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心,三项提高”开启“全员能力素质提升”创新思路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2008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连供电公司为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需求,以“突出一个中心,强化三个提高”为主线,以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四个统一”为基础,打破传统培训体系,积极探索实践“专业职能部门深度主导”,以岗位适应性培训、专题教育培训、思想道德建设等多种教育培训载体为手段的渐进式全员能力素质提升体系,打造覆盖主业、农电用工、集体企业用工、劳务派遣用工的人才培养新格局。
  突出一个中心:
  员工素质提升工作以服务公司发展方式
  转变为中心
  针对员工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适应深化“三集五大体系”、“两个转变”的客观需求,通过“思想大讨论”、“七个一”“企业文化传播工程与落地工程”、“五大业务专项培训”、“现场岗位技能培训”等教育培训载体,促进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四年间,大连公司共开展专项培训361期,累计培训103369人次。尤其是针对改革发展时期员工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波动,大连公司策划、实施“三心工程”(EAP员工心理辅助),通过开通心理咨询辅导热线、专家“面对面”咨询、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有效促进了公司改革发展关键期员工思想与心理素质的提升,保证公司运营安全稳定。
  强化三项提高:
  在“181”工程主导下分层、分类实现
  最终全面提升目标
  以实施能力素质提升“181”工程为主导,分层、分类实施全员培训考试工作,以切实解决员工起步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内容与方式不同等实际存在的问题。大连公司在全专业人力资源诊断分析基础上,实施 “强化三个提高”181工程,即提高高端管理人员素质(员工总量的10%)、提高生产岗位员工能力素质(员工总量的80%)、提高“低当量”人员能力素质(员工总量的10%)。
  (1)进一步提高高端管理人员能力素质。加强高端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截至2012年底,大连公司已有1人入选国家电网公司首批十大领军人才培养队伍,并有3人获得国网公司专家称号,14人获得省公司以上专家称号。为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公司从2011年起已陆续建立了6个专家创新工作室。
  以职业资格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为导向,鼓励员工参加国家职业(执业)资格认证考试,不断激发员工学习热情,促进专业素质提升。三年间,大连公司已有220人先后获得国家建造师、造价师、物流师、监理师、人力资源师等执业资格,人力资源专业已提前三年完成国网公司专业队伍建设目标,生产岗位员工持证上岗率达98%,彻底消除“低当量”。
  公司印发了《大连供电公司管理人员岗位交流暂行办法》,建立了管理岗位人员定期交流、轮岗制度,鼓励一专多能,推动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常态培训考核机制,积极推行以360度测评法为手段全方位考核机制,有效推动广大干部员工自觉提升自身能力素质水平。
  (2)全面促进生产岗位员工队伍素质提高。创新实践“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培训标准、统一规范实施、统一考核评价”的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公司人力资源部牵头,以全专业人力资源诊断分析为基础,以公司各职能部门教育培训需求为蓝本,结合员工职业发展需求,开展“职能部门深度主导实施”的全员培训考试工作。大连公司在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和效率兼顾”的原则,切实解决员工工作与能力素质提升之间的时间矛盾、空间矛盾。利用省公司“远程培训平台”和公司“员工积分管理平台”,有效解决员工业余时间自主学习与培训的需求,利用公司“渐进式教育培训评估平台”,有效解决员工自我评价与考核需求,利用集中专项培训与现场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工学矛盾,切实形成了员工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创造了积极的条件与环境。
  从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和薪酬政策激励体系等方面入手,强化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专业竞赛调考,以考促培、以考促学,2012年,公司2人分别获得国网专业技术技能竞赛第二、七名,17人次获得省公司专业技术技能竞赛、调考名次。
  (3)切实提高低当量员工素质水平。积极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职务评定,通过提高岗位津贴待遇等方式激发员工提升自身人才当量。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联合办学,鼓励职工参加在职教育,不断提升学历层次和理论素质水平。深入开展了长期离岗员工的清查、清理工作和全员考勤工作,有效减少企业冗员。清查期间,大连供电公司共与3人解除劳动合同;为12人办理了退养、长病长休手续。
  通过有针对性的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公司员工能力素质水平显著提升,低当量员工从2009年的788人已减至0人,公司人才当量密度从2009年的0.9016提升至2012年的0.9787,在国家电网27个大型供电企业中的排名由2009年的第21名提升至2012年的第14名。
  2013年,是大连供电公司深入推进全员能力素质提升工作的重要之年,进一步深化全员培训考试工作,优化整合培训资源,为员工的能力素质提升搭建快速成长平台,进一步加强专业职能部门在培训实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落实责任,强化培训成果的转化,继续实施党建“覆盖工程”和“延伸工程”和企业文化的“传播工程”、“落地工程”、“三心工程”,为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作者供职于大连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
其他文献
摘要:从国家、地区经济和电子信息产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出发,结合湖北工业大学的实际情况,讨论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以及具体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体系;微电子人才  作者简介:周远明(1984-),男,湖北仙桃人,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梅菲(1980-),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湖北 武汉 4
期刊
摘要:现行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有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方案。在教学方法方面,将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在教学手段方面,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将Matlab引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并设计制作Flash动画。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
期刊
摘要:以B大学教育学院本科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学生课内外投入时间、身体投入、心理投入三个程度维度出发,研究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参与度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B大学教育学院本科生专业学习参与度属于中等水平,身体投入显著高于心理投入,学生更倾向于机械被动地学习;专业学习参与度与学习意志、学习动机类型、自我效能感、专业满意度和教师教学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性。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
期刊
2010年2月28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在一篇题为“新一轮红色恐慌,但中国真那么可怕吗?”的文章中写到:“中国生产工程师的速度就像制造玩具一样快速廉价……”,充满了对中国工程教育规模庞大的惊讶和质量的质疑。3年后的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华盛顿协议》全会上,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一致全票通过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  加入《华盛顿协议》,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及其
期刊
摘要:从新型实用的安全辅助器具的开发结合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制度建立的角度,论述了一种实用的二次作业现场安全防范综合措施。其能够有效地规范工作人员的作业行为,防范二次风险,有效提高检修人员落实安全措施的工作效率,防止“三误”事故发生,有利于继电保护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电力检修;二次作业;安全措施  作者简介:林高翔(1985-),男,浙江乐清人,国网温州供电公司检修试验工区,工程师;李勇(198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8年前,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诞生。2013年9月9日,在我们迎来第29个教师节的前一天,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发慰问信致以节日的问候,他在信中表示:教师通过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期刊
摘要:分析了反腐倡廉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依托廉政教育基地,从个人、家庭、单位多方面渗透,通过岗位工作、业余生活、网络等新媒体多角度,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反腐倡廉教育网络,并结合培训课程设置、廉政文化、远程教育平台应用以及新媒体对廉政教育载体进行了创新研究,增强了反腐倡廉教育实效性,提高了反腐倡廉教育水平。  关键词:廉政;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立体网络  作者简介:张海梁(1981-),男,河北唐山
期刊
金秋九月,收获的季节。  每年的这个月份,关于教师和教师节的话题都会准时来到人们身边,感念师恩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飘荡,也在更多人的心灵深处扎根生芽,“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正日益深入人心并将成为我们这个社会永恒的主题。本期《热点聚焦》承载着节日的殷殷祝福,将镜头延至三尺讲台上的“另类”师者——“企业内训师”。之所以称之“另类”,因为他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但他们也在用汗水与心血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
期刊
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特高压、智能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江苏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将众多应聘毕业生进行科学、准确的分层分类,择优选拔出适合公司发展需要的人才是高校毕业生招聘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几年来,江苏公司在高校毕业生招聘中采用“冰山理论”人才测评模型,借助科学的人才测评技术,以心理测量学、统计学、组织行为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学科为
期刊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职业规划是人才建设的重要手段,若企业现有的员工配置和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科学的设计体系,则会严重制约员工以及企业的和谐发展。现阶段,从人员系统方面看,校园教育忽视职业教育,使不少职校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不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导致学生在就业、任职过程中犹豫、盲目、草率,找不准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从企业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方面看,缺乏成套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而且员工发展通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