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如何立德树人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king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立德树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我國思想文化领域宣扬极端民主化、自由化和人权化等错误思潮泛滥成灾;政治领域里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经济领域中的地方主义、拜金主义现象令人关注;社会生活领域僵化保守、不思进取的小农心理以及求神拜佛的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危害不浅。社会道德领域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诚信缺失、坑蒙拐骗、制假贩假时有发生;一些人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国家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一些人不遵守社会公德、见危不救、道德冷漠等问题普遍存在。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就会严重损害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种论述是对德育的进一步强化,更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深入阐释,也是实施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的重要举措。学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之一,更是责无旁贷。
  二、什么是“立德树人”
  古人早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三立”说教,这就是所谓“人生三不朽”,其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的史册。公元前五百四十九年,鲁国穆叔到晋国去,前来迎接的范子宣向穆叔问道:“古人有言,死而不朽,何谓也?”豹闻之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在穆公看来,人生“不朽”的最高境界是“立德”,其次是“立功”,再次是“立言”。“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立德树人”的含义就是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
  三、学校教育如何立德树人
  第一,立师德以为范——榜样的力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师德,就是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做人楷模。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其自身的一言一行、品行修养必然会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教师的修养、人格,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在校的成长,而且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未来乃至终生。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时时处处严于律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加强师德修养,树立高尚师德,为人师表,以德为范。
  第二,牢固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人才观,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狠抓养成教育。著名教育专家吕型伟先生说得非常深刻:“什么叫人才?人才是由“人”和“才”两个字组成的,“人”同“才”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有的人是“人”又有“才”,就是人才;有的人是“人”没有“才”,不能叫人才;有的人有“才”不是“人”,这种人更不能叫人才。所以人才先要成人,其次才是成才。在养成教育方面,狠抓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大日常行为检查的力度,把学生的表现与文明班级量化积分挂勾。文明班级量化积分又与优秀班主任评比挂钩。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坚持不懈去抓,才能抓出成效来。
  第三,结合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大力推行“学科德育”。“育德”与“增智”彼此交融、不可分割。只有二者同步进行,才能相互促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只教书不育人”“育分不育人”的问题。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如果脱离了学科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生动教育,课堂教学就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就脱离了教书育人的本质,这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第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军训、劳动教育、各类参观考察活动、社会调查和社团活动等,使学生融入社会、感受生活,增强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增强社会责任感。比如,这个学期,我们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清洁乡村,美丽广西”活动,到学校周边的镇区街道义务捡垃圾,来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也逐步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第五,立德树人还要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相结合。我们学校利用我们家乡文化名人“新派武侠小说之开山鼻祖”梁羽生来打造我们的校园文化。从他的众多文学作品、不朽的人格魅力中以及挖掘德育内涵来激励学生。学校还通过开辟了富有浓浓的侠义豪情气息的“文心园”,大力弘扬中的“仁”“义”“忠”、“ 孝”、“礼”“信”等中华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的精华,这个举措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六,立德树人还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为了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我们还要不断从古代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中中汲取营养。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古代家庭教育的成功典范。学校可以在学生和家长中大力宣传《颜氏家训》,古为今用。通过举行《颜氏家训》为主题的活动,如朗诵和表演比赛、黑板报、主题班会、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等活动,使学生和家长对《颜氏家训》的家喻户晓。学校还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培训和指导家长吸取《颜氏家训》中的伦理思想、修身养德、教子治家、经世为政等多方面的精华,用以指导自己的家教工作,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进行无缝对接。
  “立德树人”关乎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千秋大计。“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学校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立德树人”在全国范围的贯彻和实施,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作为教师,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则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我觉得中学生物的课堂教学应该努力设法使学生“当堂弄懂,基本掌握”。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在备课上下一番工夫,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处理好教材,还要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在“量”和“度”的问题上仔细地考虑制定教学方法。  一、重视组织教学  课前巡视班内每一个学生,检查学生是否准备好课堂学习用品,在精神上是否已经做好上课的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更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質。因此,英语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教学,而成为了富含德育内容的素质教育。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决定了,英语课堂上的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而是要求教师合理地利用教材。教师要善于设计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把知识传授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
期刊
一、前言  (一)选题的背景  人本管理思想产生于西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真正有效运用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如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人本管理突出之处在于把“人”视为最重要的资源,根据“人”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情等综合情况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人尽其才,并在工作中全面关注“人”的成长---用科学的方法、恰当的目标、浓厚的文化,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激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期刊
每个人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都有着不一样的足迹,不一样的收获,美丽的青春岁月总是记录着成长的足迹。从小学转岗到幼儿园的那一刻起,我便开始编织着人生的另一个梦想:在温馨、快乐的幼儿园里,我带领一群可爱的孩子拉着衣角,做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保护他们羽毛渐丰,引领他们茁壮成长。如今踏入幼教岗位已近三年,这其中有辛酸、有汗水、有收获,但更多的是平凡。可恰恰在这平凡而温馨的日子里,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浪花,促我
期刊
阳光教育,又名返璞归真的教育,它能让人成为人,成为有能力的人和有价值的人,成为幸福的人。它的价值在于教真育爱,教真理、学真理、实践真理、捍卫真理。学真知、行真事、做真人。培养学生有爱心、爱他人、爱社会、爱智慧、爱自然、爱宇宙。要实现这种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实现阳光教育,教育者必须成为简单的人。何为简单的人呢?就是要抛开教育的功利性,真正的投身于教育事业当中的人。在山区工作了十多年,看
期刊
一、团队建设理论的基本内涵  “团队”是管理学界近年较为流行的一个词,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团队的基本要素包括规模、目的、目标、技巧、方法和责任。对这些要素给予认真重视,才能形成产生团队业绩所必须的条件。因此,作为一只优秀的团队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
期刊
孔子有句话说得很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凡是要求学生做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积极上进,勤奋钻研业务,力求精益求精……这些都是教师应具有的美德。但也有极少数教师敬业意识,奉献意识淡薄,为人师而无表率作用。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在汶川抗震救灾中的“范跑跑”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哗然,使师德问题再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也反映出当前师德建设的紧迫性。  师
期刊
当前我们的班主任多忙于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的管理工作占据了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体力和精力。时间上,从早晨学生入校,到下午学生离校;空间上,从校内到校外;内容上,涉及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和安全等各个方面。事无巨细,只要涉及到学生,班主任责无旁贷。  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思想早已为我们大多数班主任所熟知,他的班级管理讲座光盘仍然是我们各学校班主任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魏
期刊
由于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学校管理制度中把文化和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有了扎实的文化底蕴,相信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会更深远。专业教师更要发挥其特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身正为范,不断提高教师师德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一身正气,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某种程度上讲,学生从欣赏这位老师到喜欢上这位教师,那么他对这门学科也会感兴趣。这时教师
期刊
一、综述  校企合作开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代,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开始校企合作创新发展。目前,国外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基金会赞助模式、大学科学园区模式、具有联合协调功能的教学、企业孵化器模式、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模式以及教学公司模式。同时,国外也有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的“三明治”工读交替培训、日本的产学官合作、美国的合作计划、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基地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