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篇:提高会议效率的六顶思考帽

来源 :AMT前沿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Y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顶思考帽使我们的会议时间减少了80%,同时改变了整个欧洲的企业文化。
  ——J. P. Morgan国际投资银行
  
  为了集思广益,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企业经常需要开会。然而,会议的结果却常常不能如人所愿:不是在面红耳赤的争论中不欢而散,就是在口是心非地妥协之后不了了之。这样的会议,既谈不上效率,更谈不上执行。如何提高会议效率,是摆在企业管理者和会议组织者面前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难题。
  幸运的是,爱德华·德·波诺先生已经为我们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方法——六顶思考帽。有了六顶思考帽,人们是不是就可以巧妙地避免会议中常见的问题,高效推动会议进程,达到会议预期的目的了呢?
  六顶思考帽,一个看似陌生又很形似的词语,其中蕴含着什么?简单地说,六顶思考帽是一套思维的工具,既可以用于个人思维,也可用于团队沟通。那我们就从人际沟通开始,来逐步认识和理解六顶思考帽。
  
  “盲人摸象”的故事
  
  一群盲人,遇到了一个从没有见过的巨大动物-大象,他们希望通过触摸了解这个动物的长相。第一个盲人碰巧摸到了大象的鼻子,第二个人摸到了象牙,第三个人抓住了大象的耳朵,第四个人则抱住了了大象的粗腿……讨论开始了,争论也开始了:每一位盲人都在努力描绘着自己摸到的大象的样子,各有所见,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这是一个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古老的寓言故事,也是一个能够很好地反映人际沟通的例子。为了避免这些无谓的争论,我们很有必要稍微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这些盲人们之所以会存在着认识的分歧,有两个明显的原因:
  * 因为他们是盲人,不能用眼睛看——如果能用眼睛一眼看出大象的样子,争论就不存在了。
  ——对于这个原因,盲人永远是盲人,我们好像无能为力。这种情况就像我们不可能让人一下子看清所有问题一样。
  * 因为在位置固定的情况下,他们触摸的范围是有限的,不能通过触摸感知到大象的完整形状。
  ——对这第二个原因,我们却发现有明显的可以改进的地方:是否可以让盲人们移动起来,换换位置?摸摸他人摸过的地方?沿着鼻子、牙齿、耳朵、腿……一直摸下去,不就可以了解到大象的轮廓了吗?
  一句话来概括:因为大象太大而盲人的感知能力有限,大家在自己的位置上各有所感,各执己见,才会争成一片。这和我们讨论一个大家都无法全面了解的问题时的情况是一致的,不顺畅、信息不全面的沟通环境,正像寓言中的几位盲人一样,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到这里,问题似乎已经可以解决了。可是且慢!不要忘了,面对一个问题的大象,我们都是瞎子!大家只不过是偶然根据自己的站位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大家都没有摸到的部分怎么办?这样不就永远是未知了吗?
  这实际上是一个如何才能全面地看大象的问题。全面地看大象很简单,有一个视力健全的人做指挥,大家遵循一定的步骤按顺序去摸大象的关键部位就可以了。如果把大象看成我们日常遇到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我们如何才能全面地认知事物、思考问题的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六顶思考帽正是爱德华·德·波诺先生提供给我们的一个通用的全面分析问题的框架。
  
  一个全面看问题的思维框架
  
  六顶思考帽通过六种形象的颜色,激发人的想象,提醒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全面看问题的思维框架。
  白色思考帽:中立而客观的白色,提醒人在讨论问题之前检察数字和事实。我们有什么信息?我们需要得到什么信息?
  红色思考帽:热烈的红色,提醒人在讨论中考虑人的感情因素,抒发情绪,表达感觉,利用直觉和预感。
  黄色思考帽:阳光、乐观的黄色,提醒人从正面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价值点、利益和希望。
  黑色思考帽:严肃、阴沉的黑色,提醒人以谨慎的方式思考问题,发现潜在的风险、缺点,进行评估和判断。
  绿色思考帽: 生机勃勃的绿色,提醒人努力产生创意和新的想法,提出创造性的建议和思路。
  蓝色思考帽: 冷静的蓝色,提醒人控制讨论的过程,使用不同的思考帽达成讨论的目标。
  到这里,我们发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似乎确实是一种可操作的方法。但有心的读者还会存在一个疑问:为什么是这六个角度,六顶帽子是否全面?
  
  “六”顶帽子是否全面?
  
  工具是引导人思考的,如果不够全面,会造成遗漏,使我们不能深入地分析问题。这也是AMT咨询顾问常强调的“MECE原则”,即Mutually Exclusive(No overlaps)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No gaps),意为“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不重叠、不遗漏——分解框架应该完全穷尽,相互独立。我们从日常经验入手来考察六顶帽子的全面性。
  日常生活中,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面临讨论、说服、辩论。而对于如何说服人,有很多被我们挂在嘴边、耳熟能详的成语和俗语。最典型的莫过于这样几句:
  “晓以利害”、“胡萝卜加大棒”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事实胜于雄辩”
  ……
  “晓以利害”、“胡萝卜加大棒”说的是利害关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的是逻辑和感情都要关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事实胜于雄辩”,说的是事实基础的重要性。
  与六顶思考帽稍加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晓之以理”、“晓以利害”、“胡萝卜加大棒”,说的就是六顶思考帽逻辑上的黄帽和黑帽思维;而“动之以情”,则是说要使用红色思考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事实胜于雄辩”说的则是白色思考帽的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发现:逻辑利弊、事实、感情,是大家公认的考虑问题最基本的几个角度,这正好对应于黄-黑、白-红两对、四顶思考帽。
  我们可以认为这四顶帽子是最常规、最常见的思维角度,但还不见得全面。巧妙的是,德·波诺先生用一顶绿色思考帽-创新思维的帽子,弥补了其它四顶帽子的不足,考虑其它四顶帽子可能考虑不到的角度。
  最后,谁都不会否认,一个会议需要组织和控制,蓝色的帽子就应运而生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六顶帽子的全貌:
  从分析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的思维方式都是相通的,方法也是可以互相借鉴的。六顶思考帽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将人类思考问题最基本的几种方式提取出来,提醒引导人有意识地去按照不同的模式思考。就像摸一个大象沿着鼻子、象牙、耳朵、腿一直摸下去,看一个立方体从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看一样,我们可以从六个角度进行比较全面的思维。
  
  为什么是六顶思考“帽”?
  


  至此,我们已经完全能够理解六种颜色的意思了,但为什么是六顶“帽子”呢?
  六顶思考帽通过帽子引进了一种角色扮演的方法。同时帽子在心理上容易戴上和摘下,使角色转换更加方便。
  前面我们没有谈到的引起盲人争论的第三个原因。这第三个原因就是他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每个人都要维护自己的观点,批判别人的看法。这不仅涉及到怎么看问题,还涉及到每个人的心理感情的因素。这种原因在日常的会议中更加常见:争论一开始是争是非,后来变成了争面子、“争口气”,逐步将会议引向歧路。
  这种争论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讨论者将自己的观点和自我相结合,而“帽子”则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观点和自我分离开来:不管是谁的观点,不管你愿不愿意,带上黄色帽子,就要求对观点进行肯定,带上黑色帽子就要对观点进行批判。帽子提醒人扮演不同的思维角色。
  德·波诺先生通过帽子引导人进行思维角色的扮演,不仅巧妙地解决了争论的问题,更有力促进了与会者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真正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六顶思考帽的好处
  
  总结一下,六顶思考帽方法将人的思维分成了六种最典型的方式,用不同的颜色提醒人按照不同的方式思考,用帽子引进了思维角色扮演。其好处在于:
  * 完备的分解。
  在现时生活中,人由于自己的位置、观察问题的角度、个性感情因素、环境的不同,容易从特定的、片面的角度看问题。而六顶思考帽提取了六种最典型的思维方式,正如从六个面看一个物体一样,人可以通过这六个角度比较全面、完整地观察事物、认识问题。
  * 将自我与角色分离。在会议中,当事人往往将自己的观点和自我相结合,对自己和别人的观点投注喜好或批评的感情因素。最典型的就是维护自己的观点,批评别人的观点。而发言人的日常身份和地位也会误导与会者对其观点的评价。
  六顶思考帽通过引入角色扮演的概念,将个人的自我身份与观点相分离,当一个人说出一个观点后,大家同时带上相同的帽子对观点进行评价,既可以更深入,也可以避免冲突。因此可以说六顶思考帽是让人“带上帽子、放下面子、留下脑子、贡献点子”进行深入的思考。
  * 将讨论游戏化, 使会议更趣味化、轻松化。六顶思考帽减轻与会者的压力,在轻松的氛围中放松大脑,使思想更放松、更敏锐。
  * 引导注意力,轻松进行思维方式的转换。六顶思考帽使人们能够清醒地控制和引导思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用什么方式思维。会议中要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进行转换,六顶思考帽通过颜色提醒人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通过帽子的戴上和摘下提醒人进行思维角色的转换。这样可以轻松地引导大家的注意力,实现角色的转换。
  * 正反馈、无对抗平行思维。六顶帽子要求大家在同一时刻带上同样的帽子往同样的方向进行思考,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与会者之间会互相激励,产生更多更好的想法,促进思维走向深入。
  * 使个人的思考无约束、更专注,更深入。六顶思考帽让每个人专心扮演不同的思考者,在同一时刻不用考虑多个方面,专心于问题的一个方面的思考,更加专注,也更有效率。
  六顶思考帽作为一种会议沟通的工具为大家所熟悉,但实际上它的用途并不限于会议沟通。对于个人而言,六顶思考帽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工具。广而言之,无论对一个团队还是个人,六顶思考帽都是一种远胜于头脑风暴的创新思维工具。
  实际上,深入理解六顶思考帽,你就可以发现它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思维工具。六顶思考帽的背后是以深刻的思想做支撑的。笔者曾经将六顶思考帽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礼”的思想进行过一个比较,发现两者的思想几乎如出一辙(在作者另文《六顶思考帽之礼》中有述,可登陆www.amteam.org查看马东方专栏)。这再一次印证了笔者的一个观点: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其管理思想和方法中正确的部分总是相通的。愿有心的读者深思之。
  
  本文作者: 马东方 AMT Training资深讲师
  联系方式: David.Ma@AMTeam.org
其他文献
栏目导语: 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扯皮推委、兜圈子效率低下,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很常见。能不能让跨部门跨岗位的人协同起来“做正确的事”,这是流程管理擅长的问题。能不能跨部门跨岗位的人都象最有经验的人那样“正确地做事”,这是知识管理擅长的事情。流程管理、知识管理,流程管道和知识活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AMT致力于成为帮助企业“流程和知识结合出实效的NO.1专家机构”。本专栏由AMT合伙人王玉荣女
期刊
栏目导语:为了解决A机场以及国内机场在非航领域的困惑,AMT专门成立了机场非航空业务提升咨询小组,对标杆机场的做法进行了仔细研究。未来将借助AMT《前沿论丛》,将成果与国内200多家机场公司分享。  在做具体规划时,关键是要考虑满足商业成功因素。动线,我们认为是第一考虑因素。    从3月开始,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线部分将进行为期38个月的大规模整修。按照亚洲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这次工程将会把
期刊
栏目导语:新产品开发是项激动人心的事情,中国企业高速发展中更迫切需要对新产品开发管理深入认识,基于这样的背景,对新产品开发的研究将是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为此开设专栏,发表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您一起探讨新产品开发中的业务选择、组织、流程等相关问题。  没有新产品注定被淘汰,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风险又很大。企业在上市前进行充分测试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    没有新产品的企业注定要被淘汰,但新产品的开发和
期刊
在大量囤积资金和土地资源的同时,房地产企业的快速扩张离不开标准化。    同生地产在市郊又将启动一个超大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由于新项目的筹备,CEO林俊已近半个月没有好好休息了,常常跟管理团队开会到深夜。毕竟这是同生地产进入该市以来最大的一个项目。  同生地产进入地产行业已近5年,从最初的拿地、策划、设计、施工到售楼,刚迈过地产开发的一个循环。在下一个开发周期启动的当口,同时开发的楼盘已由3年前的
期刊
尽管e-learning进入中国已有数年,但作为已经采用或计划运用的企业来说,具体的实施经历是值得探究和借鉴的。    谈到企业e-learning的运用,HR从业者已不再陌生,但对其精髓的理解,则是伴随着对其不断深化的运用的一个永远探索的过程。如何少走弯路,如何有效地综合运用这种培训方式固然是多种因素合力决定的,但是受企业员工欢迎并提高其绩效,进而为企业经营业绩做出贡献则始终是衡量其应用的成功与
期刊
当企业竞争越来越多的集中到执行力上,当企业掌握的资讯越来越相近的时候,“门户”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我在2002年就开始接触PORTAL,去年年底我们做的一个项目中,我突然发现PORTAL有一个重要的作用。PORTAL是直接针对应用的。当我们做完BI之后,BI的作用是将战略进行细分,形成对应着各个职能部门、各种角色的报表。实际上,中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在执行力。每个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
期刊
新市场对产成品,又对原材料或者零部件的采购开放——是供应链在延伸。    在美国,客户对产品的即时需求仍在困扰着供应商,而与此同时,制造商却在寻找减少库存持有量的方法。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与机会,美国的制造商越来越多的向其价值链合作伙伴寻求帮助,他们既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提供商,又与增值供应商结成更亲密的伙伴关系。在制造业中,使用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例子处处可见,所有的迹象都表明用户需要更好的服务。国内公
期刊
沐浴着信息化的春风,CIO的职业看上去越来越有吸引力。只是在光鲜的背后,有很多烦心事却不得不面对。    CIO手握企业的IT生命线,处在企业信息化的最前端,接触到的都是高科技,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弄潮儿;而且CIO还代表了企业的“甲方”地位,在选型的时候掌握着供应商的“生杀大权”。看上去,CIO的生活是光明和美好的。 虽说如此,做一个好的CIO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CIO跟信息化的成功与否密切相关,
期刊
第二十辑    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扯皮推委、兜圈子效率低下,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很常见。能不能让跨部门跨岗位的人协同起来“做正确的事”,这是流程管理擅长的问题。能不能跨部门跨岗位的人都象最有经验的人那样“正确地做事”,这是知识管理擅长的事情。流程管理、知识管理,流程管道和知识活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AMT致力于成为帮助企业“流程和知识结合出实效的NO.1专家机构”。本专栏由AMT合伙人王玉
期刊
冲突过低或过高,压力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会议目标的达成。开会也有折中的艺术。    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异常肥沃的土地,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修起城池,建造起了繁华的巴比伦城。后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人们为自己的业绩感到骄傲,他们决定在巴比伦修一座通天的高塔,来传颂自己的赫赫威名,并作为集合全天下弟兄的标记,以免分散。因为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