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实效方法初探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理念的增强,体育课教学已经引起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特别是初中体育课程明确提出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随着这一指导思想的普及渗透,加上把体育课纳入中考必考科目,其成绩计入中考成绩,更引起人们对于初中体育课程的学习训练的关注和重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也较之以前更加重视。在这一背景下,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引导作用,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强化对学生的体育训练,不断提高学生体育水平。
  一、激发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都不假。作为教师,我们对此更有切身的体会。参加体育项目的训练,是苦的。每个人都有惰性,这是人的本性。所以,每节课的体育课教学,往往有些学生会偷懒,没有学习兴趣,没有训练的兴致。这就是体育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必须迈过去的一个“门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职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一“兴趣”被激发了被唤醒了,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上体育课就会轻松了许多,就能让体育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树立主体意识,关注每位学生
  初中体育课教学,无论学生人数多少,传统的初中体育课教学很多时候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转动,围绕教材转动,围绕课堂转动,教师教得乏味,苦不堪言;学生学得辛苦,怨声四起,课堂教学效果低下。而新课程提倡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因此,体育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关注每一位学生,通过指导训练,让每一位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技能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进步与提高,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热情。关注差异,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关注需求,根据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比如说,学生都爱“出风头”,这并不是说他们的坏处,中学生上体育课都很喜欢跟人家比一下,比谁跑得快、比谁跳得远、比谁扔得远,教师就要利用好学生这些心理特征的“心理需求”,在上课中加一些对抗性的练习。通过这些教学我们可以发现,就连平时上课不爱上的人,积极性都会高涨。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一点,那教学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用激励语言,强化学习信心
  学习的兴趣,需要信心的支撑。没有信心,也就没有兴趣。学生的成长需要鼓励,对体育课的兴趣,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激发,才能让兴趣永葆青春活力,长盛不衰。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有时会受到一定的挫折,从不会到会,这其间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至会出现反复(有进步,也会有波动;有成功,也会有失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寓情于教,循循善诱。在教学中,多采用鼓励、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练习。如有些学生在练习排球时,垫球很差,产生不想练的想法,我就说:以你的条件一定能够练好的,注意动作节奏和方法,根据老师所教的方法去尝试一下,别人能行你为什么不行呢?在我的鼓励和激励下,那些不想练的学生又恢复了信心,提高很快。
  二、构筑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
  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强弱或高低直接影响着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大家都清楚,人的意识决定着人的行动。一切人的行动都是由人的意識支配着的,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目前,初中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已经被广大师生所接纳。但体育训练是会有波折的,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构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而这一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立足于平时的不断强化、不断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并构筑起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这个意识是主人翁的意识,可以改变先前那种“我不参与,是别人硬逼我要参与体育”的被动状态,变成“我要参与体育活动训练”的活跃、生机勃勃的盎然景象。在平时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二步法加以落实,强化学生参与体育课堂训练活动的意识的。
  一是讲解“灌输”。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虽然不乏体育技能的训练,但一切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通过讲解“灌输”,能让初中学生明确参与体育训练的目的,从而端正学习体育、积极参加体育的态度。态度一旦转变,体育课的学习就有了一个落脚点。比如说,人教版第八册“快速跑”的学习,教师通过讲解快速跑的目的要求以及作用,然后再进行训练,学生就有了一个训练的“意识”,学习起来就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从而增强了学习效果。
  二是测试强化。一些规则或要求,虽然教师讲过了,但学生有时会出现“这耳入那耳出”的情况,把老师的讲解很快化作一缕青烟,跑到九霄云外去了。怎么办呢?笔者会通过事先告知学生要通过测试,强化他们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这样,很多学生就会更加注意,积极参与一些体育活动训练,从而推动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展开与落实。
  三、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探究
  初中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学习,成绩的好坏、水平的高低,跟学生个人对于教学内容的探究程度的深浅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同样要积极提倡探究性的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获得一些知识技能,从而达到体育课的教学目的。那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怎样引导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探究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问题,对体育课逐一展开,逐渐深入。在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知道必须要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来生成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球》一课的学习训练中,要怎样运球?要怎样传球?有哪些基本动作与要领?要达到这些要求及要领,应该怎样训练?……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在观看老师的示范中思考,在倾听老师的讲解中揣摩,通过不断思考、揣摩,逐渐掌握动作要领,不断提高体育训练的技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总之,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的热情,注意构筑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训练的问题探究,真正把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利用褐藻胶、黄原胶等天然粘着剂掺入乐果乳油中,防治棉红蜘蛛。试验结果表明,褐藻胶、黄原胶等天然粘着剂,与助剂液体石蜡协同作用,对乐果乳油防治棉红蜘蛛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
分析了沿海棉区棉花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发展棉花生产的目标任务;从强化信息引导、稳定棉花面积,优化生产布局、提高栽培水平,推广主导品种、普及主推技术,立足安全
盐城市是江苏省农业大市,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更是植棉历史悠久的全国重点产棉大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绝佳的土壤气候条件,建国后数十年来盐城市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民一直
【摘要】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事关学校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成长,要切实落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水平,一定要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的课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老师们越来越认识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效,而且应该高效。所谓“高效”应该是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物 高效课堂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高效课堂的达成,受制于多种因素,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
一、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活跃政治课堂教学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这句话同样适用。理想的政治课堂应该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够享受课堂的乐趣,老师在进行课堂的教学时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帮助学生去创造和探索。在进行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课堂的民主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主体作用。具体可以采取相声、小品等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