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 写满传说的迷失传奇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n2150763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八十万亩花海中追逐春天
  罗平之美,美在山水,更美在绝色。
  罗平山水藏身高原,神似桂林,是南方喀斯特地貌中的瑰宝。无论是九龙瀑布,还是鲁布革三峡,或是旖旎多依河,都是上天恩赐,自然造化,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罗平山水在鸡鸣三省之地,经自然神力加以组合,便如此与众不同。这一切均仰赖于自然对罗平的厚爱垂青。
  而在自然魔力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绝色罗平,它完全是依靠人类双手创造,并与自然完美融合,其魅力甚至超越自然。金色是罗平的主色调。这正是油菜花的颜色。
  在菜花盛放的季节,罗平遍地鎏金。在著名的金鸡景区,远道而来的汽车能排出两三公里,而原本广阔无垠的土地里,也挤满了难以计数的观光客。金鸡的魅力在于欣赏壮阔“花毯”,海拔不过百余米的金鸡岭上有寺,寺旁有观景台。登临于此,几乎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半个罗平盆地的花毯。在晴朗的日子,甚至能清晰看到远处十万大山错落有致的山影。摄影师们则通常选择花海中林立的喀斯特小山作为拍摄基地,在早晚晨昏之间,捕捉由日出日落、壮美菜花、妙曼薄雾组成的梦幻世界。
  位于县城北部不远处螺丝田景区的菜花地,又是气质截然不同的风景。如果说金鸡花海像铺陈大地的金色巨毯,那么螺丝田则像挂在山野中的壁画。螺丝田景区花海具有超强立体感,片片菜花地随地形层层盘旋,像螺丝纹理一般在山间编织,不以气势取胜,却用精心刻画的优美造型令世人叹服。
  罗平的早春二月,无处不是菜花的世界。驱车徜徉罗平各地,当金色映照天地,你我也自然在不知觉间,“金为天人”。
  确实,罗平拥有辽阔云贵高原的极致色彩。就面积而言,它的油菜花海经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证为“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就色彩而言,它的春季金色菜花,夏季橘红色万寿菊,秋季火红高粱,层次分明,每一个季节都有属于自己的缤纷色彩。
  罗平的颜色,只能用“绝色”形容,它拥有摄人魂魄的力量,其无与伦比的景观组合独一无二,你无法去用言辞一一表达。惟其如此,无数中外摄影师才在此找到了自己的胜地,旅游者在此寻回了自己的梦境,哪怕只是匆匆过客,也不会忘记留下自己的惊鸿一瞥。
  脱缰而去的九龙瀑布
  观赏了气势逼人的金蜂群油菜花海,我们来到了位于县城北22公里处的九龙瀑布,这里是罗平古十景之一的“三峡悬流”。还未进景区大门,耳畔已传来了撼人心魄的轰然水声,空气中弥漫着朦胧的水雾。
  进入九龙大瀑布景区,首先看到的是清澄平静的碧日滩,滩中有河心小岛,清幽古雅。这是九龙十瀑中的第一瀑,此瀑细柔若丝,仿佛一根根丝线在随风飘舞。河心岛上芦苇丛生,时有鱼群弄瀑戏水,景致十分迷人。拾级而上,水潭里的那抹幽绿令人心醉。仰望,在长约4公里的河道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大小10级瀑布,数个形态各异的瀑布群和飞珠溅玉的浅滩,构成了九龙瀑布的壮美画面。难怪专家们如此评价九龙瀑布:兼容了黄果树瀑布的雄气大气和九寨沟的秀气灵气。
  走到半山腰,远处是黛黛群山,身旁是漫山遍野灿烂的金黄色,脚下则是清澈的流水,视野从未如此开阔;裂帛般的白瀑,绿玉般的流水,阶梯状层层叠叠的水台……或雄伟、或险峻、或秀美、或舒缓,不同的角度,给人不一样的惊喜。其中最大的一级“神龙瀑”,高56米,宽114米,瀑面呈弧形,瀑后有一个深约10米的水帘洞。左边巨石耸立,犹如一辆闯入潭中的古代战车。据当地布依族群众介绍,神龙大战铜鼓精时,那狂暴的鼓精便是砸在这巨石上而粉身碎骨的。站在潭底观之,只见滔滔水流扯开宽阔的胸膛从天而降,似天河泻落,如雷霆万钧,震撼人心。
  远处是黛黛群山,身旁是漫山遍野灿烂的金黄色,脚下则是清澈的流水,视野从未如此开阔;裂帛般的白瀑,绿玉般的流水,阶梯状层层叠叠的水台……或雄伟、或险峻、或秀美、或舒缓,不同的角度,给人不一样的惊喜。
  柔美清幽的多依河
  罗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情的地方。多依河就是这样一条与我们的内心渴求默契感应的多情之河,据说河的名字源于一位名叫多依的布依少女,静静流淌的河水,默默地讲述着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多依河位于县城东南40公里处。我们乘坐的汽车经过十万大山峰丛,驶进了鲁布革乡多依河畔的第一个寨子——腊者村。这是一个典型的布依族村寨,也是多依河的源头。村子坐拥风光迷人的青山绿水,掩映在一簇簇芭蕉和竹林之中。秀美的多依河从村中淌过,两岸散布着布依族特色建筑吊脚楼群。倘若遇上热情的村民,还会热情邀请你到吊脚楼上歇歇脚,品尝刚从地里拔出的水嫩脆萝卜。
  多依河风景区位于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景区全长12公里的河床上有近40处瀑布,两岸林木葱茏,翠竹摇曳,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尤其是河两岸盘根错节的千年古树,仿佛就是一座庞大的自然根雕艺术展览馆,令人赞叹不已。相比那些奔腾在高山峡谷中的大江大河,多依河只是一脉纤弱、温顺的清流,是一条不显山露水的小河。河水哗哗地流着,水车吱吱地转着,鸟儿在枝头喳喳地唱着,空气里流淌着淡淡的幽香……沿着多依河默默地行走,不再是风尘仆仆地赶路,而是陪着多依河自由流淌。
  蜿蜒曲折的河道上分布着大小50余个初钙化瀑布浅滩,这样的地理环境在国内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多依河水常年晶莹剔透、幽绿迷人,一行人无不称赞这里有九寨沟的感觉。据专家介绍,河水之所以如此清澈透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河道的钙化,这也是自然的一大奇迹。多依河可谓十湾九跌、一目十滩。每处水滩都让人领略不一样的风情。有的层叠如水台,一层层铺展开来,错落有致,河水清澈透亮,水流轻柔舒缓,像铺展开来的绸缎,柔顺爽滑:有的落崖而下,飞流直挂,形成各种水帘,湍急汹涌,惊涛拍岸,柔美中露出刚烈。两岸郁郁葱葱的古榕树坚毅地向河中间伸展,似乎在用毕生的力量拥抱这条河流。欣赏水中的倒影也是一大乐趣,水中有树,树中有水,随波逐流,妙不可言。
  走累了,找一处古朴的吊脚楼,尝一尝风味独特的五色花米饭、多依河烧鱼、山水豆腐等农家美食,品一品醇香的美观酒,听一曲柔情似水的布依情歌。美景、美食、美酒……多姿多彩的多依河,绚丽缤纷,美不胜收。
其他文献
晓东出生于有九朝古都之誉的河南洛阳。家学渊源,其父是一位享誉故里的山水画家,晓东在儿时耳濡目染,临帖、习画似乎已成为自觉行为,书香门第的熏陶,造就其成为优秀山水画家的基本元素。  纵观晓东的山水画,有三点为可贵之处:即大象无形、笔墨灵动、中得心源。中国文化素以含蓄为本,心喻为上。以梅、兰、竹、菊比君子,以天人合一立其身。白石翁以大似媚俗,不似欺人概括中国画之精髓,而山川之大,阴阳变幻之无穷,在审视
期刊
杨龙,云南昆明人,生于1961年。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教师,国家二级美术师。自幼酷爱美术,数十年笔耕不辍,遍走名山大川,吸取自然精华,形成了自己清新秀丽的画风,作品笔墨酣畅、古朴典雅,深受广大民众喜爱。
期刊
传媒主流  《云南画报》始创于1959年,是云南唯一由省委省政府主管主办、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权威、精美画刊。其宗旨是以摄影图片为主、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内对外宣传云南经济、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成就。56年来,先后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云南出版集团主管,一直由云南画报社主办。2010年前为双月刊,2012年改为半月刊,2014年起改为旬刊出版。目前,《云南画报》纸媒新媒融合发展,每年出版纸质期刊《云
期刊
书法风格  作者身兼诗人、居士、学者、篆刻家、书法家。因而在字里行间流露着诗意、禅意、书卷气、金石气,以及传统书法的笔墨意蕴。其书法风格如同大象一般:祥和宁静,敦厚博大,优雅超逸,称为“如象体”,以敦厚的隶书为基调,融合了楷书的端庄,行书的流畅,草书的飞动,大篆的古拙。 生动古朴而极具现代感,与大写意国画意趣相通。  自述片段  一九六八年,我出生在东寺街西寺巷隔壁的巷子里,与母亲、外婆、母亲的祖
期刊
每当想起中国的每一条大江大河,她们的来龙去脉几乎都很清楚,提起长江黄河,脑海中马上就能浮现出从青藏高原由西向东直奔大海而去的线路。即便是流经云南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也大多是一条直线,脉络清晰。换句话说,这些河流都有个共同特点:强千弱枝。但有一条大河,我们却很难理清她的干流,如果不是一个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寻拢这条河流的源头都难以定论,这条大河就是珠江。  如果从虎门逆流而
期刊
“薪火相传·再创辉煌”长征精神红色旅游火炬传递全国火种采集暨火炬接力活动是全国纪念长征80周年一系列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全国15个省、26个市县、30多个红色旅游景区参与互动。长征精神红色旅游火炬传递活动于8月5日至22日在河南新县、湖北红安县、四川苍溪县、福建宁化县和长汀县、江西于都县采集革命的火种汇集到江西瑞金,并于9月6日开始沿着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开展火炬传递活动。  云南威信站(第八站) 
期刊
珠江,我国仅次于长江、黄河的第三大河流。珠江源头也是为数不多能让常人到达并目睹风采的源头之一。早在300多年前徐霞客探访曲靖后便明确记述了珠江的发源地:“南盘自沾益州炎方驿南下,经交水、曲靖,南过桥头,由越州、陆良、路南,南抵阿弥州境北,合曲江、庐江、始东转,渐北合弥勒巴甸江,是为额罗江。”三百年后,中国国家水利部会同当地水利部门历经多次实地勘察论证,最终正式确定了马雄山东麓出水洞为珠江正源,并于
期刊
2015年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10月1日-10月7日在东亚展览馆举行,参展单位百余家,云集国家、地方级工艺美术大师30余名。  本届民博会得到云南省委宣传部文产办、上海文广局等相关部门支持。展区展示分为“七彩云南、民族大家园、文化大观园”等四个区域和动态演绎区域。仅在“七彩云南、民族大家园、文化大观园”展区,就有现场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0项,传统美术3项,传统手工技艺27项。15个相关
期刊
石林位于距昆明78公里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以石林为代表的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分布在面积达11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中352平方公里的保护区构成了世界闻名的石林风景名胜区。  自古以来,石林吸引人们的,首先是石林奇特的自然景观。到石林之前,无论人们对它如何想像,一旦真正置身其中,还是免不了要被它特有的自然美所震撼,进而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和神奇力量由衷地赞叹。  置身石林,宛如进入石峰石柱的海洋。
期刊
喀斯特原来是前南斯拉夫的由碳酸盐岩构成的一个高原的名字,后来被西方学者用来泛指所有的碳酸盐岩地质地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岩溶地貌。中国的碳酸盐岩出露面积达125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因此,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中国南方以贵州为中心,连片出露的喀斯特面积近60万平方千米,包括了云南东部、贵州大部、广西北部、四川南部和湖南西部等,占整个中国喀斯特面积的55%,被认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