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新势力

来源 :商界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xb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瓜子脸、高鼻梁、高挑的身材加白皙的皮肤……网络上这类美女很多,网友称她们为“花瓶”。然而现在有这么一群“花瓶”,她们不仅颜值高,还拥有过人的品位和商业能力,刻意在网络上把自己打造成时尚草根达人、穿衣搭配意见领袖,并爆发出令人惊愕的盈利能力。很多出名的“网红”店铺月入几十万元、上百万元都不足为奇,她们创造了一个新的词汇——“网红经济”。
  最红的“网红”
  根据淘宝平台提供的数据,“网红”店铺的老板大多以女性为主,占到了71%,集中在上海、北京、杭州等一线城市。
  目前淘宝平台销量最大的五家“网红”店铺分别是:
  “网红”变现能量惊人
  据统计,淘宝平台上已经有超过1 000家“网红”店铺。在2015年的“双十一”活动上,销量排名前十的女装店铺中,“网红”店铺占了七席。部分“网红”单体店铺全年的销售额破亿元大关,表现丝毫不亚于一些上市服装公司的官方店,“网红”的变现能量惊人。
  2015年“双十一”销量排名前十的女装店铺:
  “网红”店铺的用户,其中有76%为18~29岁的女性用户。
  “网红”店铺的二次消费率高达70%以上,其他淘宝店平均数据是20%~40%。
  “网红”店铺的客单价平均消费300~500元,其他淘宝服装店平均数据是100~200元。
  “网红”店铺用移动端成交的占比是70%,其他淘宝店平均数据是50%。
  “网红”经济2.0
  “网红”经济渐渐兴起,自然吸引来产业资本关注,如今淘宝平台上已经出现了“网红”孵化公司。这些孵化公司拥有强大的物流和服装生产线供应端,在跟“网红”店铺的合作中,“网红”将只负责和粉丝沟通、推荐货品,孵化公司则将精力集中在店铺日常运营和供应链建设以及设计上。这种强强联手的模式,号称“网红”经济2.0。
  越来越受关注,“网红”正在褪去神秘色彩,“粉丝沉淀+品牌人格化+信任积累”,是她们取胜的标准公式。如今,“网红”们的新闻不再是嫁给某个富二代或是有哪些绯闻,她们是依靠经营自身在谱写创富故事。
其他文献
我曾经说过互联网的一二幕,那它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幕应该从1994年开始的PC互联网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大约2012年,它改变了整个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第二幕应该从2012年开始,每个人都切实地感受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对于我们生活的改变。所以我就在想,移动互联网之后会是什么?  现在,人口红利快没有了。  从2012年到现在,短短4年时间,移动互联网的成长非常迅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其中的压力。
期刊
从2006年至今,小熊电器已经成长了10个年头。做企业真是十年磨一剑,当小熊电器做得越来越大,跟进的人越来越多时,我们就需要越跑越快。压力和挑战扑面而来,未来仍是个未知数。聚焦当下,是时候梳理我们这10年以来的经营之道,在反思与总结中,探索小熊电器未来的商业模式,创造更多可能性。直面竞争与压力  2005年,我和朋友们共出资二十几万元,开始在广州创业。此前,我在业内有十多年的经验,包括水壶、榨汁机
期刊
随着手游市场营收的节节攀升,据预测很快就会超过端游的市场份额。很多业界分析都将目光对准了这个新兴市场,认为一些传统的单机厂商如果再不转型就要跟不上时代。可业界老炮儿暴雪,最近接连用两件事证明了核心用户群以及核心游戏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件事当然是大有成为现象级作品趋势的《守望先锋》,第二件则是在全国引发观影狂潮的电影《魔兽》。  前者是暴雪继1998年推出《星际争霸》之后,近20年来的第一个纯原创
期刊
在印度孟买,有这样一群人,每天用最原始、简单的方式,将顾客家人烧制的饭菜,快速、准确地送到顾客面前,并且将空饭盒带回。这就是达巴瓦拉(dabbawal),意为“饭盒人”。  这个拥有126年历史的组织,拥有5 000个成员,每天配送约20万份午餐,投递错误率低至600万分之一,《福布斯》杂志还授予其六西格玛质量认证。不过,让人惊奇的是,这个组织85%以上成员属于文盲或半文盲,递送方式只限于传统的步
期刊
前两年房地产不行了,股市低迷,大量资金涌向医疗领域。最令人垂涎的,莫过于背负着“改变医疗模式”使命的移动医疗。  劲风肆起,人心涌动。无数投资者毫不顾及企业是否拥有合适的技术、运营能力、社会资源,纷纷揭竿而起,做着即将迈进新三板,走上人生巅峰的美梦。  只是时至今日,泡沫在风后慢慢散开,几乎所有的App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没法变现,就连春雨医生也不例外。于是大家开始拼命扩张,拓展资源。在投资
期刊
我到过美国硅谷,谷歌有一句话:“我们每个团队不超过8个人。”给我的触动很大,一个企业无论管理多少人,都跟管理少数人一样,如果连少数的人都管理不好,这个企业肯定就乱套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创客,每个人都可以变成自组织。  过去的生产模式是大规模制造,廉价劳动力保证了大规模制造在全世界有很高的竞争力。但是现在变成了大规模定制,是用户说了算。这就得靠“工业4.0”,就是我们的“互联工厂”。  
期刊
新年好!  还有谁在家贴年画吗?每一幅年画中常都有神明,比如福禄寿三星、灶王爷、龙凤麒麟……诸神之中,财神爷的粉丝可能最多、最狂热。你看,街上的店里财神爷常年被供奉,香火不断。  追逐创业创新的人会觉得这样很无聊。与其向财神祈祷,不如向客户跪拜。说得好!但他们自己也在搞崇拜,崇拜“独角兽”。两年前,美国人开始把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称作“独角兽”,富贵且稀有。  然而,硅谷已经有不少独角兽陷进了
期刊
陌生人社交盛极一时后开始趋冷。顿足反思,无效社交是其根本痛点。打破既有思维方式,重构差异化社交场景,陌生人社交或能冲出重围。  近两年,以陌陌为代表的陌生人社交产品掀起一波浪潮,探探、比邻、美丽约等一夜涌现。据艾媒咨询的调查,陌生人社交的用户规模早已超过了3.5亿人。但2015年的资本寒冬使一切定格,盈利模式不清、用户数据造假、社交信息噪声、缺乏持续动力,使太多的模式前途迷惘,大量的产品含蕾枯萎。
期刊
中国互联网江湖一直是BAT的天下,但挤进来的京东是个另类。因为有了京东,阿里巴巴的电商领袖地位发生了动摇:马云可以向腾讯道歉,但同时忘不了揶揄京东。在马云眼里,京东才是真正的对手。但京东其实一直是一家巨亏的互联网企业,2015年财报显示,京东的亏损额高达94亿元。历来用脚投票的资本市场为什么会青睐这家亏损企业呢?如果移动互联网泡沫破裂,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京东?  京东模式诞生之初,国内物流行业正
期刊
一种风尚的兴起到底是临时现象,还是恒久的需求?  前不久,“分答”被王思聪引爆了,一时间,朋友圈里掀起了一阵“为知识付费”的热潮。分答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回答问题的人设置一个金额,比如我设置一个300元的金额,谁交300元就可以问我一个问题,我用语音回答一分钟。但只能是交钱的人听,如果别人对这个问题也感兴趣,就交1元钱“偷听”。这一元钱,有5毛归回答问题的人,另外5毛归提问题的人。这里面的奥妙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