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猪疫病及其防治对策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ny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规模化养猪产业的发展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给猪场疫病防控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当前猪场疫病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如新老疫病同时存在,非典型疫病以及混合感染疫病严重发生,这些新问题的出现进一步加大了猪疫病防控的难度,给猪养殖产业的健康發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常常因为防治不及时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猪常见疫病的发生和防治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1猪常见疫病的发生特点
  当前猪病发生十分复杂,发生较多的猪疫病主要有猪病毒性腹泻、猪圆环病毒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同时还很容易发生口蹄疫、猪流感等多种疾病。现阶段猪疫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1疾病综合征增加,单一化的疾病减少
  在猪养殖过程中,特别是规模化猪养殖过程中多种疾病混合感染或者继发感染的数量不断增多,猪繁殖障碍综合征、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胃肠道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综合征等综合征疾病已经在猪场普遍发生,危害不断加大,防控难度逐渐升高。在猪疫病混合感染中,既存在病毒性疾病的混合感染,也存在细菌性疾病的混合感染,此外,还有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病例出现。常见的混合感染综合征有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病的混合感染,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和猪伪狂犬病毒病的混合感染,猪圆环病毒病和猪伪狂犬病毒病的混合感染,同时,在诊断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上述三种疾病混合感染或者两种病毒性疾病和多种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情况,对猪养殖产业造成严重的威胁。
  1.2新疫病不断出现,旧疫病未全面消除
  在猪养殖过程中由于不合理使用药物,尤其是不合理使用多种抗生素,导致致病菌耐药性不断增加,防治难度不断提高。此外,一些疫病病原发生了变异,有些过去没有引起重视的疾病危害性越来越大,如A型口蹄疫、圆环病毒二型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病、猪各种寄生虫病和非病原菌性疾病等。猪新疫病不断出现,旧疫病未得到全面清理,导致新旧疫病联合发生,加重疫病的危害程度,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3免疫抑制性疾病不断增多,免疫问题突出
  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有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瘟、伪狂犬病、猪流感,这些疾病单纯发生通常不会造成很高的死亡率,但是这些疫病会降低猪群的免疫能力,给其他致病菌侵袭提供机会。猪免疫抑制性疾病在猪场一旦发生会很难清理,并且猪群中隐性带毒猪会反复侵染猪群,导致猪群反复发病,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猪疫病的防治对策
  2.1科学规划建设猪场
  猪场建设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猪场疫病的发生,因此,猪场应该建设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交通便利,附近存在水源,上游无污染企业和化工企业,远离主要交通干道,远离人群聚居区。猪场建设布局要科学合理,要设置生产区、管理区、患病猪隔离区、饲料贮藏区,每个区域之间都应该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疫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疾病在养殖场内部传播。
  2.2控制好应激因素
  猪群发生应激是诱发猪疫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求猪场强化饲养环境的管理和控制。要保证猪舍正常的温度,湿度,做到冬暖夏凉,一般情况下猪舍的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之间,避免猪舍内部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和湿度,不然对猪健康成长会造成不利因素。饲养人员应该重视日常饲养管理,保持圈舍良好的通风和卫生环境,做好定期消毒工作,饲养人员要定期对圈舍内的粪污进行清理,并进行堆积发酵,将每天生产的粪便和污水通过沼气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还要勤换垫草,特别是要做好仔猪、妊娠母猪和分娩母猪的卫生环境管理控制工作。同时在猪饲养过程中给予猪一定的光照,光照可以调节猪群的生理机能,促进猪新陈代谢,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多种疫病的发生。此外,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还要注重彻底消灭养殖场内部的传染源,特别是在夏秋季节做好蚊虫鼠害的防除工作,要坚持自繁自育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要尽可能达到全面净化的目的。
  2.3严格猪场消毒制度
  做好猪场消毒工作是预防疫病发生的关键措施。养殖场的防疫人员要结合消毒区域和病原微生物的流行特点制定科学的消毒方案,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和消毒措施,保证消毒的多样化,避免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一般情况,每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消毒,日常要注重用具、猪栏、猪舍的消毒,一般一周消毒一次。每年春秋季节是疫病高发期,要定期对猪舍和饲养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在该猪场传染性疫病流行期间,猪舍和用具要坚持每周至少消毒一次,最好每周消毒2次。传染性疫病被扑灭后或者疫区解除隔离前,必须将圈舍内的粪便、垫料、尿液和污物清理出去,并将表层土壤铲去,用生石灰溶液对地面和墙壁进行全面消毒,将清理出来的粪便、垫料和污物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外来车辆和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域,新引进的猪群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保健康之后才能混群饲养,并做好严格的产地检疫和运输检疫工作,避免外来病原菌侵入。猪场应该执行严格的封闭管理制度,非养殖场人员禁止入内,场区内不同饲养人员不能随意到其他区域走动。保证饲料的营养价值,合理配制饲料。
其他文献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工程项目带来了优异的发展环境,同时在推动我国工程项目发展上项目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当前的发展来看,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还存在着许多急
根据复杂产品系统的特征,设计创新过程中集成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理论分析评估影响因素各层次间及同一层元素间的依赖与反馈关系,建立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各个行业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建设项目不断增多,这使得建设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越来越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评价发展领域的一个新的
辽宁市辽中区于家房镇作为农业乡镇,多年来坚持以生产粮食为主要经济来源,乡镇现有耕地面积52.995亩,水田面积17.655亩,旱田面积35.340亩,现人口居住面积为25.265万人。村落之间通过柏油路、沙石路相连,随着排灌站、公路等设施设备的相继完善,粮食种植产业和畜牧养殖业等的稳步发展,卫生事业、防保工作、计划工作的陆续完备,于家房镇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人口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1 农机技
当前大豆生产中存在偏施和多施尿素的问题。而大豆对于氮磷钾营养的需求是全面的。尤其高产高效生产中,植株要为根瘤菌提供相关营养条件如磷、钾、钙、铁和钼等。大豆植株的氮营养水平不宜过高,因为氮水平高了势必消耗较多的碳水化合物使根瘤数量减少体积变小,固氮能力弱,还会抑制大豆根瘤菌的活性,减少主根上的有效根瘤。所以在大豆生产中,氮肥的用量一般不超过纯氮5千克/亩为宜,而且氮肥只作基肥施用即可。  1 重施磷
科技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科技投入绩效水平与强度(R&D/GDP)问题已被社会各界重点关注。如何提高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的绩效水平?如何确
基于自主创新能力在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关键作用,试图对自主创新机制构成因素的结构作出重新解释。解释的关键包括两点:一是创新机制的中心子机制应围绕自主创新的能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