破坏。然而,张生和莺莺却没有像焦仲卿和刘兰芝那样以死抗争,而是以私定终身的方式幸福地结合了,以此战胜了封建势力,歌颂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以及他们的斗争和胜利。《西厢记》的结尾处,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反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主张,鼓舞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而抗争。
  《孔雀东南飞》和《西厢记》都是反映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作品,但在反映的深度上却有所不同。刘兰芝、焦仲卿以死来和封建礼教进行斗争,虽说行动是惊人的,但实质上是软弱的、消极的。他们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然而,这又是最真实和无奈的。他们的以死抗争更多的是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愤怒,是对他们这对恩爱夫妻的扼腕叹息,而不能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而张生和崔莺莺的行为,却给了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青年男女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他们普救寺邂逅,一见钟情,花园相会,私定终身,这就使他们的反抗具有了积极的精神。可以说,崔张二人找到了自己的反抗方式。然而,就那个时代而言,虽能私定终身,但最后的圆满则不大可能,因为封建礼教、封建制度是绝不允许他们有这样的结局的,所以,这又是浪漫的。
  张生、崔莺莺的爱情是出于自由意志的两厢情愿的爱情。他们采取私自结合的方式,显然,这是对封建礼教的蔑视,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叛逆和大胆挑战。《西厢记》以其大胆而尖锐的笔触,以崔张二人的实际行动来直接冲击封建婚姻制度,这就不仅仅是揭露、批判封建礼教,而是对其进行了实际的、坚决的斗争。这就比《孔雀东南飞》中仅仅是揭露和控诉封建礼教的主旨要深刻和尖锐得多。
  相比较而言,《孔雀东南飞》只能是一曲催人泪下的悲剧,而《西厢记》以喜剧的形式显示出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主的不可抗拒性,彻底地表现了封建礼教的腐朽性,在思想内容的深刻性上,无疑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二
  《西厢记》和《孔雀东南飞》都以热情的笔调歌颂了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由而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批判了封建家长制的婚姻观念,揭露了封建礼教对自由幸福爱情的摧残,表现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和愿望,给人以美好的向往。这是它们的共同成功之处。
  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恋爱自由的斗争,贯穿于整个封建时代,因而焦仲卿、刘兰芝和张生、崔莺莺的爱情悲喜剧及他们的反抗封建势力的斗争精神,不仅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在这一方面,二者具有同样的价值。然而,在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专横的旧时代,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婚姻的结局大多是悲惨的,像刘兰芝、焦仲卿式的爱情结局是普遍的。这就使得这一悲剧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感动着千百年来的无数读者。所以,《孔雀东南飞》在反抗封建社会的思想内容的某些方面,虽说不如《西厢记》积极,但却是真实可信的。刘兰芝、焦仲卿的婚姻悲剧真实地反映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这是《西厢记》中所没能达到的。《西厢记》反映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虽然很深刻,也写出了主人公们的具体行动和美好结局,但这显然是作者的美好理想,是作者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反映。实质上,在封建时代,真正能像张生、崔莺莺那样争取到幸福、自由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在表现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方面,《西厢记》远不如《孔雀东南飞》。
  虽然《孔雀东南飞》与《西厢记》均采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但在现实意义的反映方面,《孔雀东南飞》要深于《西厢记》。《孔雀东南飞》成功地塑造了一些鲜明的人物形象,此诗善写人物的对话,诗中有十人以上的对话,一一符合人物的身份;此诗善写人物的动作,如用“槌床便大怒”写焦母的泼辣,用“大拊掌”写刘母的惊讶,用“事事四五通”写刘兰芝的心烦意乱等等。在反映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表现技巧方面,《西厢记》又优于《孔雀东南飞》。《西厢记》是著名的剧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对于封建礼教不像《孔雀东南飞》那样采用白描的手法,而是采用戏剧手法用宏大的篇幅来表现主题,剧情复杂多变、矛盾冲突风云突起、人物形象丰满生动等等,都要比《孔雀东南飞》丰满得多,这样,作品也就更加多姿多彩。
  从《孔雀东南飞》到《西厢记》,作品表现的主题深刻了,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加强了,这是《西厢记》的成功之处。由于《孔雀东南飞》是乐府民歌,来自民间,口语化的倾向比较大,所以,表现出来的反封建礼教思想更直白些,而《西厢记》是元代文人王实甫的作品,其作品全面继承了唐宋诗词的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活泼的口头语,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所谓“文采派”的最杰出的代表。对后世的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西厢记》中,某些尖锐的思想只能通过隐晦的笔法来表现,另外,在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也还存在着不少的糟粕,这是受作者的世界观局限而致,这也是和《孔雀东南飞》的主要区别之一。
   《孔雀东南飞》写青年男女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和控诉;《西厢记》进一步指出了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对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们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无情的嘲讽,以喜剧的笔法嬉戏“尊严”的封建礼教,从而使封建婚姻制度显得更加腐朽,同时,也更强烈地表现了人民的愿望。所以,《西厢记》的笔调要高于《孔雀东南飞》。
  今天,我们重读《西厢记》,所感受到的仍是强烈的反封建意识。虽说张生和崔莺莺的某些行为并不为我们所取,但他们追求幸福自由的精神,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孔雀东南飞》以一曲爱情的悲歌催出了多少人同情的泪水,《西厢记》令人欣慰的结局怎能不引发人们对自由的追求?愿这两颗文学史上的明珠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游国恩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版
  2.《语文》杨建波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经典文学鉴赏》杨毓敏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其他文献
古语道:“意在笔先。”写文章贵在立意。所谓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思想。立,就是确定;意,就是中心思想。我们写一篇文章,总有一个目的,通过文章,我们要告诉别人一点什么东西,就是表示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喜爱什么,厌恶什么。这就是写文章的目的,回答“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的问题,这就是文章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一篇文章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中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运用,都以表现中心思想
倡导“文学为人生”的鲁迅先生一面对愚妄的凶手们掷出投枪匕首,一面向麻木的受害者寄予了最大同情。教材上选人了先生的一些小说名篇,教师要反复阅读咀嚼,融会贯通,课堂教学中才
稻瘟病(Magnaprothe grisea)严重危害水稻,是重点防治对象.目前,化学防治仍是必要手段,但会污染环境,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因此,生物防治被认为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防治植物病害的
比较了甜菜夜蛾3种品系增殖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eNPV)的效果.结果表明,利用甜菜夜蛾日本品系幼虫增殖SeNPV产量最高,其平均单头病毒含量分别比广州品系和荷兰品系高19.6%
作文,是语文高考的重点,可现在的中学生,在作文时,冥思苦想,搜肠刮肚,七拼八凑,往往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即使敷衍成篇,也难有佳作。考场时的应急之作,就更无文采可寻了。在几年来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对于高考作文,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审题不严。不符合题意。  “切题”是高考作文阅卷首要的关键的标准。现在的高考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其一是命题作文。就是试卷给定作文题目,学生根据题目
以日本金龟子幼虫为繁殖寄主,对春黑小土蜂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土蜂幼虫的发育历期,寄生三龄蛴螬的比二龄蛴螬的平均短3.76d;成茧率高1.87倍.二龄蛴螬繁
一、把握作文运思规律    作文,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它的运思过程是什么样的呢?心理学认为,根据思维过程中指向性的不同,可将人的思维分为集中思维和扩散思维。所谓集中思维,是指思考中有关问题的信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单一的确定的答案。所谓扩散思维,是和集中思维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思考中有关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
【正】 心理学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必需贯彻启发性原则,这是由学生认识的能动性决定的。启发性教学就在于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性教学原则是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并
通过生物测定和温室防病试验,对分离自江苏省南京、淮阴和上海三地30份土样的344株放线菌菌株进行筛选,得到了1株对南方根结线虫有较高生物活性的链霉菌菌株LH121.其培养滤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