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山堂图志》的扬州园林景观艺术特征研究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0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清朝乾隆时期民俗版画的代表作品,《平山堂图志》版画中不但有精湛的艺术价值,而且具备园林历史资料的使用价值。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清朝《平山堂图志》的《名胜全图》版画入手,梳理《名胜全图》中蜀岗至瘦西湖一带景观名胜,剖析版画中所展现的山、水、植物、建筑等园林景观要素,创建版画中各景观要素的分析维度体系,量化河流景观的视觉效果及统计数据分析等,最后归纳出扬州园林的景观艺术特征。
  关键词 平山堂图志;扬州园林;内容分析法;版画;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018
  揚州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分布区域之一。在乾隆时期,扬州园林发展鼎盛,并存留很多有参考价值的文献与图像资料[1]。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平山堂路,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平山堂属于大明寺内的景点之一,是宋朝欧阳修任职时在蜀岗上修建的,是扬州知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平山堂,顾名思义就是四周的山峰与堂齐平,在历史上经数次修建,成为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下江南半途歇息、游玩的地方[2]。《平山堂图志》是乾隆时期两淮转运使赵之壁所编,目前共有十卷,最具有代表性。其内容记叙了平山堂及周边,尤其是蜀岗至瘦西湖的园林历史与自然地理概述[3]。平山堂景区由《平山堂图志》的《名胜全图》完整记录,有4幅图,共132幅图版,描绘了扬州市西北郊蜀岗、瘦西湖及迎恩河两岸的景观,对园林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一些科学研究从图像内容和视觉效果两个角度来阐释版画的历史使用价值和人文意义[4-6]。
  1 材料与方法
  以《平山堂图志》中的《名胜全图》为研究范围,以《名胜全图》中132幅图版为数据源,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平山堂图志》风景名胜区全图进行定量分析。
  内容分析法是科学客观地利用系统软件对参考文献内容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专业方法,不仅对参考文献内容的科学研究进行定性研究,并且提供了客观性系统分析软件且定量化的方式[7]。建立研究目标、内容抽样、设计分析维度体系、量化处理、信度分析及统计分析。研究目标就是《平山堂图志》的《名胜全图》版画,内容抽样为版画中的132幅图版,设计河流特征、景观要素及画家视点的分析维度体系,基本能在分析维度体系中被判定有或无的结果,从而取得0~1的量化数据。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信度分析体系,每位研究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维度,对同一样本进行分析。评判结果使用信度公式进行系数计算:
  其中R为信度值,K为平均相互同意度。K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M为两位研究者都完全同意的分析维度,N1为第一研究者所分析的类目数,N2为第二研究者所分析的类目数。若R>0.90,则可以把第一研究者的评判结果作为分析结果,通过两位研究者的信度分析结果,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再根据研究者的分析结果对研究目标进行特征总结分析。
  根据对《名胜全图》的山、水、植物、建筑量化处理,梳理扬州西北郊园林景观要素,创建木刻版画中河流景观的分析维度体系,量化河流景观的视觉效果,最终归纳出扬州园林的景观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流特征与景观要素分析
  《名胜全图》中的132幅版画依次从河流特点、景观要素、画家视点3个层次的设计维度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河流位置在中游时,画面出现频数达68次,居上下游最高,所占比例为51.5%;河流宽度在0~50 m时画面出现频数达51次,所占比例为38.6%;在近景元素中,乔木出现的频数达68次,所占比例为51.5%;中景元素中的建筑出现频数达84次,所占比例为63.6%;远景要素中的山在画面中出现的频数最高,所占比例为65.9%。说明在园林景观中,山、水、植物、建筑是必不可少的景观要素,版画所体现的园林景观正是扬州园林的价值所在。
  2.2 画家视点分析
  在版画中,根据画家视点分析园林景观维度体系,可分为3个分析层次:水视率、俯瞰度和流轴角。水视率是指画中体现的河面总面积占全部画面总面积的比例,测算这种不规律形状的总面积所占的比例就是把画面附上方格网,统计分析河面网格所占方格数,计算出水面方格数占总网格数的比例。流轴角是指画面长边与河流之间的斜角。如表2结果显示,水视率为0~10%和21%~30%时出现的频数最高,所占比例达30.3%;整幅画面俯瞰度小出现的频数最高,所占比例41.7%;流轴角在0~10%时,画面出现频数最高,所占比例为45.5%。由此可知,河面面积占总画面的60.6%,说明画家着重描绘河流景观,是扬州园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整体画面的俯瞰度小,画面长边与河流之间的角度较小,体现画家的视点对景观分析的重要性。
  2.3 总体分析
  为了更好地分析景观各元素之间的关联性,运用数量化III类方法统计分析,得到:版画当中景观重要的影响因子是水视率和流轴角,园林景观要素会随着水视率和流轴角的变化而变化。由表3可得知,当流轴角在0~10°时,水视率在0~20%的对岸景中,近景要素中的乔木景观、中景要素中的园林建筑、远景要素的山及河流宽度在0~50 m等这些类型的景观要素出现的频率最高,俯瞰度在平行状态的频率最高;在水视率大于20%的对岸景中,近景要素中的船、中景要素中的园林建筑、河畔及河流宽度在100~200 m等这些类型的景观要素出现的频率最高,远景元素中的山和俯瞰度则没有在版画中明显凸显出来。
  由表4得知,当流轴角在11°~90°时,水视率在0~20%的河流景中,近景要素中的船和乔木景观、中景要素中的园林建筑和河畔、远景要素的山及河流宽度在50~100 m等这些类型的景观要素出现的频率最高,这种情况下的俯瞰度较小频率最高;当水视率大于20%的河流景中,近景要素中的桥和船、中景要素中的河畔及河流宽度在200 m以上等这些类型的景观要素出现的频率最高,远景要素中的山和俯瞰度则也没有在版画中明显凸显出来。   3 结论与讨论
  扬州园林里的艺术景观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从《平山堂图志》中的《名胜全图》能够看出,扬州园林周围的景观,近景中的树木和建筑出现次数最为频繁。根据表中的水视率和流轴角的两个影响因子得出结论:1)当流轴角在0~10°时,水视率在0~20%的对岸景中,近景要素中的乔木景观、中景要素中的园林建筑、远景要素的山及河流宽度在0~50 m等这些类型的景观要素出现的频率最高,俯瞰度在平行状态的频率最高;在水视率大于20%的对岸景中,近景要素中的船、中景要素中的园林建筑、河畔及河流宽度在100~200 m等这些类型的景观要素出现的频率最高;2)当流轴角在11°~90°时,水视率在0~20%的河流景观中,近景要素中的船和乔木景观、中景要素中的园林建筑和河畔、远景要素的山及河流宽度在50~100 m等这些类型的景观要素出现的频率最高,这种情况下的俯瞰度较小频率最高;当水视率大于20%的河流景中,近景要素中的桥和船、中景要素中的河畔及河流宽度在200 m以上等这些类型的景观要素出现的频率最高。由此总结出,目前的扬州园林保留了原本的河流体系,园林建筑保存良好并成为现如今游玩观赏景点,使扬州园林获得更好的传承与保护[8]。
  参考文献:
  [1] 程宇静.扬州平山堂历史兴废考述[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111-116.
  [2] 魏怡勤.欧阳修与扬州大明寺[J].江苏地方志,2004(3):57.
  [3] 许浩,王安康,陈涛.《平山堂图志》中的扬州园林版刻图像研究[J].广东园林,2019,41(1):30-35.
  [4] PETER BURKE.图像证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2.
  [5] 高居翰.不朽的林泉[M].北京: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80.
  [6]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60.
  [7] 戴菲,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6:内容分析法[J].中国园林,2009,25(4):72-77.
  [8] 周武忠.浅论扬州园林[J].中国园林,1991,7(2):21-26.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矿业的发展,对山体自然环境、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是治理矿业废弃地的有效方向,但目前其建设当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以重庆铜锣山国家矿山公园为例,针对出现的问题,生态修复主要包括山体、水系、林地、土壤及矿坑带治理修复;对矿坑遗迹进行分级保护及利用;运用景观设计学及大地艺术两种理论进行改造,构建生态休闲空间、发展工业旅游,充分发挥矿山遗迹的资源优势,设计打造秘境
香蕉生产过程中,合理施肥将有助于香蕉产量的提升。因此,就滴灌施肥对香蕉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影响试验进行总结,发现同等养分条件下,香蕉液体水溶肥滴灌施肥比常规施肥养分利用率高,果指长度、总果指数、产量增加。因此,可以在香蕉生产中对滴灌施肥的方式进行推广。
摘 要 为研究小麦新品种文麦14号的适宜施氮量和种植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个施氮量和4个种植密度对文麦14号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主要对文麦14号的株高、穗长、有效穗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对穗粒数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对文麦14号的株高、穗长、有效穗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对结实率、穗粒数影响不显著。文麦14号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20 kg/667 m2,最佳种植密度为18万株/6
花生蛴螬在闽南地区为常发性害虫,为害程度逐年严重。结合闽南地区的环境气候特点,对花生蛴螬的发生为害和防治技术进行浅析,以挽回每年10%~80%的虫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的丰产目标。
摘 要 广西桂平市是我国迟熟荔枝产区,品种85%是禾荔。为优化荔枝品种结构,改善广西桂平市荔枝品种以禾荔为主、经济效益不佳的问题,引种试种原产广东的荔枝新品种仙进奉。结果表明:在禾荔上嫁接表现为成活率高、亲和性良好、生长发育正常。仙进奉果实成熟后果皮颜色鲜红、果大质优。平均果重为23.2 g,比禾荔高出4.3 g;果实可食率达78%,比禾荔高出4.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5%,比禾荔高出5.4
摘 要 园林工程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园林建筑工程质量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园林建筑工程量的增加,做好其施工管理也显得非常必要。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最关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从前期准备开始,到施工环节管理再到后期维护,各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因此,从前期准备管理、施工环节管理、后期维护、工程质量管理、后期养护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园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点
摘 要 枇杷的树形控制和合理修剪是当前枇杷生产管理中需要落实的重要措施。从树形培养、修剪技术、疏花疏果技术及配套水肥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渝西片区枇杷树形控制及修剪技术,为生态气候类似地区的枇杷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枇杷;修剪;疏花;疏果  中图分类号:S667.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9.012  重庆是我国年日照时间最短的地
摘 要 宿根花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抗旱、易管理、造型多样化且观赏价值高,是当前城镇绿化、园林建设中经常见到的花卉类型。宿根花卉栽培需要科学的管理,才可提高成活率。分析宿根花卉特点、栽培前管理技术、栽培中后期管理技术,为宿根花卉栽培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宿根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68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
摘 要 湿地是城市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保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城市湿地建设的需求,主要从美学原则、生态原则、连续性与整体性原则和乡土性原则4个方面探讨了城市湿地建设的原则,并结合城市湿地景观建设的实际要求,从湿地景观设计前期准备、施工过程管理和后期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城市湿地景观;建设原则;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X171.1
摘 要 通过研究分析昆明市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展的人工造林树种选择及适应性、森林植被及古树资源代表性树种等,选出适宜昆明市的造林绿化树种45种,并就推荐树种的应用范围提出建议。  关键词 造林绿化;森林;古树;树种选择;应用;云南省昆明市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6.006  昆明市地处云南省中部,下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