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杂粮,蕴育手工制作的无限创意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184015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程资源”走进我们的视线,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给了教学更多的实践空间。农村小学虽然没有博物馆、图书馆、网络环境等资源,但有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作背景,开展美术学习活动时,学生也就有了取之不尽的自然材料。
  笔者进行了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利用果蔬杂粮作为创作素材,设计了系列手工制作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独立、创新的精神,提升了学习兴趣。果蔬杂粮,蕴育出美术制作的无限创意。
  一、材料发掘,感受创意
  观察,发现材质之美。瓜果、蔬菜、五谷等对于学生来说,因为常见往往疏于观察和思考,大多数学生的认知仅停留在食用阶段,缺少敏锐的发现美的意识。其实,这些丰富艳丽的色彩,奇特多样的形状,甚至散发出的芬香气味,尤其有待学生去细细观察,去慢慢感受。教师或者家长应带领孩子走近自然,去亲近这些原始、质朴的美丽:春天,有冒尖的竹笋,成熟的麦穗;夏天,有挂须的玉米,红艳的草莓;秋天,有色泽鲜艳的水果,形状各异的五谷种子等。看一看,摸一摸,从形状、色彩、光泽、质感、纹理等方面感受,司空见惯的果蔬杂粮竟然是如此美丽!美好能唤醒创作欲望,艺术和生活都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
  摆弄,激发创作灵感。孩子制作的欲望和冲动与生俱来。教师的信手摆弄,几块红薯做成肥肥的小猪,鲜亮的草莓稍加雕刻成了可爱的面孔,一个蚕豆荚和一根麦秆做成了展翅飞翔的小鸟……这样的示范一定会让孩子眼睛发亮,面泛红潮:世界多奇妙,双手真神奇,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材料竟变成了艺术品!他们也在触摸和探索中迸发灵感,对果蔬杂粮的手工制作兴趣盎然。
  欣赏,感受创意无限。给学生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或学生作品,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图片。如形态各异的萝卜雕刻,多姿多彩的种子贴画,鲜艳夺目的水果拼盘……用大量可爱的制作,新奇的想法对孩子来一个更为波澜壮阔的冲击,拓宽视野和思路。生活里,创意无限!
  二、动手制作,表现创意
  培养孩子动手创作,需要引导学生把握材质的造型、色彩等特点,并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和学习兴趣,用轻松开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巧妙多变的制作手法,让其自我学习、探索、创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其发展需要。对引领学生在果蔬杂粮的创作中表现自己的创意,笔者进行了以下实践和探索:
  1.给定主题创作,凸显表现力
  给定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选择材料,展开联想进行创作,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特的表现力。夏天,蔬菜丰富水灵,我给定“蔬菜时装秀”的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一周时间构思、设计、制作。美术课上,学生穿上自主设计的蔬菜时装惊艳登场,造型别具一格,颜色搭配和谐。服装“绿色夏日”:尖椒衫,圆白菜裙,西瓜帽,豌豆手链,小模特一身养眼的绿色,给人扑面的清凉;“紫气冬来”:紫色的茄子切片,做成小衫和短裙,配上“粗犷”的冬瓜项链,头上是一顶紫甘蓝做成的蓬松得夸张的帽子,名字贴切,设计大胆有范儿;服装“五光十色”:青、黄、红各色彩椒,小西红柿,大白菜,颜色的炫丽搭配,真把小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造型、名字、颜色、创意,无不让人惊叹学生的表现力。
  2.给定材料创作,培养想象力
  教学中,教者也尝试给学生一些材料,主题自定。同样的材料,设计制作不同的作品,富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展现个体独特的魅力,更能培养其想象力。
  学生对萝卜的设计五花八门:有花、人像的萝卜雕刻;有萝卜组合做成的娃娃、飞船;有吊在窗前的萝卜盆景等。给学生水果,学生有的做水果雕刻,有的做水果拼盘,有的做“水果捧花”等。学生把杂粮五谷的种子变成了:种子贴画,种子项链,种子珠帘……更有甚者,一位学生利用家里开馒头店的技术优势,把五谷磨粉做成糕点,辅以形状、颜色各异的各种种子摆成装饰图案,这样的作品已经跳跃了思维,超越了设计本身的目标。学生的设计让人感叹,不受约束的艺术想象力正是好的作品的基石。
  3.无限制创作,训练生活感悟力
  不定主题,不限材料,学生拥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教者此时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学会发现,培养对生活、对艺术的感悟力,并转化为今后的主动感受、欣赏、创作的能力。
  自由创作中,有的学生特别选取了“长相怪异”的土豆,做成了各种造型:弥勒佛、假山、海豹等。也有学生带来了鲜嫩的玉米,给玉米须当了一回“美发师”:板寸头,爆炸头,麻花辫;黑发,白发,彩发……作品形象简朴灵动,色彩纯粹自然。儿童对生活独特的视角,细腻、敏锐,挟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民间美术朴实新鲜的质感,给人以无限惊喜。
  三、展示评价,延展创意
  生活就是艺术,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展示。学生缺的并不是创造力,只是我们没有给他们更多机会。每件作品都是一次灵感与材料碰撞的结晶,学生会很在乎。将他们的作品展示与评价,是每个孩子所期望的。所以,教师可以从选材、搭配、色彩、技法等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发现学生作品的闪光点,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展示。各种形式的展览、发表,或上传至网络,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分享别人的成功和经验,做到共同发展,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这不但有利于美术学习的延伸,有利于学生对美术创作的持久兴趣,同时还丰富了校园文化。
  根据新课标“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的建议,笔者以果蔬杂粮的手工创作为例,进行了部分探讨,试图为提高农村孩子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美术素养找到一条可行之路。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充分利用本土人文、自然资源,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就能最有性价比地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拓展更大的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注重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魅力  《观察物体》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在学生已初步学习
期刊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更加关注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下面我就以《认钟表》一课中的几个片段为例,谈谈有关有效教学的一些感悟。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的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的认钟表的方法。因此在设计本课时,要充分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入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统计》为例,从“课前导入,激发合作意识;教学导入,提高合作能力;习题导入,培养合作习惯”等三个角度谈了实现小组合作学习高效性的策略,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高效学习  在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延伸下,新课程标准在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和合作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究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得新知,提高学习效率
期刊
一、学情分析  刚刚感受过温暖多彩的春天,学生对大自然充满了惊叹与热爱,他们对夏天有一种迫切需要了解的欲望。春天对于他们已非常熟悉,能说出很多描写春色的妙词佳句,可夏天,他们是欲言又止,脑海中只有一些朦胧、粗浅的意识,单单知道夏天特别炎热,能够去游泳,但到底有哪些动物夏天的活动比较活跃?不甚了解。再则,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许多水果、鲜花,一年四季都有,究竟哪些花儿是夏季自然成熟、开放的?学生就更难
期刊
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爱因斯坦也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能冲破狭小的领域,飞向广阔的认识世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想象的契机,充分发掘学生奇思妙想的潜能。  一、利用空白,放飞想象  在艺术创造中,艺术家们往往通过“空白”和“不完满”的形给欣赏者以无限广阔的想象空
期刊
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情感态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实施情感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消除消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主渠道。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促使学生智、能、情、趣均衡发展,使认知、情感、意志三者相互促进,能提高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转变教师角色,
期刊
创新始于问题。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就会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教师不能像以往那样摆着“架子”,高高在上,而应该放下“架子”,让学生真正主动问起来。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和学生平等交流呢?  
期刊
新课程要从理念变成实际,最终必然要改变课堂。改变课堂的乏味沉闷,改变课堂的急功近利,改变课堂的僵化刻板,改变课堂的喧嚣芜杂。然而,要想改变课堂,教师自身没有改变,结果不是缘木求鱼,就是南辕北辙。所以,要改变课堂,首先要改变自己。  如何改变自己呢?古人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除了课堂中的历练外,课堂外的修为应该是有效的途径。  一、提升内涵——善于学习  一名教师,无疑需要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期刊
【摘 要】利用地方资源来开发美术教育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地方的资源优势,探索地方美术资源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有效地补充美术课教学内容,最大化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本文从地方美术资源开发的实践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地方资源对美术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地方资源;美术开发;美术教育  美术课程改革后,课程更贴近学生,如改国画为水墨情趣,改素描为明暗关系,立体感空间感等。但新课
期刊
《表面积的变化》一课是苏教版十一册的内容,是《长方体、正方体》这一单元的一节实践活动课。在集体备课时,我们重点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由潘老师进行了试教。  一、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出示3盒一组包装的面纸,由此引出课题:“表面积的变化”。  二、拼拼算算,体验规律。  活动一:学生通过操作研究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得出: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减少2个面的面积。  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