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用心灵赢得心灵,注重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同时提高班主任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才能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解决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学习没动力,就业没准备,人生没规划”的问题。
关键词:爱心;班主任;中职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之工程师,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管理者与教育者,是班集体与各科任教师联系的纽带,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是学校培育学生的骨干,其言行品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是一门深奥的艺术与学问,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更为典型。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的分数普遍较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无心学习。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中职学校学生的班主任,需要每个中职教育者不断用心去探索。
一、中职学校学生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学生难学、难教、难以管理是许多中职教师的一致看法,部分学生表现出自我约束力差、放任自流、不爱学习等缺点。原因如下:
(1)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由于家庭贫困、中考失利等原因而无奈选择到中职学校来读書。在进入学校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处于十五十六岁的青春期,心理上还未成熟,家长对其关心的程度也远远不如初中时。很大一部分中职学生自我评价不当,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以为自己是因为成绩差才落到中职学校,觉得“矮人三分,低人一等”,进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加上世俗偏见,学校与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法等原因,厌学和逃学的现象较多,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普遍较为淡薄。
(2)入学时,班主任往往会在成绩较差的学生身上花费较多心血,但可能由于教育方法的问题,收效甚微。这时,有很多班主任就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恨铁不成钢,进而对他们失去信心,然后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造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自信,形成“破罐子破摔”心态。
二、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建议
(1)心之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真正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人心的深处。”爱学生是教师最难能可贵的职业感情,是班主任走近学生心灵深处的法宝。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每个学生心底深处都渴望能被人认可、被人赞赏。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处在十五、十六岁的青春期,价值观与人生观都尚未成熟,心理上容易波动,思想上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当他们离开父母,来到学校后,十分需要每个教师用心去关心与引导。只有当班主任怀着真挚的感情发自内心去关心爱护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待学生既有如长辈般的关爱,又有如朋友般的和谐,他们才会亲其师进而信其道,才能让学生不知不觉向教师打开心灵的大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当班主任把爱心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时,学生还会觉得你跟他们是疏远的吗?
(2)提高班主任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叶圣陶先生说,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为人师表。中职学校的学生无论从心理、生理而言都还未成熟,班主任自身的言行、修养、作风都会对其所带班级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平时对学生的教育应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正所谓“身正则不令而行,身不正则令不从”。作为一个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培养学生的品质。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马卡连柯说过:“真才实学、高度熟练、有技术、有本领、手艺高超、不辞劳苦、实事求是才是最吸引学生的东西。”在知识更新飞快,知识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会因为老师的称呼而信服、尊重你,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学生才会因为你的真才实学与人格魅力敬重和信服你。
(3)以“法制”取代“人治”——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管教的目的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培养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在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明确自己的使命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管制学生;自己的身份是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而不是学生班集体的独裁者。因此,班主任应放手进行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以“法制”取代“人治”,使学生真正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所谓用“法制”取代“人治” 的科学民主班级管理,即是指由班主任与全班学生共同建立一套班规,班规里的每条规定与违反规定的惩罚都是由班主任与全班学生一起通过民主投票制定出来的,制定出来的班规由班集体的每个成员包括班主任共同执行,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的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学生自主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管理班级,管理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前一种培养的是工作能力,后一种培养的是自我约束能力。出台班规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遵规守纪的同时,更着眼于班主任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在达到班级民主管理结果的同时,更着眼于民主教育。通过制定班规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民主精神启蒙和民主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陶行知有一篇关于研究学生自治问题的文章中曾总结过学生自治的好处:学生自治可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可以辅助风纪的进步,可以促进学生经验的发展。
作为一个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只要我们勤于实践、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就会取得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同时我们也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0.
[2]徐世贵.教师应用心理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3]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梅州农业学校)
关键词:爱心;班主任;中职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之工程师,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管理者与教育者,是班集体与各科任教师联系的纽带,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是学校培育学生的骨干,其言行品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是一门深奥的艺术与学问,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更为典型。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的分数普遍较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无心学习。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中职学校学生的班主任,需要每个中职教育者不断用心去探索。
一、中职学校学生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学生难学、难教、难以管理是许多中职教师的一致看法,部分学生表现出自我约束力差、放任自流、不爱学习等缺点。原因如下:
(1)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由于家庭贫困、中考失利等原因而无奈选择到中职学校来读書。在进入学校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处于十五十六岁的青春期,心理上还未成熟,家长对其关心的程度也远远不如初中时。很大一部分中职学生自我评价不当,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以为自己是因为成绩差才落到中职学校,觉得“矮人三分,低人一等”,进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加上世俗偏见,学校与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法等原因,厌学和逃学的现象较多,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普遍较为淡薄。
(2)入学时,班主任往往会在成绩较差的学生身上花费较多心血,但可能由于教育方法的问题,收效甚微。这时,有很多班主任就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恨铁不成钢,进而对他们失去信心,然后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造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自信,形成“破罐子破摔”心态。
二、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建议
(1)心之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真正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人心的深处。”爱学生是教师最难能可贵的职业感情,是班主任走近学生心灵深处的法宝。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每个学生心底深处都渴望能被人认可、被人赞赏。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处在十五、十六岁的青春期,价值观与人生观都尚未成熟,心理上容易波动,思想上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当他们离开父母,来到学校后,十分需要每个教师用心去关心与引导。只有当班主任怀着真挚的感情发自内心去关心爱护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待学生既有如长辈般的关爱,又有如朋友般的和谐,他们才会亲其师进而信其道,才能让学生不知不觉向教师打开心灵的大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当班主任把爱心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时,学生还会觉得你跟他们是疏远的吗?
(2)提高班主任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叶圣陶先生说,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为人师表。中职学校的学生无论从心理、生理而言都还未成熟,班主任自身的言行、修养、作风都会对其所带班级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平时对学生的教育应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正所谓“身正则不令而行,身不正则令不从”。作为一个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培养学生的品质。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马卡连柯说过:“真才实学、高度熟练、有技术、有本领、手艺高超、不辞劳苦、实事求是才是最吸引学生的东西。”在知识更新飞快,知识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会因为老师的称呼而信服、尊重你,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学生才会因为你的真才实学与人格魅力敬重和信服你。
(3)以“法制”取代“人治”——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管教的目的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培养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在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明确自己的使命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管制学生;自己的身份是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而不是学生班集体的独裁者。因此,班主任应放手进行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以“法制”取代“人治”,使学生真正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所谓用“法制”取代“人治” 的科学民主班级管理,即是指由班主任与全班学生共同建立一套班规,班规里的每条规定与违反规定的惩罚都是由班主任与全班学生一起通过民主投票制定出来的,制定出来的班规由班集体的每个成员包括班主任共同执行,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的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学生自主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管理班级,管理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前一种培养的是工作能力,后一种培养的是自我约束能力。出台班规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遵规守纪的同时,更着眼于班主任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在达到班级民主管理结果的同时,更着眼于民主教育。通过制定班规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民主精神启蒙和民主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陶行知有一篇关于研究学生自治问题的文章中曾总结过学生自治的好处:学生自治可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可以辅助风纪的进步,可以促进学生经验的发展。
作为一个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只要我们勤于实践、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就会取得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同时我们也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0.
[2]徐世贵.教师应用心理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3]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梅州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