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我的伊拉克兄弟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ldd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年前,我第一次来伊拉克时,这个底格里斯河旁的农家小院拥抱了我;2013年我故地重游,阿布的房子已经重新装修,但第一眼,就是第一眼,熟悉的老物件就映入眼帘,让我内心陡生波澜。
  阔别十年,再次见到阿布这位老朋友,我格外期待与欣喜。我特别想冲上去,再跟他来一个阿拉伯式的紧紧拥抱,既是出于我和他的个人情谊,也是向央视报道伊拉克战争的烽火岁月致意。
  我们都为这次重逢而高兴。阿布问我,这次来伊拉克,有没有什么事需要他做。其实在来之前,报道组联系了美联社同行,央视驻伊拉克记者站也推荐了一些当地向导和翻译,但我知道阿布很想和我们一起工作,也挣点家用,就跟他说:“这次我不是团队领导,我说了不算。但我也很想跟你合作,我会向领队强烈建议的。”其实,我已经向领队潘林华推荐过阿布,心里是有数的。
  阿布拍着胸脯说:“水,我是你的朋友,十年里我天天都盼着再跟你见面。现在伊拉克不太安全,哪怕不给一分钱,只要你不嫌弃我,我和我儿子天天给你做保镖。我在这里有很多朋友,一定能帮到你们。”话里洋溢着的情义和热忱,让我感觉很温暖。
  阿布的能干,没有随时间流逝而打折。他帮我们找到了当年共和国卫队负责巴格达的城防司令,找到了一个萨达姆敢死队的上校,还找到了一个很关键的人——伊尔默克医院的一名大夫。美军刚攻打伊拉克时,那个医院交火最为激烈,收治了很多受伤的平民。当我们在提克里特遇到危险时,也是他挺身而出,给大长老打电话,解救我们于危难之中。
  采访中途,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十年前,我们去过阿布家,也曾将他作为采访对象,很多观众对他还有印象。这次重返,不妨再去阿布家采访一下,问问他十年来的经历和变化,战争对人的影响、时间对人的塑造——这是个鲜活的例子,也是时代的缩影。我把这想法一说,阿布很高兴,连忙招呼我们说:“来,都来我家,我请你们吃巴格达烤鱼!”
  正好,报道组预定采访那位巴格达的城防司令,这个人在萨达姆统治时代是个将军,虽然没有被抓起来审判,但如果在公开场合走动的话,个人安全会有问题,所以,他不能到饭店来见我们。于是阿布建议说:“我把他约到我家吧!”我一听,这个主意好,立马就敲定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行七八人,浩浩荡荡驶向巴格达郊区,沿着底格里斯河边的一条路,经过好几个检查站,来到我称之为逊尼派三角村的部落村庄。它处于底格里斯的三角地带,四周是一片浓密的椰枣树,一条小公路,下个坡,就是几家院子。阿布说,那几家全是他亲戚,这种鸡犬相闻的景象,让我想起传统的中国农村。
  阿布家的院子还是老样子,只是收拾得整洁了些,连着房子有一层平台,放着几张长条凳,下几级台阶便是一个小院。院子里有秋千,还种了些柠檬树、苹果树。
  我们进了院子,阿布和他家人热情地迎出来,他的老母亲今年85岁,嘴里叼着烟,看着我们不停地乐。阿布有五个孩子,除了大儿子艾哈迈德,还有三个女儿,一个小儿子。阿布以前说他有两个老婆,其实只有一个,另一个从未正式结婚,只是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来分开了。很多人以为穆斯林可以娶4个老婆,实际上并非如此,虽然教义如此规定,但娶妻责任重大,一般人根本娶不起。阿布的妻子看上去比十年前还要年轻,我调侃阿布说:“你是不是换媳妇了?怎么这次见面,又年轻又漂亮?”阿布嘿嘿地笑着。
  那天,我们按照阿拉伯的传统,在客厅席地而坐,吃着十年前还是奢侈食物的新鲜巴格达烤鱼。阿布穿着一件淡米色的西服,配了条彩色的领带,兴奋得像过节一般,很亮眼地晃来晃去,里外张罗,挨个给我们端茶。饭后,我们在阿布家采访了城防司令,然后在院子里摆上两杯茶,我就跟阿布聊开了。
  阿布所经历的战争,跟千千万万普通的伊拉克人并无二致。他说,战争爆发时,村里很多人拿起武器到村头抵抗入侵的美军,发生了激烈战斗。两千多村民,死了二百多人。他虽然没有参与,但夜夜不能寐。后来,美军占领了这里,他的生活一度非常拮据,只能带着全家去叙利亚投奔亲戚。待了一段时间,因不适应异乡漂泊和种种歧视,又回到了伊拉克。
  这么多年,阿布一直没有正式工作,靠打零工维生。每年10月,他会帮法国的一家展览公司,制作在伊拉克大型国际展的展厅,从搭建、布置到筹划,都归他负责。一年干这么一单,能养他全家大半年。其余时间,他零零散散地打短工,也曾跑到越南和印度做些生意,总的来说,十年来,他的生活没有特别大的起色。
  采访中,我能明显感受到,战争给阿布留下的心理创伤。他以前是个很乐观的人,虽然他自称崇拜本·拉登,但阿布并不是极端的宗教分子。但现在,他总有很多愤怒的情绪,急需释放。他经常痛斥伊拉克政府,逊尼派的他,很难接受什叶派的马利基一干人执政,常愤愤地说:“那些人都任人唯亲,从上至下,一水儿全是什叶派,全是流氓无赖。我们伊拉克的国防部长,居然是个白丁,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经历了战争的阿布变得很念旧,每每和他一起聊天,回忆起从前,我也觉得很怀念。他那时帮了我们太多,无论是街头采访,进入刚爆炸的司法部,还是通过安检很严的检查站,阿布都一马当先。有时他甚至不需要用钱开道,只是和警察、大兵拉几句家常,扯扯亲戚老乡关系,就能帮我们争取到拍摄机会。我好奇地问他:“如果是恐怖分子呢,也这么容易过吗?”他翻翻白眼说:“是啊,塞100美元,使个眼色就让过了。”
  所以,说我们是换过命的交情,一点也不夸张。那次去他家,我拿了100美元给他的小女儿玛利亚。这个原本很怕生的小女孩,后来跟我们编导李冰成了好朋友,我们离开她家后,玛利亚哭了。阿布说她天天问,大姐姐在哪里?她什么时候再来?李冰也老想着那女孩,碰见阿布就问,玛利亚怎么样?
  那天阿布特别高兴,在家里翻箱倒柜,要给我们送礼物。他知道我爱抽阿拉伯水烟,拿了个100年前阿拉伯古董水烟给我,我死活不肯要。我說:“阿布,这是你的传家宝,千万别给我。”他塞了几次,没成功,又拿了家里一个阿拉伯古董瓶子送我,还放话说:“你要是不要,就是侮辱我。”我只能说着“行行行”收下了。那时,他滚烫的真诚,让我认定了这个铁哥们。
  (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益往直前》一书)
其他文献
爱读书的人大概都做过开书店的美梦,而实体二手书店却一度是城市中被边缘化的存在,“旧书”二字仿佛就代表着潮湿霉烂的味道。但这样反而让“旧书”成为检验“爱书人”的试金石。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曾在二手书店工作,记录下了二手书店里的读者“画像”……  我曾经在一间二手书店工作过——如果你从未在一间二手书店工作过的话,你会很容易把那里想象成为天堂:温文尔雅的年长绅士们久久地徜徉,浏览着小牛皮封面的对开本书籍
期刊
尊敬和照顾老人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不变的价值因素之一,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尊贤尚德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知道推举德高望重的人作为部落首领。氏族社会,人们都把长辈当做父母,同样地尊重,把后辈当做子女,同样地爱护和抚养,老弱病残一视同仁,得到供养、保护。到了原始社会后期,养老是氏族集体的义务和
期刊
在引發观剧热潮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导演在片头巧妙地利用日晷指示时间,既突出了剧中主题,又渲染了紧张气氛。大家对这日晷所指示的“十二时辰”有多少了解呢?  今天就来给各位梳理中国古代的“时间简史”。  十二时辰制  在我国古代,基于日月运行以及人类的生活习俗和生产活动规律划分的分段计时制度,是沿用历史最悠久的古代计时法。  分段计时制度下,人们最为熟悉的“十二时辰制”大约产生于汉武帝太初改历以后,
期刊
光明的文字划过黑暗,  比流星更为神奇。  认不出来的城市在田野上显得更为高大。  我确信自己生死有命,  瞅着那些野心勃勃的人,  试着对他们有所了解。  他们的白天像空中旋舞的套索那么贪婪。  他们的夜晚是刀剑愤怒的间隙,  随时准备攻击。  他们侈谈人性。  我的人性在于感到我们都是同一贫乏的声音。  他们侈谈祖国。  我的祖国是吉他的搏动,  几帧照片和一把旧剑。  傍晚时柳树林清晰的祈禱
期刊
先生,你那些记山水的文章我都读过,我觉得那些都很好。但是我又很自然地有一个奇怪念头:我觉得我再也不愿意读你那些文字了,我疑惑那些文字都近于夸饰,而那些夸饰是会叫生长在平原上的孩子悲哀的。你为什么尽把你们的山水写得那样美好呢?难道你从来就不曾想到过,就是那些可爱的山水也自有不可爱的理由吗?我现在将以一个平原之子的心情来诉说你们的山水:在多山的地方行路不方便,崎岖坎坷,总不如平原上坦坦荡荡;住在山圈里
期刊
在故宫重返群众视野的日子里,不知有没有人想到朱家溍这个名字。他的“身影”,在如今的故宫到处可见。  第一个恢复故宫宫殿原状陈列的人,是朱家溍;第一个利用养心殿造办处的《活计档》,为文物展览与研究服务的,是朱家溍;故宫25大类的文物藏品中,其中十几个类别的最早研究者,也是朱家溍。  1946年,抗日的战火甫歇,年仅32岁的朱家溍从重庆回到北京,担任故宫古物馆编纂工作。直至2003年9月29日因病逝世
期刊
茶,在唐朝以前,确切地说在陆羽著述《茶经》以前,并不十分普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并不显著。  有一些重要的文化人物,对饮茶风尚的形成、对茶的文化地位的抬举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当中有帝王将相、文人、僧侣。  南方饮茶习俗出现得较早,汉朝时已经在长江以南形成。在西南四川,西汉宣帝时期的词赋家王褒,日常生活离不开茶。他家的僮仆日常性的事务就是烹茶、买茶,说明茶市已经形成。在东南,定都金陵的吴国,茶是常
期刊
2019年6月11日,晚清名臣丁宝桢的墓地在济南被考古专家确认。也许很多人对这位历史人物不太熟悉,但说起这道名菜—宫保鸡丁,你们一定不陌生!丁宝桢正是这道美味的始创者。  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丁宝桢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任四川总督十年间,改革盐政、整饬吏治、修理都江堰水利工程,深得人心。  丁宝桢人称“丁宫保”,“宫保”其实
期刊
朱家祥(1943- ),男,云南昆明人。民间工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  说起风筝,你也许会想到山东潍坊的“鲁蝶”、北京的“京燕”、天津的“津奇”、南京的“南响”,但鲜为人知的是,除了这四大风筝流派之外,还有一大流派无论是做工、技术,还是心思上都毫不逊色,那就是云南的“滇式风筝”。  滇式风筝的发展历程尤为微妙。风筝由当时朝廷发配的家眷、经商人士、驻滇军眷等携带入滇,但是那时的风筝均属北派宫廷
期刊
面对2020年春节期间全民战“疫”的形势,出版人也在积极行动。为响应社会关切,帮助大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版界立即行动,组织一批经验丰富的传染病防治专家、病原生物与免疫专业研究学者等,紧急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手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手册》等电子书和有声读物。  据了解,目前,這些电子书和有声读物正陆续在学习强国、新华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