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离子存在下八乙基钴(Ⅱ)卟啉电氧化过程的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ght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循环伏安和现场薄层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溴离子对1,2-二氯乙烷中八乙基钴(Ⅱ)卟啉[(OEP)Co(Ⅱ)]电极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溴离子可以与(OEP)Co(Ⅱ)及其三步单电子氧化产物发生1:1或2:1的配位反应.估测出各轴向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给出了溴离子存在下(OEP)Co(Ⅱ)电极氧化还原过程的机制.
其他文献
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在溶液中形成的液晶相胶态分子团作为模板剂,同时在分子团憎水基团内部导入对乏燃料中钯离子有特效选择萃取效应的协萃剂TOPO-P204,通过表面活性剂亲
采用TPD,XRD,BET和H2S中毒试验等方法,对比研究三组份(Cu-Zn-Al)甲醇合成催化剂C207和添加少量金属氧化物的改进型催化剂NC208,结果表明,工作态NC208催化剂表面Cu/Co^0的比值和价态稳定性大于C207。
以聚己撑碳酸酯二醇(PHCD)和聚丙二醇(PPG)、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经一步法合成了聚己撑碳酸酯二醇改性的聚丙二醇醚型热塑性聚氨酯(HPP
以四溴双酚A(TBA)合成了水和空气中稳定的四溴双酚A合锑铝双金属化合物(TBASA),通过IR^1HNMR和元素分析予以表征,并研究了其对聚乙烯(PE)和聚环氧乙烷(PEO)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这种分子中含有溴,锑和铝的化合物,对
在化学镀铜溶液中,p-Si片在波长为514.5nm的激光束的照射下,得到了选择性的铜镀层。采用AES、SEM、RBS和电学技术对比了在3种含不同还原剂的镀液中得到的镀层的形貌、组成、界面扩散及电学性质,探讨了
报道了乙二醇双缩水甘油醚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Cu(Ⅱ)、Ni(Ⅱ)的吸附性能,同时考察了PH值、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壳聚糖具有不流失,易再生,在Cu(Ⅱ)、Ni(Ⅱ)共存时能
采用差热扫描分析、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小角X光散射等方法研究了聚(β-羟基丁酸酯-co-β-羟基戊酸酯(P(HB-co-HV))/聚(对-羟基苯乙烯)(简称PVPh)共混物的相容性和形态.结果表明两组分间形成较强的分子间氢键
二价芳氧钐配合物催化苯乙烯聚合齐贵中扈晶余*沈琪(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化学与物理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2)(苏州大学化学系苏州)关键词钐配合物,苯乙烯,聚合1996-05-18收稿,1996-10-30修回国家科委
将4-氧-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MPO)与3种植物生长素拼接在一起,合成了相应的腙,以研究TMPO对生长素活性的影响,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IR,ESR,元素分析或MS加以证实,初步生物活性测定表明,与母体相比不仅对绿
报道了14种稀土元素与异烟酸(HL)邻菲咯啉(Phen)形成的三元固体配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Phen)L3,并利用IR,UV,^1HNMR,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TG-DTA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