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复行行,桂花香满蹊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i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桂华,安徽怀宁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学者型语文名师。曾在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多年,参与主编过上海市新课标中学语文教材,曾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任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所所长,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讲语文教材研究、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写作教学研究、语文教育学等课程。主要著作有《语文教学的反思与建构》、《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听郑桂华老师讲课》、《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必修》、《高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必修》、《探究性教学示例语文》等,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中学教学卷》、《探究性教学示例》、《初中作文实验教程》等丛书。她是国内少有的系统执教并研究从初中到大学的语文教育课程的语文名师,她以语文课程论专家和中学语文教师的双重身份一直活跃在中学语文教育领域,至今坚持给中学生上课。
  她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凸显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主张建立不同的文本阅读图式,在教学方法技巧方面重视主问题的设计与细节的灵活处置。她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激情,追求一种“家常味”的自然与充实。她善于把握教学情境和教学对象的认知状况,善于把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心灵受到触动,智慧得到启迪,潜能得以开掘。其教学风格是一种游刃有余的从容与大度,随机应变,大胆“生成”。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举办讲座和执教观摩百余场次,好评如潮。
  一、“我的天地在课堂。”
  郑桂华说:“这么多年磨下来,我发现自己除了教书,几乎已经不会干别的了。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服自己:我的天地在课堂。”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郑桂华是极为独特的。一边上课,一边读研、考博。担任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副主编的同时,还参与其他两套语文教材的撰稿;不搞题海战术,反对机械应试,但所带班级高考成绩又名列前茅;没有离开过课堂,又编书写文若干,在研究性学习、网络语文课、校本课程、作文指导以及语文教材的课程化建设诸多方面都有涉猎;开博客一年多,访问量超过二十万;以一个中学教师的身份,越级登上大学讲台……作为中学教师,能取得上述成绩之一项,已经颇不容易;郑桂华居然能在多个方面齐头并进,多有收获,并不为繁忙的工作所累,仍然视上课为乐事。
  据说,郑桂华在大学读书时并不引人注意,生性羞涩,低眉轻声,从来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她今天在课堂之上的游刃有余,又岂是教师素质、教学技巧所能解释了的?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她在课堂之外所下的种种苦功夫,恐怕是许多中学教师难以做到的。
  郑桂华由平凡出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和中学语文名师,其经历,的确能给许多教师以很大的启迪。
  二、“走,往前走。这是我梦中常有的意象。”
  郑桂华说:“十几年来,一直在重复做着三件事,一是教书,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偶尔还教教小学;二是读书,先学士再硕士、再博士;三是编书,十几年来先后撰写教学研究文童三十多篇,编著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书籍十几套。”
  1.原地崛起
  1990年,郑桂华从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进入华东师大二附中之时,正是中学教师地位的最低潮期,为此,许多人选择了出逃。但郑桂华“出身于安徽一个小县最平常的家庭,相貌普通,资质不算聪敏,没有才艺特长,几乎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虽然充分估摸自己各方面的资本和实力,就像埋在土里的豌豆芽,倾全部的力量,也许刚好能钻出地面;但郑桂华“也很早就认定,任何时候、任何单位都需要干活的人,只要认真做事,总有一块蛋糕属于你”。因此,她选择了原地崛起的方式,争取从厚厚的泥土里的钻出头。郑桂华说:“走的意象,又回到了我的梦里。”从此,她开始了不断拜师、不断参加大奖赛、不斷读书进修的道路。有路就走,有活就干,有课就上,有书就读,有老师就请教。
  2.广泛拜师
  拜顾朝晶为师,学得“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理念;拜钱南山为师,学得“不管学生基础如何,都可以上好语文;不管课堂是不是热闹,都可以是成功的课”的信念;拜钱梦龙为师,学得“课堂的智慧和生活的智慧”;拜于漪为师,学得“对语文的激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郑桂华说,小时候母亲请人为她算卦,说她命中“常有贵人相助”。其实,她的谦虚好学才是总遇到“贵人”的根本原因。“我是没有特长的人,唱歌跳舞、琴棋书画都不会,没有特长就没有骄傲的理由,只好多学习。”郑桂华能随时随地抓住学习的机会,发现学习的资源。也正是她的勤学,才使她的课能吸收备家之长。
  3.读书进修
  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关键是要多读书。一个人需要突破的时候,更要去读书。郑桂华说:“工作之余,别人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上网聊天,我的休闲方式就是读书。”
  “语文教师需要读书”其实是一句老话,在很多人那里几近于废话。可是语文教师要想真正地提升自己,就必须大量地阅读各种书籍。郑桂华除阅读文学作品的书外,还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科普类的书,同时也阅读学生中间流行的“时尚书”。每次评课时,郑桂华都是妙语连珠,引经据典,显示出广博的阅读视野。每个听课老师提到的关于阅读中出现的迷惑,哪怕是教材中没有出现的文章,她都能很迅速的结合老师所提到的阅读文本来谈:她的心里,学术视野何其广博!
  4.编书著述
  郑桂华于读书、教书外,常执笔著文、参与编书。当然,所写所编,大都不离本行——语文教学。在她看来,教书之余能够反思一点,写些什么给别人看,既可以让自己的教学经验凝固住,清晰化,也可以对他人有所裨益。
  在教材编撰中,郑桂华能从课程理论和课堂教学实施这两个层面去审视语文教材。在语文教材编写中,她既注重文化内涵、又关注课程体系,还思考如何便于课堂教学实施,显示了她独特的眼光。而编书的经历,又促使她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语文教育,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
  她依据自己的著述经验,向年轻教师建议道:将你的思考深入下去,明晰起来,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只因那始终纠缠着我的行走的梦。”
  郑桂华说:“我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从适应课堂到控制课堂再到享受课堂的过程,使语文课成为了我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体。”
  1.郑桂华的课堂是家常的
  平实自然的“家常味”,是郑桂华的课给人的第一感觉。不做作,不雕琢,从容不迫,扎实自然。自然亲切的微笑是郑桂华永远的名片,她文雅亲和的教态,让学生感到温暖而放松,贴近学情和现场情境的教学设计和随机应变的教学技巧,让人觉得她的教学总是那样妥帖;她上课虽有充足的准备,但是从不固守自己的预设,一切顺其自然;她不但允许学生自由联想、自由表达,她自己讲到动情处,也会浮想联翩,旁逸斜出,会扯出一些让学生心动或者捧腹的“闲话”。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在她的课里都变得愿说,能说,会说。她的课学生都能有收获,是实实在在的语文的收获。她的课这种行云流水般的家常味,真实、真切,让人倍感课堂生活的美好。
  2.郑桂华的课堂是活跃的
  郑桂华的课堂经常是很活跃的。学生发言面很广,即使在高二高三,学生也举手如林。有时候,在讨论一个问题上,学生会纠缠不休,但郑桂华从不打断。曾经有人不解,可她却说:“我理想的工作状态是,做学习型教师,在开放自由的课堂中培养活泼生动的人。”她宁可牺牲一堂课的完整性和流畅性,也要满足学生的争论与表达欲望。
  3.郑桂华的课堂是“功利”的
  对于考试,郑桂华老师一点也不含糊,甚至有时表现得很“功利”。她别出心裁地把做语文题“变成”做数学题,使原本“神秘”的、令学生困惑的题目变得“明晰”。也许是求学所积累的学养,也许是编书所带来的思维方式,使她比较容易地向学生灌输一种有效的解读文本的思路;从高一年级开始她就交给学生用“画坐标”的方法解读课文,让学生不独在高考时、更在长远的人生旅途受益。
  4.郑桂华的课堂是课程的
  郑桂华是那种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的教师。她知道哪些是要学生记住的,哪些是用来活动的,哪些又是可以用来聊天的。因此,她的课常常“废话”连篇,但又效率极高。她的课,完全是本色课堂、本色语文一学生参与面广,生成性好,即兴发挥随处可见,好像是精心设计的一样。但她从不事先“导演”,她的公开课就是家常课,家常课就是公开课。郑桂华说:“我的课,你是随时可以进去听的。”
  5.郑桂华的课堂是激情的
  郑桂华时时都带着丰富的感情上课。她会用她的语调、她的表情、她的措辞来让学生们感觉到她所要传达的情感。情感是从不疏远人的。所以她的课让人觉得亲切,觉得轻快,觉得自然,觉得惬意,觉得上课并不是一件无趣的事,也不是一件严肃的事,而是一件十分有意思、值得享受的事。难怪她常说:“很有享受课堂的感觉。”
  总之,听过郑桂华的课,才知道什么叫自然潇洒,才知道什么叫享受工作,才知道什么叫语文老师。郑桂华不仅潜心于语文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与传播,同时还不辞辛苦地奔走于基层学校和中小学课堂,身体力行地推动着语文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实施验证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论,自觉培育自己的个性风格。她浑然天成,自然真实的课堂教学:她清新甜美,婉转质朴的語文讲座:她点评独到,中肯准确的评课分析;她坦诚无私,春风润物般的授徒品格……使她在语文教育的百花园中格外耀眼。
  “行行复行行,桂花香满蹊。”郑桂华,这位常被学生称为“桂花儿”的老师,正以她桂花的品格,一路行走,一路播洒,让更多的学子和语文人享受着扑面而来的桂花芬芳……
其他文献
成也数学,败也数学。数学确实是很多考生一大心病,如何搞好数学复习,提高数学成绩,变劣势为优势,成为2015年新高三考生关注的焦点。下面是笔者自己的一点感受,提出来和大家共勉。  一、研究《考试说明》,熟悉考试内容及形式  很多同学、家长认为《考试说明》是老师需要精心研究的,学生只要认真听课,把课上老师讲的内容掌握好就可以应对考试。这种思路有失偏颇,因为《考试说明》是解决考什么、怎么考、难度系数多大
【内容摘要】初中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人叙事的基础,初中阶段的任务是把这种基础打得更牢固,并且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生活,多方面地思考生活,比较完善地表现生活,为初中作文打下基础。本文以“系统性”及“实效性”作为切入口,关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弊端,把研究重点放在实效性的达成途径上,对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效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作文教学 现状 策略  一、编写作文教材,制定
【内容摘要】听力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其意义和价值日显突出。为了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听力理解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听力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策略,以提高其听力能力。  【关键词】听力理解 制约因素 教学策略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时代,社会对外语人才(尤其是英语人才)的需要急剧上升。能听会说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所谓荣辱观,是指人们对于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荣辱观念,古已有之。我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中就有“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的诗句,意思就是说:看那老鼠还有一张脸皮,做人岂能没有礼仪;如果一个人没有礼仪,还不如去死掉?古人非常看重“礼仪廉耻”,所谓“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富
【内容摘要】新课程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命题也需要与时俱进,发生改变。本文从创设新情境,原图重绘和原题改编三个角度阐述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命题。  【关键词】新课程 命题 创设情境 原图重绘 原题改编  新课程背景下,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
【内容摘要】高中阶段的整理课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主为主、合作为辅的学习形式,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梳理反思、对学习策略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培养自觉、自主、自立的学习者为目的的课程。它在高中阶段语文学习中十分必要,且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整理课 自主反思 必要可行  一、整理课的内涵  高中阶段的整理课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主为主、合作为辅的学习形式,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梳理反思
【内容摘要】学习兴趣是指初中生通过自我调节,将初中音乐课堂的学习愿望转化为心理动因,使初中生个体自身内在学习课堂的要求与外在因素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初中音乐课堂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激发和培养初中生课堂的学习兴趣,意义主要在于有利于实现初中生的自主发展;能帮助初中生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音乐 兴趣教学 教学质量 方法  初中音乐课堂学习兴趣是指初中生通
结合近几年高中作文教学的课堂实践,笔者充分认识到作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一举一动,一问一研,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都非常重要。另外,作文教学所涉教学层面应是个广泛的领域,应成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舞台。关注作文课堂教学中各个重要环节,对提升作文教学实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结合本人一学年来几次作文教学的课堂实际情况,来具体地谈几点看法。  一、作文教学,重视课前的诊断与分析  在基础年级时,作文讲
数学是一门知识广度、深度以及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很多学生在上数学课时总感觉枯燥,积极性提不起来。经过深入的调查了解,我认为在教学中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利用其直观性、可控制性、快速灵活性等特点,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形象化、直观化,给学生以清晰明快的感受,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更能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学教学中较为抽象的知识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减缓思辨难度,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
初中生物教学并不是培养生物学家的启蒙教育,看重的不是学科的继承和发展,而应该重在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在将来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做出个人决策时,必需具备的生物学概念,能够利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如何促进初中生物课堂的高效教学,确实完成好每一节生物课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教学目标,激发引导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学会分析生物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