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sini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一步开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应重点关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的研究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理论创新相结合。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6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70(20D9)05—0004—02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取得的成果和基本经验,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于20世纪初,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党带领人民围绕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两大理论成果,指导着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新中国的诞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奋斗目标,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顺利实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成熟和成功实践;同时,随着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性任务被提上日程,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的开始。可以说,新中国的成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历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关节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60年,是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前进的60年,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突破的60年。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60年的发展,无论从经历的时间、取得的成果还是发挥的作用来看,都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认真研究、总结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和基本经验,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对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促进首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不断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前,进一步开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的研究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始终是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实践成果。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应该站在新中国60年伟大实践的高度,从这6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中,进一步总结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主要成果和基本经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纵深发展。
  第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的。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和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十个结合”,既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深入学习、研究这些新中中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宝贵经验,有助于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将重点放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上来。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丰富和发展历程,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在联系,是深化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面。
  第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分析和总结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于解决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应当紧密结合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重要研究方向,努力在推动全国和首都的科学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第五,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理论创新相结合。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取得的成果,与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深入总结新中同60年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经验和规律结合起来,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认识,才能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理论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探索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也是这样,我们应当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不断深化,促进理论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指引学生自主学习和思
我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迄今已有28年了。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更不是带有偏见地看待这一不寻常的历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面,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转变发展观念
一、前期准备工作:潜心剖析,确定方向,(一)现状分析我园区域性体育活动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活动场地狭窄,未利用有效空间合理划分运动区域。(2)材料单一。我们长期以班级为
当今,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步伐使人们更愿意接受简约、便捷、高效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微课主要以微视频为主,生动形象,具有“资源多样,情景真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三个层次:一是思想观念上的落实;二是实践行为上的落实;三是制度和机制上的落实.后者是最深层、最根本的落实.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都不能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作一种时髦或政治广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落实在会议上.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十六大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整系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并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全面而又具体的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明确要求,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同时表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法国解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的功能意义在于将个体询唤为主体,即社会秩序的臣服者。本文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主体理论的角度对电影《梅兰芳》进行深入分析,从
随着自动测试仪的发展,大多数的测试任务都是由它们完成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所得测量结果进行评价,需要得知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正确评定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