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在道德课堂下充满灵气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an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所以,道德课堂下的语文教学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灵气,让我们的学生形成怎样的学习方式。
  德国一位教授在考察完中国基础教育时不无感慨地说:“中国的教师真能讲,中国的学生真能考!”这也许是对中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好概括。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沉闷、死寂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则听得很乏味。恩格斯说:“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新课程的课堂较之传统的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它给思维的“活”提供条件,学生得到了解放,教材变得开放了,教学过程开放了,教学时空也变得开放了。
  道德课堂下的语文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学习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这样的语文教学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习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语文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舞台。语文能让人生燃烧激情,语文能伴随人一生。语文教学应该着眼于两条思路:一是注重语文素养的提升,一是注重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培育,可以站在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学科立场上来展开,以能力培养促进素养提升。让语文教学在道德课堂下充满灵气。
  道德课堂对老师的要求更加详细,其中教师必备的八大教学素养就值得我们每位老师认真学习和对照。道德课堂上教师应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即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达到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变会学、愿学到乐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目标。要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每一节课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抓住切入点,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此外,道德课堂离不开有效管理。有效管理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础,设法既让学生有一定的时空去想、去做、去活动,又让学生想有方向、做有目的、动有收获。要善于及时解决课堂上学生遇到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要有效评价和反馈,多采用鼓励性评价。课堂上及时反馈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教学中我们要用心设计合理的课堂反馈题目,及时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老师课下要不断总结,多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教师应抓住语文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导入新课
  语文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上,课堂之外更有广阔的语文天地:墙上的海报,报纸上的广告,电视上的新闻,营业员得体的话语……,无不给人丰富的语文营养。因此教师应抓住语文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导入新课,这样和学生的生活相接近,有利于将学生的心从课下玩的状态中吸引到课堂上。导入新课是组织语文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犹如一篇杰作的序曲,好的导入能先声夺人,扣住学生心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常情况下,我根据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导入语。用生活中饱含深情的歌词。好歌词犹如浓缩的现代诗歌,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也接近学生内心,深受他们欢迎,这么好的素材,我们教师何乐而不用呢?例如,我在讲《背影》时说道:“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同学们听着这朴实无华的语言你在想些什么?当你想起父亲的那一刻是否也曾定格在某一件事上呢?散文家朱自清对父亲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还可通过讲故事、现场训练法、对联渗透法、想象法、表演法……精心设计导入,使导入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导入语是课堂与课下较好衔接的重要环节,而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恰当引入就会使学生深深感到:噢,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呀!从而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让学生逐渐具备和生活对话的意识,使语文学习渐至佳境,这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
  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展示生活中的自己,实行“模糊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所谓“模糊教学”就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唯“标准答案”是从。它和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是有本质区别的。它的出发点是由于语文的答案本身具有多元性,并无权威性,万不可限制学生的思维。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激活学生的思维就找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源头。一个没有自己独特见解,随声附和之人,暴风雨来临时不过是个“海鸭”而已。只有有个性的人,才能发展成有创造性的人。为此,我们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个性的人。
  执教《伤仲永》,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围绕“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看法?”开放性话题进行讨论,学生发言的角度之多和观点之新让教师感到惊喜。有的同学从自己角度考虑,认为自己天赋不错,但还要后天努力。还有的学生批判方仲永的父亲认为他目光短浅,惟利是图。而一位同学的发言引起教师的关注,他说:“我认为在方仲永的变化中,作者王安石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课文第二段的第一句话‘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清楚的说明作者王安石对于方仲永的情况非常了解,那么他为什么没有关心方仲永,也没有劝阻他的父亲,就这样看着一个天才少年消失了,所以我认为这其中也有王安石的责任。”教师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勤于思考,并号召同学们来评议这一观点。学生有的反驳,有的支持。经过一番讨论,集中问题是:王安石为什么没有去帮助方仲永?大家陷入沉思。最后,有一位同学找出了答案:王安石生于1021年,而《伤仲永》一文说的“明道中”即1032-1033年,仲永十二三岁,也就是说王安石见到仲永时,他自己也只有十二三岁,又如何去教育、指导方仲永呢?同学们豁然开朗。
  第三,道德课堂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把好提问关,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
  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其实,深入每个学生,你会发现,他们中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通常,当老师的注意力辐射于后进生之外时,他们就会游离于教学之外,诸如讲小话、玩纸团、做鬼脸、弹皮筋、大声读书、怪调回答……但他们常常被尊重被包容时,他们的潜能就会苏醒过来,有时会令你大吃一惊。如我教学《第一次真好》时,先是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角色体验,再全班畅所欲言“第一次”,我有意请平时表现很糟糕的同学讲述他们的第一次,结果发现他们的“第一次”更丰富,更刺激,更能令人回味无穷。让语文教学在道德课堂下更富有灵气。
  “还学生以心灵的自由”成为语文课堂的座右铭。“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学生的座右铭。仁者爱人,宽容为上;智者教人,引导为佳。这是我对道德课堂下的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解,也是一种境界。用我们的努力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灵气飞扬,学生的笔下也灵气飞扬……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代教育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与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些难题。本文首先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重点阐述现代教育中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问题,最后提出一些注意事项,目的在不使我国的现代教育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技术;现代教育;网络技术;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B
【摘 要】 蒙文是蒙古族通用的一种拼音文字,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少有的专属于一个少数民族的语言。蒙文与汉语间有很大的区别,然而,现今留存的蒙文文库却十分稀少,这很容易造成一门语言的逐渐流失,因此,建设蒙文文库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对蒙文文库建设的思路展开探讨,对于文库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展开分析,同时,也会具体讨论蒙文文库建设的相关模式。  【关键词】 蒙文;文库;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
【摘 要】 教育在幼儿的兴趣点与关注点上产生;幼儿行为的闪光点正是教育的生长点;艺术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是素质教育的制高点。  【关键词】 兴趣;智商;情商;潜能;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是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教育走向未来,就要从培养这四个“学会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就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以达到
【摘 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科学。部分中职生由于道德素质、行为习惯和学习基础差,学习数学的态度不端正,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因而中职数学教育教学的难度大。我在中职数学教育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教育措施,尤其是贯彻了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坚持教书育人,坚持正面引导,坚持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了解学生,改变育人观念,关爱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需学生所需,与学生交知心朋友,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摘 要】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是保障幼儿游戏的前提条件之一,对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具有独特价值。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存在自制玩教具数量少、功能单一,玩具成为看具、幼儿教师制作创意贫乏等问题。本文对幼儿园自制玩具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策略,并从幼儿心理角度分析幼儿参与到制作玩教具中的意义。  【关键词】 自制玩教具;幼儿心理;调查;改进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
【摘 要】 文章针对“激光原理与技术”课程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激光原理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等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激光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一、教学现状  “激光原理与技术”是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理论性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