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释义》理校法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ja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问释义>由张琦著于道光九年,是清代一部较为重要的<素问>校注本.该书共有校文570余条,其中理校之文占到其所出校文的半数以上.据理推断为<素问释义>校勘的一大特色,这与清代朴学兴盛、重视考据的学术背景有关.张琦在运用理校法时,不仅校<素问>原来的经文,而且对王冰注文也出校.他具体使用的理校方法主要有据文理校、据医理校及据文理与医理两方面相结合校等.张琦这些理校之文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对国内外的<内经>研究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明末医家汪绮石《理虚元鉴》于辨治虚劳病中所论述的脾胃学术理论很有特点:在虚劳病因病机认识上,重视精气火(神)的关系,认为阳虚三夺统于脾;在辨治方面,强调了脏腑的整体联系,提出治虚有三本,脾肺肾也,而三者之中又特别重视脾土的作用,这充分体现了"脾为百骸之母"的重要学术观点.
期刊
期刊
期刊
解放军卫生工作从1927年建军时起逐步建立发展,1931年成立全军卫生工作的领导机关——军委总卫生部。此后,建立健全了各类卫生机构,形成了统一的领导体系,培养和配备了基本卫生人员,制订了各种规章制度,至1933年已完成了创始阶段。解放军卫生工作的主要创始人为贺诚。
<永乐大典>引用元代医籍较多,但大多今已散佚,其作者生平大多不明了.通过认真考证,其中9部著作的著录及流传情况、作者的生平事迹,尚有迹可循.
宋明理学的学风和思潮,开启了当时医家们的创新精神和对医学理论研究的重视,强化了辨证论治的发展道路,理学的有关内容如太极、气化、体用、先天后天等也被吸收为医学理论的要素,但理学对中医学的发展也有负面作用.
《医碥》为清代医家何梦瑶的代表作,其卷五《切脉》篇详细论述了脉之部位、形体、行动、歇止、脉配四时五脏、脉之胃气及各脉主病,或举例,或说理,不仅文笔流畅,说理清楚,颇具文采,而且行文清晰明朗,形式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