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学案例探究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udi5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是注重教给学生解题技巧,而不会注重概念的理解。而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是在教师引领下学习的主体。所以,老师不仅要教课本的内容,还要教学生如何去学。数学概念是数学大厦的基石,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元素,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研究数学概念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0-001-01
  在平时的训练中,我经常问学生们,你为什么会算错呢?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说“我粗心了,算错了”难道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计算的问题”吗? “计算”是数学知识应用的一种承载方式,通过计算承载的是什么呢?承载的是一个庞大的数学体系和一类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而支撑这个体系的是各种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学生们只有正确的理解了这些概念,定理,公式,才能知道如何计算,所以先是知道怎么算,怎么合理的算,才是算的准确。
  在考试中,出题者不会单独的出概念题,考你这个概念是怎么怎么样,而是会把概念融入到应用中。老师凭借着自己多年对高考的总结,他们总结到了一套自己的解题方法,所以他们在教学中,总是说遇到这类题目该怎么怎么样去解,久而久之,就会和概念脱节,学生们只是会知道遇到什么样的题该去怎么解,而不知道为啥怎么解,正所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然后就是例题、练习、题海战术。因此,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思维受到严重的限制,更不用说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随着教育改革的兴起,以及对教学理念,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国的基础教育也正顺应潮流,转变观念。新课标后,新课程分课前预习、课内探究和课后巩固。例如:
  师:通过预习,学生知道圆,有几个位置的关系?
  生:5 种
  师:那这 5 种关系都是怎么判断呢?
  生:d>r1 r2是外离,d=r1 r2是外切,d= |r1-r2|是内切,|r1-r2|d是内含。然后就进入课内探究案了,点明该例题训练的考点是什么,继续分析例题,提出思路,学生整理,最后进行巩固训练。教学没有悬念,原因是学生课前已准备好,整个教学没有实际问题环境,简单直接,不注重学生的兴趣,而不是新的旧的知识基础和适当的连接,只有学习的结果,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大大增加,以学生的预习做基础,依靠课后的大量练习来进行巩固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挑战。
  由以上案例可知,现实的课堂教学与新课标提倡的理念还是有不少差距,主要原因有:1. 教师的自身条件,部分老师缺乏及时发现解决课堂问题的能力,而且很多老师课堂上关注更多的是教学内容,而不是学生的掌握进度和理解能力。课堂上没有真正的学生主体意义上的参与和探究,课堂上的提问都是事先预设好的,学生只需要找到答案就行。2. 高中数学概念的探究过程比结论更重要,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个概念怎么推导出来的,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概念。很多老师只注重片面的结论,不重视思维的过程。3. 学校时间上的安排不合理,本来是三年的课程,硬是被压缩到两年内完成,剩下的一年进行复习。新课改后,上课的课时数又少,还要讲新课,所以拿不出更多的时间来上习题课,更不用说讲评作业和进行适当的检测,这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要求。可想而知即要上新课又要讲习题,学生要把所学知识全部吃透是很困难的。4. 新课改后,完成一堂课的教案要左思右想,要尽可能的有趣味性和灵活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但要上网查阅资料、有时还要制作幻灯片,相当费时、费力。教务处还经常抽查备课本、看教案、搞各种教学比武活动等等。除了做优生咨询和改造工作,定期走访或
  电话访谈,课堂和家庭作业的批改记录等。超负荷的工作量让教师有点吃不消。
  知识从无到有,学生需要一个缓冲区,以减轻新知对思维产生的“冲撞”。概念的引入意在新旧知识点或数学模型中找到一个结合点。以实现新知自然衔接、过渡的目的。从学生思维的认知规律来说,对抽象、概括事物的认识、理解需要一个具体化、形象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概念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借用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数学案例。以达到概念有效引入的目的。
  引入概念之后。学生虽对其有了基本的印象。但仍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易出现概念模糊、张冠李戴的现象,特别是有些数学概念概括性强,需要逐字逐句的分析、理解。因此,教师在概念的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双慧眼,使学生在概念的剖析过程中把握其重点和注意点。所以要剖析其中的关键词的含义;逐层理解,抓住概念的本质;还要多加比较归纳,区分之间的异同。
  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概念的应用意在鼓励学生在数学实例中对已掌握的概念进行运用。达到彻底吃透和消化新知的目的。概念应用阶段是从教师讲授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从“概念引入”到“概念剖析”。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输入已达到饱和状态,过度的讲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适时地将自主权交还给学生,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以概念为切入点,对新知进行探索,从而避免学生学习走人“纸上谈兵”的误区。
  数学概念的学习是学生从“产生印象— — 认知形成” 的思维提升过程,从“概念引入”到“概念运用”,其都应遵循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以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效率.另外。数学概念是对数学模型、数学问题一般化、概括化和抽象化后形成的定理、规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其重新置于具体的现实数学原型中,依托形象生动的数学案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从而使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提高对概念的运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 钱小惠.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D].云南:云鹵师范大学,2006.
  [2] 杨晓红.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
  学,2011.
其他文献
Eu(NO_3)(TTA)_2(TPPO)_2 (TTA=thenoyltrifluoroacetone,TPPO=triphenylphosphine oxide),M=1212.90,triclinic P1,a=1.1081(2)nm,b=1.1857(2)nm,c=1.2580(2)nm,α=65.54(1
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要求我们在实施学校道德教育时,应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展开,并最终回归生活。本文从中小学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践及理论背景入手,探讨了中小学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的重要谈话,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期刊出版工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我国期刊出版继续呈现蓬勃向上的新的繁荣景象。在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从“三退回”说起凡是送我“终审”的稿子,我都先从头到尾地检查一遍,发现以下三种情况就把稿退回编辑室:材料不全者,退回;没有加工、复审小结和记录或者过于简单者,退回;稿
第一,经济类出版物比重加大。从人们需求的层面看,经济理论出版物将比以往有较大的发展。理论既可解决人们深层次的认识问题,确立指导思想和方法,又可帮助人们转变观念,使行
由杜寿杰同志主编的《国情教育简明教程》已由北京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由北京、山东等五省市有关同志共同编写的国情教育专用教科书。编者力求实事求是地反映我国
随着苏联的解体,原全苏有关图书出版的组织机构也一个个随之分解改组。目前,已加盟,“独联体”(CIS)的国家和未参加“独联体”的各国正在联手创办一个新的读书、出版性的组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平衡问题是化学高考中的重难点之一.在同温同容或同温同压的条件下,在不同投料方式下建立平衡.对在不同条件下建立的平衡进行比较的问题更是一般平衡问题的延伸和拓展.在近几年高考中,比较或者计算同一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等相关量的关系的问题屡见不鲜.针对此类问题,很多学生采取直接使用结论进行解题.在解题过程中过于关注结果,以至于对
要使农业科技图书出版发行工作适应市场需求,不是一家出版社或某个书店能够解决的问题,而应从综合治理的观点出发,编、印、发每个环节都要跟上。关键问题是出版社要充分了解
阜阳市局 £4a 局长——_MINtkMMtgj’#lnH$B——q.M——D收束志不他只邀狲位J则【科校为先导推动地租工作.B为广为戳民U用凶盼引眯B.习.互们羹宽.互狈槽竺汹IAn.刊 办好杂志。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