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是中国经济增长极,农村是中国发展稳定器.在城市化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理解乡村振兴的阶段性.目前阶段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是为
【机 构】
:
武汉大学 社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是中国经济增长极,农村是中国发展稳定器.在城市化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理解乡村振兴的阶段性.目前阶段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是为无法进城的农民提供基本生产生活秩序的保障,农村成为最广大农民的基本保障和进城农民的最后退路.有一种主张认为,应该通过激活农村宅基地这个“沉睡”的资本,为乡村振兴筹措资金,以建设一个强富美的乡村.至少在目前阶段,这种主张是不合时宜的,因为激活的“沉睡”资本,实际上不可能创造出无缘无故的财富,不过是以农村宅基地为媒介、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工具,将城市资源转移到了农村;这种转移又因为增减挂钩政策工具的笨拙,造成资源浪费和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只有当城市化已经完成,中国走出中等收入阶段,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中国的乡村振兴才有条件进入强富美建设阶段.而目前阶段的乡村振兴重点应当集中在为需要继续依托农业农村的两亿多农户提供基本生产生活秩序的保障.
其他文献
进城务工青年的社会融入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命题之一.单向的城市融入路径对于进城务工青年来说,具有复杂性、艰难性和长期性,探究其多元的社会融入路径显得迫切而必要.在乡村振兴及进城务工青年城市融入问题长期并存的背景下,"城乡共生"的实践探索可以为其扩展社会融入的路径和选择的空间.进城务工青年的城乡社会融合实践策略从城乡文化共融、城乡社会网络共建、城乡社会资源共享等3个方面展现了进城务工青年的城乡共生实践可能.在实践过程中,维系和构建具有城乡融合发展优势的城乡社会文化、社会资源和社会网络,为进城务
通过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从社会支持角度对贵阳市某乡小学全体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发现存在阅读推荐渠道有限,专业阅读指导不够,阅读陪伴者与讨论对象参与度不高,阅读书籍来源不足,数字阅读不普及等情况。基于此,分别从信息支持、情感支持、陪伴支持、工具支持四个角度提出农村儿童阅读推广建议,以期改善农村儿童的阅读环境,提高农村儿童阅读水平。
家庭保障制度研究可以分为“由家庭保障”和“向家庭保障”两条研究路径,前者表示以家庭为主体向家庭成员提供保障,后者表示国家向家庭提供保障。基于制度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两种研究范式,提出家庭保障研究的基本叙事框架,就“由家庭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变迁、功能与危机、“向家庭保障”制度的体制与结构、设计与演化四个主题梳理了中国当代家庭保障制度研究,同时提出包含个人、家庭和国家多元主体的统合家庭保障制度研究路径,进一步厘清家庭保障制度概念,在研究范式上寻求交叉点,在研究方法上体现跨学科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