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想指引经济稳健前行

来源 :红旗文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全党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节点关键,意义重大.rn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披荆斩棘,在重重困难中,勇创新的成就.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学者们试图从实力对比、国内政体、经济与安全依存以及国际制度特征等国际或国内层面的结构条件,来解释崛起国修改现状的要求和守成国的回应方式.这些视角局限于崛起国与守成国基于各自固定的物质利益而做出的策略选择,它们较少注意到在互动过程中,非物质偏好发挥的作用.国际地位正是一种伴随着国家间互动而产生和发生改变的偏好.本文强调,在权力转移的过程中,崛起国和守成国都会格外偏好地位.由于崛起国需要守成国的认可才能获得地位,而地位本身又可以增进崛起国在国际博弈中的主动权,地位承认带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具体说来,守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清华大学中外关系定量预测组指出,疫情高峰过后中美矛盾不会缓和,反而可能更加尖锐.①过去一年间,中美关系的走向符合持续恶化的预测:2021年1月中美关系分值降至近期最低点-8.3(见图1),基本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美关系分值持平.②拜登正式就任以来,中美双边关系分值下降趋势有所减缓(见图1),但中美之间正面事件较少(见图2),并无整体回暖趋势.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本文以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例,手工收集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员工结构及地域代表性对WHO决策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员工结构会对WHO决策偏好产生正向影响;员工任职级别越高,对WHO决策偏好的正向影响越显著;地域代表性超额国家在WHO的任职人数越多,WHO的决策会更加偏好该国.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受援国与美国外交立场一致时,该国对WHO决策偏好的正向影响越显著,而与中国外交立场一致时,其对WHO决策偏好影响并不显著;在非洲、东地中海和西太平洋的WHO办事处,受援国在WHO任职人数越多,该国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宝贵历史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坚持理论创新”就是其中一条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
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结合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与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对自己的成员进行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有力地推进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为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确保
在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主权国家被视作唯一的行为体,而较少有学者用案例比较方法探讨存在非国家行为体的非等级制国际体系的运行逻辑.这类国际体系源于等级制崩溃后,体系内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行为体.多样化的行为体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不断调整自身的观念、制度与战略,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谋求生存和壮大.高强度竞争的结果是幸存的行为体都会朝着领土主权国家的方向实现趋同演化,反之则会受到系统的惩罚甚至遭到淘汰.具体而言,上述演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变异,即行为体在观念上意识到等级制的崩溃与无政府状态的到来,开始
在中美经济博弈激化的当下,大国经济竞争已成为国际关系中最为突出的现象,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建立有效识别不同策略和样态的分析框架,遑论解释大国经济竞争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机制.本文基于经济竞争策略的既有发现,更清晰地定义了经济竞争,提取出策略目标和成本两个维度,分别指示改变对手行为预期的高低和有无绝对收益,并据此构建出大国经济竞争策略的分类矩阵.在分类基础上,本文尝试进一步解释大国在经济竞争中的策略选择机制,指出国家间关系的行为约束性和竞争关系的集中度会影响国家对竞争策略的收益/风险判断.行为约束性越强,对方利用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些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指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青年学生史是中华民国史和中共党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资助制度则反映了社会建设与财政系统的效能.辛亥革命后,新式学校体制次第建立,包括了经费来源、奖助设定与政治导引的多元要素.北伐建政之后,国民党当局建立了初步的学生资助体系.经抗战之际对流亡学生的救济实践,形成了政府拨款与民间募集的经费结构.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与教育救助之间,呈现出一种互动的联系.1947—1949年,天津市政府发起了奖助运动,安置清寒学生与逃亡学生,以应对学潮四起和中共策动.国民党当局压制学生运动与奖助学生的实践,效果不彰且有激
1958—1961年,全国农村地区整体上处于人民公社体制之下.农村家庭副业政策,以1959年庐山会议和1960年“十二条”为界,大致上经历三个发展阶段,而每个阶段相关政策动态转换的原因又各不相同.1958年初至1959年庐山会议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向纵深发展,政策仍然允许社员在不影响集体劳动前提下可以继续经营一些小副业.庐山会议至1960年“十二条”出台前,受“反右倾”斗争的影响,农村家庭副业政策出现反复,影响了多数社员的正常生活.“十二条”出台至1961年底,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