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线上和线下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来源 :区域治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jiei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更好地响应生态环境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号召,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开放形式,采用线上线下两种参观模式,开放设施单位,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弥补各自的劣势,切实让公众开放活动达到宣传教育效果.线上以“云参观”模式,使公众身在家中,通过屏幕了解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的全过程,不受场地、人员组织、天气或者特殊事件的影响和限制,随时通过网络就能进行参观.线下实地参观,通过设施单位工作人员现场讲解和演示,能够零距离观看设施单位每一道流程,直接、清楚地感受到各类环保设施运转的情况.本文以乌鲁木齐市为例,通过对二者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了二者同时开展的路径.
其他文献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虽然早已经跻身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GDP还是较低,农业依然是第一大产业,农民依旧是我国人口最大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嘉兴市的农村生活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城镇一体化和乡村振兴的战略导向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在这一基础上,农村地区人民对生活条件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既是新时代下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努力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向.本文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简要概括以及分析,对如何打造一个良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颁布实施,既表明青年发展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备,也意味着青年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渐成形.基于政府治理体系的概念内涵和研究视角,本文从理念与价值维度、制度变迁维度和合法性评估维度分析了当前青年发展规划的政策完备性和科学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青年工作作为政府治理的“公共问题”系统,要从具体任务内容出发,兼顾需求均衡,实现系统、专业和科学地发展.
十九大以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战略的提出和实施,高校要承担起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的任务.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和历史背景,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关注区域,探索高校人才引进策略,通过对其背景和意义进行分析,为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
“村改居”社区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新型社区,具有不同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特有形态.当前,部分“村改居”社区存在社区治理成本高、自治能力不足和居民生活共同体意识淡薄等问题.社区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在基层的反映和体现,因此,提升“村改居”社区治理能力和探索出高效可行的治理策略对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当前“村改居”社区治理的演进逻辑,针对现有的治理困境提出具体可行的社区治理策略.
国有企业肩负着振兴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为此,必须要积极学习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地嘉坚定国有企业自信,奋勇前进.作为国有企业如何才能够坚定企业自信呢?文中,结合国有企业发展实际,就如何打造出优秀的国有企业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可以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建议,将国有企业打造成为高速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企业.
加强对网络人士的思想引领,有利于调动互联网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合力.调研发现,网络人士思想状况和精神风貌总体良好,但也存在能力素质不高、参政议政意愿不够强烈、相关法律法规不够熟悉等问题.要采取坚持正向引导、搭建平台阵地、注重关心关爱、净化网络空间等措施,不断增强网络人士的使命感、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直以来,林业病虫害都是阻碍我国森林资源生态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林业部门也为此周期性地开展过多次防治工作,尤其现阶段,随着营林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在降低林业病虫害危害性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此同时,经过长期实践工作,发现营林技术的应用专业性和合理性,与林业病虫害发生、发展也存在一定联系.科学的营林技术能够切实降低林业病虫害发生率,所以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工作便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对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分析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以期为我国营林技术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指导
网络舆情是公众的社会表达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表现与反应,是在网络中产生、发酵、传播的一种社情民意.移动互联时代,公共事件中一些非证实的“碎片化”信息经由网络刻意发酵、传播与扩散,导致舆情发生偏差,诱发出一系列社会危机,影响事件的最终走势.本文从网络舆情、舆情偏差的概念与属性出发,从公众、媒体、政府视角探究舆情偏差的诱发因素,提出公众加强媒介素养、媒体坚守新闻本职、政府完善监管体制等舆情治理策略,助力舆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员工持股计划是一种新型的股权激励方式,具有激发人力资本、推进企业长远发展的作用,也是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然而我国目前针对员工持股计划配套的税收政策尚不完善,税收优惠尚处于空白阶段,阻碍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员工持股计划有企业方和员工方两个维度,表现为员工直接持股以及通过资管平台或企业间接持股两种持股方式.本文通过围绕员工持股计划中,进入、持有、退出三个纳税环节,对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税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税收协调的思路以及合理的税政建议.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了四十多个春秋,我们国家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和“突飞猛进”来形容,尤其是在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不断革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面临着同行业的竞争,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对于党建工作进行关注与重视,不断对党的建设加以优化与革新,让党和国家可以依靠国有企业的作用和力量,为大众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营造出更温馨的生活环境,让党中央制定的一切决策部署在国有企业更好地落实、更好地发展、坚决地执行.本篇文章主要对国有企业融入中心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