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Bi-B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NaBH4水解制氢中的应用

来源 :化工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xinsi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液相共还原法制备了一种新型Co-Bi-B三元复合催化剂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系统考察了Co-Bi-B不同掺杂摩尔比和不同温度对催化NaBH4水解制氢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Bi得到的三元合金催化剂呈晶体结构,且能够显著减小催化剂的粒径、减轻团聚现象。当化学还原温度为0℃、掺杂摩尔比Bi∶Co=1∶9时,Co-Bi-B三元催化剂展示了最佳的催化性能,并通过阿伦尼乌斯(Arrheniu
其他文献
基于环路传播延时对外差式光锁相环稳定性和环路相位误差的影响,以奈奎斯特判断准则为依据,以环路相位裕度为度量,研究了延时与环路中主要参数的关系。首先通过环路数学模型,计算出环路相位裕度。以常用一阶无源低通滤波器和一阶有源低通滤波器为代表,研究了延时与环路中自然频率、阻尼因子、环路稳定性和相位误差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际应用中,在保证环路稳定性以及相位误差的情况下,相位裕度应控制在45°~60°之间,当阻尼因子为1时环路自然频率与延时乘积应处于0.138~0.266之间。同时计算出此时系统若处于最佳跟踪性能范围
以柔性聚乳酸(PLA)为打印材料,利用熔融沉积成型技术进行3D打印服装面料设计,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打印前后柔性PLA的分子结构、结晶度、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喷丝前后PLA细丝的分子结构没有变化,结晶度有所下降,经熔融喷丝后的PLA细丝表面更加光滑,喷丝连续均匀。以3D Max建模软件为平台,采用Peirce模型理论,结合NURBS曲线建模方法,建立平纹组织3D打印模型,得到立体打印服装面料。
采用十字喷丝板,结合锦纶纺丝及加弹工艺,通过优化工艺条件,生产具有十字截面的聚酰胺6纤维拉伸变形丝(PA6 DTY),并对该十字形PA6 DTY性能做了检测。测试结果表明:加工速度为630 m/min、拉伸倍数为1.20、热箱温度为175℃、加捻器速比为1.6时,制备的十字PA6 DTY的断裂强度为3.4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4.0%,纤维十字截面清晰,外观正常。
以实现石油污染土的工程再利用为目的,借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索石灰改性石油污染滨海盐渍土的强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石灰改性有助于提高石油污染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变形性能,10%石灰改性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小值为764 kPa,能够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TJJ034—2000)中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底基层强度标准(500 kPa)。石灰改性污染土的峰值应变平均值为2.04%,小于石油污染土的峰值应变(3%);石灰改性石油污染土的抗压强度随含油量的增加先增大再稳定后减小,随石灰掺量及养护龄期的增加
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基础所制备的乒乓球拍底板特殊结构入手,对当前应用较多的碳纤维乒乓球拍底板制备方法进行分析,并与芳纶底板、玻璃纤维底板等的性能进行对比,总结出碳纤维复合材料乒乓球拍性能方面的优劣势,并认为碳/芳混编底板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利用H型电化学池,在低温下研究稻壳水热生物炭(HB)和热解生物炭(PB)辅助水电解制氢的特性,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炭浆液进行LSV、EIS以及产氢特性测试,并结合XPS、FTIR、BET、XRD和SEM表征,分析两种生物炭的电化学反应特性,并探讨了生物炭理化性能对其氧化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HB中丰富的—OH基团使得阳极起始电位非常低,而PB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和高比表面积,因此在较高阳极电位(>1.2V vs.MSE)下的反应活性较强;生物炭浆液的溶液电阻和电荷传递电阻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生物
对聚酰胺66熔体直纺生产过程控制进行深入分析,从聚酰胺66盐液、原辅材料质量控制及优化使用、公用工程介质、反应器尾气回收利用、关键工艺参数、设备维护保养、预防性措施等方面实施有效的管理和节能降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聚酰胺66纤维领域的绿色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摘要 以一座三跨连续斜交箱梁桥为背景,应用SAP2000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纵向地震输入下,桥台及台后填土对不同斜度连续梁桥上部主梁及墩柱内力和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斜交连续梁桥,桥台能够减小主梁惯性力,约束主梁及墩柱的纵向位移,但会增大其横向位移,且斜交角度越大,纵向约束效果越弱,横向位移越明显;桥台作用一方面会加剧斜交连续梁桥上部主梁的旋转效应,另一方面会使得
液流电池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是改善电池内部电解液流动性能、提高电堆功率密度和可靠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石墨板上设计并行、交指和蛇形等流道是液流电池使用的传统流道结构,其缺点为流道种类单一、石墨板成本高及机械性能差。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波纹状并行、分离式蛇形、螺旋形等新型流道,在电极上构建流道、引入独立的流道部件、环形与梯形等异形结构等先后被提出。本文从双极板、电极上的结构设计和异形结构设计与优化三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年来液流电池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进展,阐释流场结构等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机制及其与电池运行、装配间的适配规
光化学转化是有效利用光能实现化学反应的重要途径,微反应技术为提高其过程效率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平台。本文首先指出微反应器相比于传统釜式光反应器,在光强分布、过程放大、光能利用效率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能够实现光化学反应过程的高效强化。简要地介绍了光化学转化及光化学微反应技术的基本特征,然后系统地综述了光化学微反应器的设计构建及其在有机合成、聚合等方面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自动化控制的光化学微反应系统及应用。重点介绍了微反应技术在紫外光、可见光辐照下的光化学合成进展及其过程放大。最后,对光化学微反应技术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