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课翻转数学课堂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tianer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视频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之中,教育教学中,微课更是走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前沿,发挥着普通信息技术教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数学教师落实新课堂的辅助手段。微课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生活经验、落实面向全体学生、拓宽学科探究领域、引导学生课外思考都有着显著的实效,是翻转数学课堂的一把利剑。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来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而这一切源于兴趣。没有兴趣的数学课堂是“残酷”的,也导致资源浪费。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传统的教学情景局限于图片展示,或教师叙述性地抛出问题,久而久之已经提不起学生兴趣了。当今的孩子大多数是温室里的花朵,看到动画片,玩游戏、讲童话故事等,他们的注意力是最集中、思维最为活跃,且学习积极性也是最高的。而微课完全能满足孩子这一兴致。
  听过多次的同课异构中,无论那个教学环节,但凡借助微课,呈现语音动画的,均能一下子亮瞎了学生的眼,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因此,课堂气氛,学生思维相对于其它课是最活跃的。因为看腻了图片,听烦了老师叙述的孩子们,对微课动画十分感兴趣,微课动画也更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求知欲,此时,教师再提出问题,受兴趣的驱使学生也开始在有趣的情境中继续探索新知识。
  二、唤醒数学生活经验
  学生学习新知识,必须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当基础。但受课堂有限的条件限制,有很多东西是无法搬到教室中,让学生亲眼所见,有时候也因学生生活经验缺乏或暂时“失忆”,新课的探究很难继续,这时微课得天独厚的功能就发挥出了作用。
  在教《克和千克》内容时,需要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克和千克”两个质量单位,但是,鉴于小学生平时并不十分关注这些生活现象,有的见过,但是无法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此时,适时播放超市里的各种有关于质量的实物,与学生一起“想起”:一颗糖果10克,一瓶可乐1千克,一袋大米10千克……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亲眼看到了实物,对其有了感性认识,接下来要让他们认识各种秤就水到渠成了,这样也能很快将学生已有的经验调动出来,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好的基础。
  三、落实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个体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使得一堂课所有知识点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变得天方夜谭。如果学生能够自主有效预习和复习,那么面向全体学生就能成为现实。但受年龄限制,小学生独立预习复习能力较弱,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有的知识点也相对较难。如果能借助微课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有效的预习复习,特别是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还能反复思考,那真是前置数学学习的一把“利器”啊。
  《平行四邊形的面积》几节课下来,推导过程看似简单,每个老师也都让学生“实际”操作了。可是课后测评中,中等学生表示好像明白了,中等以下的学生是难以领悟的,他们跟不上层层深入的探究,最终只能强硬地记住公式,机械运用。如果能把这个探究过程制作成微课,让学生提前预习或者课后复习,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与思考,便能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由来。
  四、拓宽学科探究领域
  数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力量,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而数学教材无非就是提供例子,给每一堂课抛砖引玉而已。数学新课堂是多方面资源的整合,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大胆创新,跳出教材去教教材,将数学知识融入底蕴深厚的数学历史中去,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可是说得容易,做起来也简单,但要真正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却很难。如果在教学中借助微课辅助教学,化枯燥难懂的文字叙述,为形象生动的微课,那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数学教材安排了很多“你知道吗”这一数学文化历史,意图让学生感受数学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一些数学符号,数字的由来,演变;一些计算方法,公式的获得与发现;数学家的背景……无不展现着人类数学文明发展的浓厚底蕴。可是大部分学生对于枯燥的文字叙述显然是不感兴趣的,有些古代计算方法,公式的推算更是难以理解的,如果教师能把这些枯燥的数学历史文化的文字叙述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微课演示,小学生易于接受,还拓宽数学学科的探究领域,孩子们也会因此爱上数学文化。
  五、引导课外数学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思维目标中“数学思考”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作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学生应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可见,数学课堂引导学生数学思考,至关重要,也是一堂数学课主题的升华,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用数学,最终实现:让数学服务于生活。
  在《轴对称图形》五节同课异构中,四位老师结束课堂的方式为欣赏轴对称美,再查阅网上优质课例,无不例外试问,学习轴对称就是为了感受轴对称给我们带来的美吗?美的欣赏真能唤起二年级孩子对数学的运用?如果教师能一改常规,把欣赏轴对称带来的美,巧设成问题:孩子们,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轴对称图形?它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运用?引导学生数学思考,那么学生的学才更具价值。可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能回答的也比较浅显,不完整。若此时,教师播放制作好的微课:声文并茂地归纳轴对称图形在文学,在设计,在建筑,在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运用,升华本课的主题,还能引发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美的数学思考。学生日积月累,他们的数学思考便会更近一个台阶,长此已久,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便能服务于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找准时机,切入微课,让微课翻转数学新课堂,体现数学学科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当下数学教育的呼吁。让我们培养的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这个社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这个社会,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这个社会,最终用更具“超能”的思维品性,思维品质,思维品格去创造这个社会。
其他文献
一、数形结合,培养空间观念  恩格斯是这样来定义数学的: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因此数形结合是数学的本质特征。数形结合解决问题时,使问题更加直观,简单,灵活,同时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是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建立。  如在教学《和倍问题》“甲乙两队共生产零件1200个,甲队生产的数量是乙队的3倍,甲乙两队各生产多少个?”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线段图表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考越来越成为学子们看重的一个跳板,学生们都期望通过高考能够升入好的大学,因此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都是重成绩而轻德育,而反观现在中小学学校,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在大学校园,杀害同窗,杀害父母的事件也经常见诸报端。 从未成年人犯罪情况来看,是家长、教师忽略了德育的培养,使学生在价值观形成阶段受到了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最终走
期刊
一、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  相对于城市英语教学,农村小学教学中英语教育起步较晚。师资是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面临的最大问题。英语教师不仅数量严重不足,素质也参差不齐。农村的英语教师大部分都是非专业性的,真正从师范院校毕业分配的寥寥无几。由于大多数英语教师未受过正规的英语新课程教学法的培训,所以对英语教学规律及教法知之甚少,对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教学缺乏应有的了解。
期刊
中小学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备受关注,就目前发展而言,中小学艺术教育普遍出现技能化、德育化、机械化、边缘化等倾向。中小学艺术教育是有别于专业艺术教育的普通艺术教育,对整个社会民族综合素質的建构和培养具有极大价值,其定位应该具有普及性、综合性、阶段性等显著特征。不能准确把握这一概念,使得中小学艺术教育产生了极不重视或急功近利等极端,使得众多学子成为以艺术为名义的道路上的殉道者。在全面
期刊
一、什么是问题驱动  问题驱动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问题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好奇心为抓手,把问题情境作为核心开展教学,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二、问题驱动在数学课堂上的地位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不论是哪一阶段的数学学习,都是基于问题解决展开的,所以数学不是空中楼阁,问题驱动回归了数学的本质。  三、课例基本设计
期刊
素质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有效学习。数学教师的使命不单单是教数学,而是指导学生会自己学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这种观点已然是现代教学改革的潮流。学习方法的科学指导,需要教师转变观念、遵循原则;加强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并会运用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实效。  一、转变观念,遵循原则  学法指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要想适应新时期班级教育与管理“以人为本”的需要,班主任的传统角色形象要在许多方面加以转换。有人说要细腻、有人说要关
期刊
新版《語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新编语文教材上的课文,文质兼美,从内容、语言到表达形式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范例。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学到的写作知识大都来自教材。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感悟思想,更应通过一篇篇课文的阅读,提
期刊
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注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会一无所得。学起于思,源于疑。疑是探究知识的起点,有了疑问才会深入探究,才能形成探究的目标,才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教师积极培养学生敢质疑、乐质疑、会质疑、善质疑,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才能让新课标的理念落到实处,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學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
期刊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语文素养虽然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但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培养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就要开始关注,培养,形成。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恰好提供了平台,这为短时间内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供了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