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滋润思想品德课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ian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过程中,如何把新课程思想真真切切地体现在教育教学当中去。经过长期探索,笔者深切地体会到,除了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学经验及方法等因素外,还需要用“心”去滋润,才能建树教学业绩。这些“心”,综合起来包括爱心、关心、耐心、恒心、良心、责任心等,教师只要有了以上素养,并且把它付诸于课堂,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自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 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素养 教学体会
  
  新课程改革的春雨洒遍神州大地,对从事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来说,身上背负了更大的压力,要将压力变为动力,就需要足够的勇气来面对现实,这一现实就是如何把新课程思想真真切切地体现在教育教学当中去。经过长期探索,仔细琢磨,我深切地体会到,除了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学经验及方法等因素外,还需要用“心”去滋润,才能建树教学业绩。
  一、 爱心+关心
  陶行知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教育家巴特尔说:“爱和信任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其实,教育行为就是爱的行为,这种爱是博大的,无私的。元旦时,我收到二十多位已毕业学生联名寄来的一封信,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激与祝福的情意,着实让我感动不已。我深知“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老师真心热爱他们,他们才会亲近老师,理解老师。教师对学生应该一律平等,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帮助,对后进学生应该从内心深处去热爱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付出总有回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会以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教师的敬爱,最明显的莫过于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大爱无边,让我们用心去换取心吧!
  二、 耐心+恒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教师的工作是十分细致的。没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是出不了业绩的。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如果教师“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有布置而无检查,事事半途而废,那学生也会向你学习。只有教师用耐心和恒心不遗余力的去坚持,学生自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握有效的学习规律,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知识的大厦自然会逐渐成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要教师脚踏实地,用耐心和恒心去影响学生,学生自当会取得优异成绩,这一成绩,既是师生共同劳动的成果,又是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业绩。
  三、 良心+责任心
  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教师需要一颗良心。教师的工作是繁忙而艰辛的,如果没有这颗良心,就会误人子弟,遭到群众的唾弃;如果有这颗良心,就会实实在在的对学生负责,干得不好就会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每当学生在毕业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时,我会长长的换上一口气,暗暗地想,无愧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师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传授学生知识,培育学生成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对青少年负责,就是报效祖国的具体体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拿百姓钱,吃国家饭,如果不尽职尽责,那就枉为人师了。
  新世纪的竞争,其实质就是教育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教育又是科技的基础,教育兴则国家昌,科教兴国战略就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承担着国家育人的重任,正需要这样的责任心。只要有了这颗心,每一位教师就会全力以赴地去工作,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耐心辅导学生;只要有了这颗心,每位教师即使不能功成名就,也能为地方教育添砖加瓦,也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扎根开花。
其他文献
研究主题:1、多媒体教学不一定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法。  2、创造性的整合教材,将例题教学与练习结合起来,更充分的利用例题。  教学科目: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套圈游戏》  近段时间,公开课、示范课似乎都离不开多媒体。有教师认为,如果不用多媒体课件,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在别人看来一定会大打折扣,意味着自己也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由此,我们能够看到,有的课堂我们看不到老师的作用,一味的用课件贯穿一节
摘要:兴趣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优化导课,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设疑激思,在愉悦中学到新知识,巩固学习兴趣;将历史知识与现实联系,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发展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中学历史 兴趣 培养  一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它能激发人的求知欲,是一个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就孜孜不倦地
【摘要】美术课教学在偏远农村初中由于地理、经济条件原因,常不被重视,为此,我们应立足农村特有的资源,从实际出发,挖掘地方教学潜力,如民族服饰、方古建筑、农村的山山水水、瓜果蔬菜等。从这些入手培育学生对美的认识与兴趣。各种美术硬件的不断完善和多媒体教学的到来,与之整合,把美术教学变劣势为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育的新路子。  【关键词】农村资源 挖掘潜力 艺术 感受美 策略 教学   
美术为少年儿童打开了现实世界中美的境界,孩子们在接触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在美的陶冶下形成着高尚的品德情操,树立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念。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的智力可以得到更加健全的发展,美术对儿童的视觉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平衡发展,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儿童绘画应是由儿童通过自身的观察思维所想到,通过自己的表现语言反映到画面中的产物。
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和实施创新教育,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性,也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陶行知先生认为:人人都有才,但不等于人人都是人才。“创新教育”就是教人发明创造,教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作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肩负着这项神圣而义不容辞的重任,我们当竭尽全力使
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化,陈旧的教学方式已被改革的浪潮所淹没。课堂教学中采取“导学互动”让这种教学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师生互动永远是民主、平等、和谐,使儿童愉快轻松地学习,灵活迅速地接受新知。一堂课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怎样用优化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学手段处理教学过程,这种方式是怎样的呢?  一、布景激兴,设问入境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教师必须创造一个和谐的充满关爱的课堂人际氛围,让
2011年春节前,我整理书柜时,偶然看到一张荣誉证书,上面写着:邓同学,你的作品《来不及学坏》荣获“月坨岛杯”全国少年儿童“我眼中的故事”征文大赛一等奖。看着看着,往事重现。  8年前,我在初二年段任教,与孩子们一起经历着我们常说的“鬼门关”,那时的我虽然个头不高,但也在学校摸爬滚打了8年,练就了一双锐利的眼睛,经常能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我就瞪着大眼睛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