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中死,在道德教育中重生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1A2B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之为人的先验性
  
  人为什么要为人?这是一个先验问题,或者说,是一个不能讨论的问题。人一旦来到人世间,他只能接受这个现实,而不能讨价还价。他既不能把自己的生命断送掉,更不能把给他生命的父母断送掉。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父母的尊重,是永恒的。他的生命不全是他自己的,而是全人类的,因为个人生命不会凭空出现,而是人类整个生命的一个接点,或者一个链条。没有人在人类生命之外,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权力把所谓的自己的生命断送掉,更没有权力把别人的生命断送掉。断送自己的生命就是毁灭人类的尊严,断送别人的生命也是毁灭人类的尊严。
  人是伦理的产物,无论父母的婚配是否合乎伦理规范,人和父母之间的伦理关系是天然的,没有那个伦理关系就没有人,那么,我们就知道人尊重父母是天然的、无条件的。在人还没有出生的时候,那个伦理关系就已经确定了,人对那个关系的尊重也确定了。人来到人世上到底怎么做人,更多的是道德意义,伦理就在于对人的行为性质的规定。伦理是原则(善),道德是具体的行为,道德教育则是使我们知道“父子有亲”的道理。这就是人的存在前提。那么,你就知道为什么要有伦理学,伦理学实在是讨论人的存在的学问。甚至可以说,它是要讨论人的存在的合理性的,这个合理性可能是先验的。
  我们可以用一个极端来讨论人的存在的合理性:
  一个人来到世界上,为什么必须尊重父母?因为他是父母共同创造出来的,没有父母的创造,就没有他的存在。实际上,这里面还有比天还要大的一个矛盾: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不是他自觉自愿的?显然是父母的意志,并不是他的意志。当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了自己的意志以后,如果他认为自己不喜歡这个世界,或者不喜欢父母,或者不喜欢父母给自己提供的家庭或者阶级,他又回不去。那么,他只能无条件地接受这些吗?
  同样,孩子对父母来说,尽管他是父母创造出来的,但是,可能他并不是父母所喜欢(所要)的那样的人,父母又不能“退货”或者“换货”,也只能无条件地接受吗?
  对于我们处的时代、所处的社会,也作如是观。
  这就是人之为人。
  这个时代,人生的疑问是社会的最大问题,因为人生的沉重已经成为时代的大山,压在每个人的头上。过去很轻松的事情、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今天都得通过一番性命挣扎才能够进行,社会的门槛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至于上学、就医和住房那样的新三座大山,使大多数人都有某种人生的绝望感受。这一切,都使社会的根本集中在两个字上:生存。人既要艰难地生存,更要有尊严地生存,又使得人的生存意义再一次提出来讨论,或者质疑,道德要再一次出来拯救社会的堕落。社会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另外一方面却造成了巨大的贫困;社会一方面用极其严肃的态度去干最荒谬的事情,另外一方面用极其荒谬的态度去干最严肃的事情。道德的庄严和苍白、浅薄、颠倒、庸俗、儿戏、虚妄、市侩搅在一起,这就使得道德游荡在死亡和活着之间,在装腔作势之下掩盖的是精神萎靡,露出的本质却是“精致的穷酸”或者“华丽的贫穷”。社会进入了后道德时代,当社会拼命地追求经济利益的时候,到头来我们会发现,道德才是第一生产力。社会没有道德的守望,经济利益没有道德的内核,人生不但没有理论上的光荣,更没有实际的高尚。当今社会,无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都很难获得他人的衷心尊敬,不成为别人眼中的下流与笑料已经是君子,乃至圣人了,因为他的地位反而被当作他的堕落和社会堕落的说明,他的所作所为、他的德性与智慧,与他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然而,社会越艰难,越要活出人的尊严,越要不辜负人之为人,个人实在是带着人类的使命来到人世间的。人不但要成为“走向世界历史的人” [1],而且要成为走进整个人类历史的人,走进宇宙的人。处在这个迷茫乃至于厌世的时代,我们要用这样的思想警示社会。这正是北宋思想家张载对人生意义的高度概括: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道德:经验死亡
  
  人类的文明似乎在这个时代断裂了。
  当代社会,似乎弥漫着一股末世情结,某种带有烦躁、沉闷的虚妄与幻象意味的气息笼罩在人的心头,个人与社会都缺乏激昂,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或者,因为活着而活着。尽管我们可以把这种人生的沉滞与萧索归咎为中国社会从农耕文明(河流文明,即内河文明)向工业文明(海洋文明)的历史过渡所致,但我们得生活在当下,生活在现世,生活在文化和文明之中,人得活出精神来,活出意义来,活出道德味道来。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生活,不能脱离人的文化意义,不能脱离人的文明意义,不能脱离道德意义,不能脱离精神意义,不能仅仅是因为活着而活着那样的生物意义。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文明过渡,需要几个世纪的历史时期,那是从一个文明冰河向另外一个文明冰河的全面过渡,是中国人的精神和道德气质的乾坤大挪移,绝不是社会的修修补补。西方社会从农耕文明到全面进入现代化,是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折腾的,中国社会在西方社会现代化的经验、现代化的思想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希望能够缩短这个历史的进程。社会发展,在根本上是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我们只有拿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某个社会形态作为社会发展的典范,改造它的不合理成分,使它臻于我们的理想,而不是拿一个不曾存在过的社会形态来作为社会发展的典范。否则,历史研究不但没有任何意义,历史也根本就不存在。即使有一个未来的典范社会,如共产主义社会,也是曾经有过的某个社会典范形态的高级发展阶段而已。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社会形态,那是原始共产主义,我们向往的共产主义是高度文明的共产主义,然而,原始共产主义和高度文明的共产主义,其精神实质和道德境界却是完全一样的,或者说,我们向往的高度文明的共产主义,是以原始共产主义为原型的。摩尔根说:“人类的各种主要制度都起源于蒙昧社会,发展于野蛮社会,而成熟于文明社会。”①社会和个人都应该越来越文明,这是社会进步的一般意义,也是教育的一般意义。低级社会形态为高级社会形态提供了一个文明的原型,贫困社会为文明社会提供了文明的原型。那么,当下社会的精神萧索应该为以后社会的精神激昂提供一个积累,若干年以后,这个时代的人为历史作出的巨大牺牲,会得到历史的格外尊崇,因为人的意义不但不是随着死亡而消失,而且会随着死亡而加强。若干年以后,这个时代的人会成为后人祭坛上的神圣,因为这个时代的人荷担了历史的过分沉重。
  就现代化来说,实际上,人类早已经经历了古代的现代化,当下经验的现代化,是后来历史形态的现代化。譬如,孔子在春秋战国那种礼崩乐坏的时代下,发展出了以仁义道德为精神的儒家学说,“仁、义、礼、智、信、勇”成为中国象征性的道德精神,在中国和中国周围的世界,一直延续到现在,曾经形成了辉煌的儒家文化世界,也形成了中国的文化宗主国地位。可以认为,那是孔子对自己所处社会的超越,是孔子时代的现代化;当下我们要经验的现代化,是另外一个文明系统,它以“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为道德精神。同时,中国的现代化,还有两个极其严峻的、互为表里的使命:一,使“仁、义、礼、智、信、勇”现代化;二,使“仁、义、礼、智、信、勇”真正“殖民”到世界各地。因为“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道德精神是西方社会“殖民”到中国社会的,反过来说,“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博爱”是世界各国已经接受的德性与智慧,它们已经成为世界精神、世界道德和世界智慧,也是全人类最伟大的道德精神和道德遗产,因为这样的精神来源于古代社会。摩尔根在他的《古代社会》中指出:“自由、平等和博爱,虽然从来没有明确规定,却是氏族的根本原则。”②也就是说,中国的“仁、义、礼、智、信、勇”,和西方的“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博爱”要一样成为世界精神、世界道德和世界智慧。
  那么,现代化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是对前一个文明的延续、继承和超越,也是对前一个文明的批判,更是对后一个文明的开启。这正是社会哲学思想。社会文明转型,在根本上是民族气质的转型,思想文化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生存意义的转型,尽管人还是人,人却要脱胎换骨。
  这说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道德和精神,并不是物质,物质的意义是附丽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如人类最平常的衣食住行,古代的衣食住行和现代的衣食住行,在人类的生存意义上应该没有二致,但是,古代衣食住行的具体形式,却是礼的范畴,现代衣食住行的具体形式,更多的是世俗生活范畴。考古学家对帝王坟墓的挖掘,挖掘出来的都是衣食住行的具体内容:金缕玉衣、鼎、棺椁、车马,并不能当一般的生活用具看承,而是一种道德和精神的物化,我们从那些陈旧的物质上,触摸到的是人类精神的灿烂。所以,没有道德意义的物质,本身是没有什么特殊价值的。
  
  道德教育:人的重生
  
  古代社会的根本原理是两个,那就是《尚书
其他文献
一、活动设计    (一)策划主旨  聋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何应对网络环境的机遇与挑战,让聋哑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实现德育的实效性是聋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据对我们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六至九年级初中生关于网络的调查显示,聋生沉溺网络是普遍现状,对他们身心发展带来了不少的负作用。因此,学校根据本校聋哑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网络及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开展“行自强教育、促聋生发展
比亚迪不再是那个饱受诟病、由机械工程师主导的“直男癌”式审美了,由前奥迪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主笔的DragonFace赋予了唐DM更加生动饱满的前脸造型,车侧线条也过渡得更加温润平和,与之前臃肿的体态形成了鲜明对比。由于是高配车型,22英寸轮毂的加入使整台车的视觉冲击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过放心,它们并不是绣花枕头。  将外观设计交给外来的和尚后,比亞迪的理工宅们将无处发泄的灵感洪流倾泄到了内
摘 要 当今,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道德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考察新加坡儒学教育的发展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加坡开展道德教育的成功之处。借鉴新加坡经验,对推进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无疑有着深刻的启示。  关 键 词 新加坡;儒学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  作者简介 曾长秋,中南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佳,中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社会,与中国有着共同的文
教育就要传承人文,化育英才。因此,文化与学校密切相连。文化是教育的血脉,学校的文化和历史活跃在学校的生命中,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文化是教育的根基,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学校从硬件设施到管理思想却无不镌刻着它的印记;文化是思想的底色,学校中所有人的思想、行动无不呈现着文化的底蕴与魅力。因此,最优秀的学校必然是校园文化最具亮点的学校。  我校探索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在学校建设、教育教学和学校
1994年,有学者在《东岳论丛》发表题为《论功利主义价值观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冲击》的文章,认为“功利主义冲击了传统道德中的消极因素,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克服假大空的东西,形成务实而不务虚的品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1]。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也认为功利主义道德对中国市场经济具有积极的范导作用。同年,鲁洁教授在《教育研究》第6期发表文章《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引起了对德育功
入行第二年,他就在自己的日记中郑重地写下了“为教育事业奋斗六十年”,四十年风雨砥砺,有悲有喜,而践行诺言的脚步却从未停止。如今,他已从一名乡村教师成长为教育管理者,他就是贵阳市教育局局长李秉中。    深邃犀利的目光,平实又不乏深刻的道理,言行中流露出的亲切和善……诸多智慧的积淀已在他身上糅合为一股强大的气场,让人无形中感受到教育的力量。贵阳的冬日阴雨连绵,而与李局长的对话却让记者心中泛起了层层暖
西塞罗对希腊晚期三大伦理体系的批判  ●王晓朝(浙江大学)  本文对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主要伦理学著作《论至善与至恶》进行了解析。作者指出:西塞罗抓住希腊伦理学的核心问题,紧紧围绕至善问题批判晚期希腊三大主要伦理体系,将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的内在逻辑矛盾和外在实际困境展示在人们面前。西塞罗的政治、法律著作中已经包含着“公民伦理”的思想,通过《论至善与至恶》的写作,西塞罗基本上完成了对希
河北省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初发源于任丘一中,逐步在沧州市和河北省推广。十几年来,循序渐进,扎扎实实推进工作,得到了教育部领导和兄弟省、市同行的肯定。  一、合理定位,明晰对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  的思想认识  文明礼仪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将其作为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德育的基础工程和增强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首先,文明礼仪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近些年,汽车市场环境复杂而多变,整个行业处于下滑态势,市场竞争也随之日趋激烈。为了应对当前的市场环境,一汽-大众需要有所突破。于是,通过“领航2022”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各部门高度重视数字化变革的重要性,并凝聚各部门之力,共同推动企业在激流中高速发展,持续保持市场竞争力。在紧跟企业数字化建设的脚步的进程中,财务领域不仅实现了自身业务的深化变革,同时,对于助力一汽-大众战略目标达成和战略举措推进
六月,我校又一批莘莘学子即将毕业。他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怀着老师们的殷切期望和同学们的真诚祝福,怀着对母校的不舍与眷恋走向相互告别的那一刻。毕业生们既有分离带来的伤感,又有继续前行时的兴奋和渴望。回首三年来美好而艰辛的求学生活,每个毕业生都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留下最真情的表达,留下最美好的祝愿成为许多学生感恩母校、相互慰藉和相互激励的自觉行为。其中不乏内涵深邃、发人深思、催人积极向上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