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GIS的云县核桃种植规划方法探讨

来源 :林业调查规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hzl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某个树种适宜种植区域的规划要考虑到土壤、气温、降水量、海拔、坡度、坡向等立地条件对树木生长、开花、结果的影响。根据云南核桃对立地条件的特定要求,结合土地利用现状,遵循其中的关联规律,利用ArcGIS软件的叠加分析功能,查找出适宜规划的特定区域,做出分级评价,并制作出规划图。通过面积计算得到较适宜种植面积为4556.6hm2,适宜种植面积为75079.65hm2,可种植面积为12123.46hm2
其他文献
采用广西东部低山丘陵地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固定样地数据,采用数量化分析文法,结合林地实际情况,对该区域现有林地进行质量评价及等级评定。评定结果,一级质量的林地为2.14万hm^
研究了具有线性退化及学习效应作用下的单机排序问题,对于工件的到达时间是其资源消耗量的正的严格单调递减函数时,考虑了总资源消耗量限定情形下最大完工时间极小化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最优算法;也考虑了满足工件最大完工时间限制的条件下极小化资源消耗的总量问题,提出最优资源分配方案。
采用不同施肥方法、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在进行水分调控的条件下,研究了赤桉1 a生苗木生长形态、生物量等方面的差异.并通过相关性分析,选择苗木总生物量、Ⅰ级侧根数、根系
以旅游环境质量及其地域组合形式理论为指导,运用层次分析法(AHP)、Delphi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从旅游景观环境、旅游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服务环境、旅游社会文化环境及旅游
经调查发现,危害江城县思茅松人工林的主要虫害有4种,分别是松梢螟、松小蠹虫、云南松毛虫、松叶蜂。阐述虫害的危害症状、程度等情况,提出了防治方法和措施。分析认为,造林树种
2012年3~12月,在德宏州梁河县竹平山基地进行拉皮嫁接试验。对嫁后30 d、60 d、90 d、120 d苗木的成活率、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6月份嫁接的成活率最高,达79%;12月
拷贝机制被广泛认为是系统通过构造冗余提高自身鲁棒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为了探究拷贝机制是否是真实网络鲁棒的基本机制,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基于拷贝机制的网络模型的鲁棒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拷贝机制的增强,相应网络对于随机故障的鲁棒性增强,而对于蓄意攻击的鲁棒性减弱。这一事实启发人们,基于拷贝机制的网络,其鲁棒性仅局限于随机失效,单纯的拷贝机制还不足以有效抵抗基于网络全局结构信息的蓄意
对腾冲市红花木莲林分分布乡镇进行踏查筛选,根据外业调查结果选择了红花木莲生长较好、分布较为集中的腾冲市沙坝林场山箐营林区为红花木莲采种林分.在腾冲市沙坝林场陡山,
树木处于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加之其本身的不规则性,使得影响树木影像检测和识别质量的参数难以确定.采用一种基于集群聚类的方法对树木影像进行影像分割,在聚类中心的定义方式上不是简单地以各类的灰度重心作为聚类中心,而是采用了一种最大—最小距离法进行聚类中心的动态选择.在聚类过程中除了合并过程还加入了类别分裂处理,对每一次迭代过程中标准差最大的类别分裂成新类,并将新类中的像元重新加入到距离判别过程中,成功地
针对AODV路由发现缺少路径稳定性考虑以及本地修复没有避开不稳定区域的缺陷,提出了基于邻节点残存率的AODV-NSR优化算法。借助于邻节点残存率AODV-NSR对路由发现算法进行优化,使路径稳定性得以提高;借助于断链责任检测和数据抢救机制,AODV-NSR对本地修复算法进行优化,使本地修复尽可能避开不稳定区域,从而降低二次断链的几率。仿真实验表明,AODV-NSR对Ad hoc网络的性能有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