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定位及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ts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珊珊(1993.03-),女,汉,山东滨州人,本科,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
  摘要: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逐渐扩大了对人才的培养规模,尤其着重对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人才的培养,就此本文对目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探析,以及对其定位分析。并从办学思想、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探讨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应用型人才;定位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28-01
  目前,我国信息与计算机还处于正在发展阶段,对其人才的培养也位于一个探索的阶段。自从,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意味着,我国开始走向信息化时代,并且从这门学科的设置以来,就受到了很大的热捧,使其迅速成为一门非常受欢迎的学科,经过,相关部门多年的研究,最终在2004年,正式确立了这门专业课程。由于,时间少,缺乏经验。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成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值得探索的一项问题。
  一、目前信息与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概述
  如今,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大量增加。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企业每年对IT人才的需求将会达到100万左右,其中对软件制作人才、信息搜集人才,以及网络管理人才的需求占60%以上,但是由于,高等院校培养的计算机毕业生数量少,远不能达到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行业作为后起之秀,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目前的毕业生总数还远远不能满足每个企业的需求量。
  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定位分析
  1.人才培养理念定位
  对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是各大高校首要做的事情。由于,近年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综合分析与应用水平不高,针对这些现象,高校在对人才培养时,一方面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创新教育模式,在对其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突出能力、追求创新”的原则。另一方面要制定并实施计算机科学,正确的教学方案,从专业的多个领域进行教学与培养,如专业的发展趋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1]。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目前,我国信息产业化不断发展,各大高校也都秉着“高质量,高特色”的教学宗旨,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改善人才培养的模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其更多的要培养具有“厚基础、强能力”的多媒体、WEB等多个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型人才,以此,为我国信息产业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
  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基于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教学课程
  在对人才培养时,学校方面应该注重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学生在获取某项技能时,往往是从多个方面,多个渠道,进行获取,由此可知,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是高校的重中之重,目前,大部分高校设置的专业课程完全脱离了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毕业生造成就业困难现象。因此,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务必“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为重点”强调计算机的基础课程,其一定要反对诏书宣读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授课。众所周知,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以计算机的语言、数据的结构,以及数据库等为主要课程。社会在不断发展与改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紧跟社会的发展调整课程,根据社会的需求,为学生安排相关课程,以此拓展学生专业面以及增加学生的就业选择面,使学生更加具备社会需求的能力。
  2.加强学生专业思维的培养
  计算机专业思维并不是一种学科,它只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是培养人才体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应用,并且能用计算机思维解决专业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也是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关键之所在[2]。
  3.不断强化学生的就业意识
  目前,计算机行业在我国不断的快速发展,致使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计算机行业毕业的学生有8万人,这样的数量远远达不到计算机行业的需求,因此,各大高校在招生时,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到IT行业中。
  4.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对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来说,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稳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前提下,学校还要注重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建设“课程教学+社会实习+专业操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且多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各个与专业相关的企业锻炼,以此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个新型专业,如果想要利用这一专业去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就应该,对该专业进行透彻的分析与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建设专业应用型人才。如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所存在的问题,由于时间较长,因此,其需要我国相关部门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珍珠.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定位及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
  [2]成国庆,柳炳祥,彭永康.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内江科技,2010.
  [3]姚喜妍,胡运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运城学院学报,2012.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的投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投资决策的仿真模型和优化模型。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在省科技攻关项目:"陕
Leap motion是一款红外线体感控制设备,它可以选择是否识别生物体,例如人手和手部模型,这个功能可以巧妙地利用,例如在手上拿一只铅笔,就可以模拟小提琴演奏家拿着弓子,更好
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与台湾新竹科学园比较初探赵慕兰,谭左亭,王思红在当前世界性科学园发展的热潮中,亚洲出现了两颗新星。一个是在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基础上兴建的
我国大学参与和创办科技工业园樊晨晨中国现有各类大学1000余所,教师近40万人,在校学生200多万人;校属R&D机构约1700个,它们拥有R&D人员3万多人;如果把从事教学兼搞科研的人员折算起来,则全国大学共有全
船舶工艺研究所走产业化道路的实践与探讨应长春我们船舶工艺研究所的改革已进行了10年。通过改革,全所的科技体制从组织机构到运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了建所30年来最为生
高技术小公司是我国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最活跃的创新群体。研究这类小公司的技术创新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着重介绍小企业创新的总貌,并对高技术小
我国现代教育是素质教育、综合教育,是为我国发展培养更多人才的必要手段,也是时代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音乐在我国现代教育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我国当代学生的
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探析史田华信息就是力量。[1]信息如同金钱、效率、时间。信息可以代替资本,可以减少材料消耗,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可以转化为科学技术。[2]信
摘 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职院校的根本制度,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强化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高职学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运行的基本遵循、推进办法、重要保障等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运行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党
钢琴教学是一门艺术类课程,学习钢琴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提升学生个人人格魅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由于钢琴传统教学过于单一,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