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爱说“我帮你”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163mai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么重,你端不了。”“我们两人端。”父亲问靓妹:“怎么老是帮爷爷奶奶干活呢?”“爷爷奶奶老了,我来照顾你们。”女儿也许还不完全明白“照顾”两字的含意,但孩子的言行举止着实让家人感到欣喜。



  女儿靓妹从两岁多开始,便有了帮大人做家务的意识。虽然很多事孩子做不好或不懂如何做,却常常对大人说:“我帮你!”
  打扫卫生是家务事中最常见的活,靓妹两岁半时,见到妈妈拖地板,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我来帮你!”“你还小,拖不干净,大一点再干。”靓妹不管三七二十一,抢过拖把,学着妈妈的模样,稍稍弯腰,东一下,西一下。20多平米的客厅,不一会儿又变回了原样。在女儿的眼里,拖把变成了玩具。
  靓妹渐渐长大,参与家务的意识更强,5岁的她已经能把一些家务活做得有模有样。
  有一天,母亲买了两斤带壳的莲子,莲子被商贩用小型切割机开了口,剥壳并不费事。母亲剥莲子时,靓妹又来凑热闹:“奶奶,我来帮你!”小手抓起一颗莲子,把莲壳撕开,“我也懂剥莲子啦!奶奶,我可以帮你做事啦!”次日早上,母亲煮冰糖莲子羹,靓妹对着羹汤说:“这一颗是我剥的,这一颗也是我剥的,真好吃!”
  家中洗漱盆的水龙头漏了,靓妹见我用扳手换水龙头,说:“爸爸,我来帮你!”“这个活你不懂做,别来帮倒忙。”“我做得到的,试试看呗!”我用大扳手卡住水龙头,靓妹站在板凳上用小扳手卡住我的大扳手,我用力,靓妹也用力。见我有些吃力,靓妹鼓励我:“爸爸加油!爸爸加油!”卸掉水龍头后,女儿还洋洋得意地说:“你看,有我帮忙是不是快点?”
  前些日子开空调,父亲打了一脸盆水放房间,靓妹见状来端脸盆:“爷爷,我来帮你!”
  “我帮你”成了女儿的口头禅。其实,这是孩子参与家务活的积极表现。从心理学角度看,2岁多的孩子自我意识便有了很大发展,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做很多事情,也愿意帮助家长干活。面对孩子的热心肠,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赞扬和鼓励,此时的孩子已经有了荣辱感和成就感,这种荣辱感和成就感能给孩子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孩子就愿意同父母亲近,更卖力气地表现。千万不要过度保护孩子,生怕让孩子做事有什么闪失,这样会使孩子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中,形成依赖的性格特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不妨因势利导,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既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何乐而不为呢?
其他文献
第一种 概念澄清式的提问  通过摄入性谈话,咨询师发现了问题,因此要去进行概念澄清,这个提问可以是“你想通过你肯定被传染了,这句话说明什么呢?”或“你想表达的准确的意思是什么呢?”通过提问,咨询师准确把握求助者所使用的那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他所遇到的问题,内心感受,情感等等。这对于后续开展对他具体的心理帮助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种 探索假设的提问  通过提问,可以动摇求助者原有坚信的一些想法和信念
期刊
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一个墓碑上刻着“To Cure Sometime,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这句特鲁多医生的名言“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也经常被现在的人们挂在嘴边。在这里“安慰”是医护人员具备的一种人文态度。在护理模式中,除了每日常规的护理操作技术,“安慰”更是体现出对患者的心理关怀。  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给女性带来多重身份的转换
期刊
考虑一下怎样可以最好地管理自身压力,下面是一些帮助你管理压力的建议:尽量规律作息  尽量抽时间吃饭、休息和放松,哪怕是很短的时间;尽量保持合理的工作时间,不至于太筋疲力尽,因为我们还要继续跟疫情作斗争。主动交流沟通  主动与同事交流,说说你的不安和担心,也了解他们的情况,找到互相帮助的方式。有空也可给家人、朋友,或其他值得信赖的人打个电话,说说你的情况,获得他们的支持。客观评价自己  当我们面对的
期刊
父母保持情绪稳定  孩子常常通过父母的情绪和行为来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孩子非常在意父母对病毒疫情的情绪反应及态度,也会不由自主地习得父母的应对方式。因此,在面对病毒肆虐的特殊时期,我们父母应及时觉察和调节自己的焦虑恐惧,在孩子面前尽量呈现出稳定、积极而有力量的一面,这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础。规律有序的生活  规律有序的生活是保持心理内在稳定的重要部分,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毒疫情危机,我们首先需要做
期刊
每逢佳节,酒是走亲访友必备礼品;亲朋好友欢聚一席,话旧叙今,酒是必不可少的表意传情之媒,如果不善言辞,则一切浓情厚意“都在酒里了!”关于酒,国人对它的感情,那真是“说多了都是废话”,基本已是融进血液里的衷爱了。  我国自古崇尚饮酒,并作为文化欣然传承。历史上酒被文人名士诵咏不绝,遗留无数名篇名句;及至今日,社会上对酒的评价仍是以褒扬为主。比如认为酒能激发灵感和才智,一分酒一分才;能借酒识人,酒品即
期刊
具体化技术  这是一个简单的技术,但有重要的意义,作用很显著。有疫区的人告诉你:疫情太恐怖了。此时你一定要把它具体化。“你说的疫情太恐怖具体指什么?”这就是具体化,有些人是告诉你他身边有很多人都生病了甚至死了,你一定要把它具体化,“你身边都有谁生病了?去世的是谁?”通过具体化,把被这个人无限夸大的事实还原回来。如果人们身上有重物,那个重物是一个钥匙链儿,人们是扛得起的,能承受的,但如果过度概括,负
期刊
这次前来咨询的案主小A正是这样的一个学生。小A是一个很自律的学生,他做事情时遵循原则与规则,注重对生活的规划。他的成绩位于年级中等偏上的位置,进入高三之后,他对自己的学业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定了更高的目标,制定了强度较大的学习规划。特别是对数学学科,他制订了更多的学习计划,因为他自己很喜欢并看重数学学科,他希望自己的该科成绩可以有一个质的提升。但是,在进入高三的近两个月里,他常会出现在数学考试
期刊
五岁的明明在游樂场充气城堡玩得很开心,妈妈提醒他要回家吃饭了,提醒了几遍之后,妈妈不耐烦了,对明明说:“你不回家,妈妈再也不带你来了!”明明听了之后,赶快哭诉着说:“不要,妈妈不要。”  孩子把大人的话当作耳旁风,不听话的时候,家长难免用恐吓的方式,类似于:  不刷牙,你的牙齿就会掉光;  不睡觉,就让警察叔叔把你带走;  你不听妈妈的话,不要妈妈,妈妈明天就离家出走;  ……  恐吓让孩子产生恐
期刊
以下是萨丽表现出的几种典型情形,当萨丽准备学习的时候,她会想“我不行,我太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我绝对做不到”,同时在头脑中出现一个画面:自己背着沉重的包袱,漫无目的地跋涉,看上去很卑微。这样的思维活动和这样一幅画面让她感到悲伤。  另一个情景里,当她为准备期末考试而复习时,她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太难了,假如其他人不愿意帮助我怎么办?我要是考试不及格怎么办?”然后她就会感到焦虑,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学
期刊
下午放学回家后的诗诗可忙了!五岁多的诗诗晚上七点半要去培训中心学跳舞。饭桌上,爸爸不停地催促诗诗快吃。吃饭可是诗诗老大难的问题了,一顿饭可以花上一个多小时,经常是在爸爸妈妈的批评声中吃完的。由于今天要去练舞,不得不加快了点速度,结果呛到了,差点把吃进去的给吐出来。  吃完饭又赶紧练习写字。诗诗现在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明年幼升小了,看着周围的小朋友一个个去上各式各样的辅导班,诗诗的爸爸妈妈急了,为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