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震初至波到时自动拾取研究

来源 :工矿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震初至波到时准确拾取是实现震源定位的前提,传统的人工拾取方法效率低、耗时长,而自动拾取方法中常用的长短时窗能量比值(STA/LTA)法对低信噪比信号的拾取准确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微震初至波到时自动拾取方法.首先,提取微震数据的振幅、能量及相邻时刻振幅比作为特征,并对每个样本进行特征类别标记;然后,构建随机森林模型以识别微震初至波;最后,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计算每个测试样本属于某一类别的概率,将概率不小于0.5的第1个数据采样点判定为微震初至波到时采样点.采用煤矿井下巷道深孔中的微震监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随机森林算法中决策树的数量和最大深度分别为137,6时,该方法对微震数据样本分类的准确率达98.5%,对微震初至波到时的平均拾取误差为23.1 ms,拾取精度优于STA/LTA方法.
其他文献
美国明德暑校的教学模式被大部分来华美国中文项目所采用.这种明德模式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本文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采访
会议
笔者最近在美国六所大学、中学进行了一项调查,共有321位以中文为外语的学生参加,主题是美国学生对中文教学法的看法。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他们既
初级汉语零起点学生的汉语学习,需要课堂的有效输入.教学输入与所输入对象、输入内容、输入者、输入语境息息相关.本文以课堂教学的输入环节作为研究的主要视点,结合具体实例
美国大学的中文教学正在走向多元化.促成这种态势的因素之一是近年来越来越多有背景的华裔学生走进大学中文课堂,从而改变了以往以无背景学生为主要对象的传统意义上的中文教
我国腹泻病防治研究的现况与前景魏承敏一、引信腹泻病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成人劳动力大量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遍及全球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以发展中国家
交互设计的评价是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的对外汉语网络课程及教学资源,并没有很好地体现交互性.本文从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交互设计的影响因素出发,构建了
研究对外汉语在美国的发展,赵元任(1892-1982)是必不可忽略的关键人物.他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影响的语言学家之一.由于他自己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编写汉语读本,因此,他所提出
会议
本文从汉语国际教师的特点入手,根据赴美考察、座谈、调查问卷以及阅读有关文件得到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分析总结了北美地区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理念和特点:1.在分科式的教学中
第一届“世界汉语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来临.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对汉语师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相关学科有关情况一览,树立新形势下教师培养观,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框架做了修正,认为修正后的学科框架三角形主要由“谁来教”、“教什么”和“怎样教”构成,“如何学”则从“底层”为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