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疑的关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ey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于海文(1993-),女,汉族,山东威海人,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你对于我,就如同智慧之于哲学家,上帝之于圣徒那样。你是我最爱的,是鲜花盛开的原野上的白水仙花。我爱你,我爱你,我的心是一只玫瑰,是你的爱促使了她的开放;我的心是一片沙漠,受着你甜美的呼吸的吹拂,它清凉的春季就是你那双美丽的眼睛;你小巧的双足所至之处,都给我踏出阴凉的山谷,你头发的香气就像没药,无论你走到哪里,哪里就发出肉桂的芳香。”
  ——王尔德致同性恋人道格拉斯的情书
  1900年11月30日,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病逝于法国巴黎的一个破旧旅馆之中,结束了自己富有传奇和诗意的一生。他充满唯美主义幻想的作品广为流传,而他多情浪漫的私生活也饱受着争议。同在这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国度,26年后,诞生了20世纪最为耀眼的哲学家米歇尔·福柯,他用理性的头脑不断剖析着社会与个人,对当代的社会学产生着长久而深刻的影响。虽然一位是富有感性而充满才情的文学家,一位是充满理性而富有逻辑的哲学家,两位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与时代,美学观念也不尽相同。但不难发现,王尔德与福柯都对古希腊哲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个人的情感生活中也充满着对希腊美的追求。
  1895年5月25日,王尔德因严重猥亵、有伤风化的罪名被捕入狱,被判强迫劳动两年。他正值蒸蒸日上的创作生涯戛然而止,劳役极大损害了他的健康,最终使他在出狱不久便与世长辞,年仅46岁。王尔德对毕生追求的希腊式爱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个因喜欢男孩子被投进监狱的诗人也照样是爱男孩子的。要想改变我的生后,就得承认同性恋之爱是可耻的,我坚持认为同性恋是高贵的——比其他方式的爱都要高贵”。王尔德将这种希腊式爱情之美融入到了文学创作之中,并为之公然向社会抗争,最终覆灭于舆论的脚下。
  福柯同样对这种同性之爱有着美好的追求,相比于王尔德的公然反抗,他从历史深处探索这种情感关系的不可言说性之源头,在生前最后一部著作《性史》中,福柯对性观念的历史做了深刻详尽而又系统的研究,这其中关于性与社会权利统治的关系,以及关于古希腊罗马性观念的叙述,可以启发我们对王尔德的一生及作品有着更深一步的思考。
  王尔德一生所追求的希腊式爱情,在柏拉图的《会饮篇》中有着详细的叙述:希腊人认为世间有两种爱情,一种是凡间的爱情,是下等人热衷于肉欲而非灵魂的混乱爱情;另一种则是天上的爱情,是古老的、高贵的、理性的爱情,其对象是充满活力和理智的男童。而后者才是古希腊人所推崇的——一种充满智慧的年长者对富有美与活力的年幼者之间的情感。而王尔德毕生追求的也正是这种爱情。在法庭上,面对审判者的质疑,王尔德公然谈论这样的爱情,他认为这种爱“在本世纪是一种伟大的爱,是一位长者对年幼者伟大的爱,就是大卫和乔纳森之间的那种爱,就是柏拉图作为自己哲学基础的那种爱……它是美的,精致的,高贵的一种感情……它不断地出现于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当年长者拥有智力时,年幼者的面前就会拥有所有的生活快乐,所有希望和生活的魅力。”在这段申辩词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王尔德的生活理念是深受古希腊文化浸淫的。然而王尔德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他放弃出逃的机会,公然面对社会的质疑,最终将自己囚禁于牢狱之中,将自己的健康、才情与荣誉全部的牺牲掉了。这样的结局,并不是偶然的。
  福柯在《性史》中,对古希腊人的这种性观念做出了详尽的分析。福柯认为,即便是性观念相对自由开放的古希腊,与男童之间这种爱恋也并不是绝对自由的,从可考据文献中可以发现,希腊人对这种行为始终保持着关注并不断进行哲学思考和道德评判。由于男女社会地位的悬殊,在婚姻关系中,希腊人更看重的是男性主体在家政管理、养生等方面的节制,而在男人之间的这种关系中,希腊人对此的哲学思考不仅包含求爱者(即年长者)的自我控制,也有被求爱者(年幼者)的自我支配,以及双方的共同选择和节制,甚至人们更加强调男童的观点,强调男童应被关爱,以及男童应成为独立主体。可以看出,当男性是统治社会的主体时,男人之间的感情就不能和男人与女人、主人和奴隶这样的关系相提并论了,出于男童成年后社会地位和荣誉的考虑,对这种关系的道德质疑便应运而生了。权利制度引起对性观念的道德质疑,在相对开放的希腊时期已产生源头。希腊人一方面认为这种关系是高尚的、美好的,另一方面又在道德伦理方面有着担忧与质疑。由此而来,王尔德因与道格拉斯的同性之恋而饱受社会的质疑以及在死后所受到的长达一个多世纪的道德争议的社会原因,并不仅仅局限于维多利亚时代道德伦理约束,而是有更古老的源头和更深刻的权利支配因素。
  古希腊对性观念这种富有理性的哲学思考被后代不断的继承和深化。到了古罗马时代,权利在强制性法律的庇护下最终成为掌控人时间、肉体乃至整个生命的强占。中世纪、包括近代以来,人的身体,尤其是性不断被宗教、科学与道德伦理所掌控,性的历史代表着身体的历史,最终一步步被权力所左右。到了19世纪维多利亚统治时期,当王尔德站在法庭上与整个贵权阶级相对抗时,他所对抗的并不仅仅是整个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风气,而是整个社会背后的权力统治,是自古以来不断试图并成功掌控个体生命的权力,因此,他的悲剧性结局是必然的。可以说,王尔德之死只是权力压制下造成个体生命消殒之一隅,而他为此做出的悲壮而富有诗性的努力,终会在历史上流光溢彩,永远的闪烁下去。
其他文献
摘 要: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革命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他虽然不着戎装,专攻文字,却实在是“思想界的战士”。他于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不仅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寓意深刻,而且塑造了一个“狂人”的形象,并借由狂人之所闻所见来大抒胸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人们身处的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道出了旧制度下人性的缺失。是以鲁迅通过对笔下人物性格的揭示来投射国民性的不足,提出有关国民性
摘 要: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雪域高原上最尊贵的人间之神,他以他不拘一格的行动和美丽动人的情歌在人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是诗人,浪漫的情怀铸造了他特有的情缘;他是活佛,他将佛性用诗歌传达。本文试图通过他的生平及诗歌探索仓央嘉措的情缘与佛缘。  关键词:仓央嘉措;情缘;佛缘  作者简介:曾令君(1995-),女,汉族,四川内江市人,西华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摘 要:美国学者赫施将作者意图区分为“意义”与“指意”两个部分,并坚决维护“意义”的客观性与确定性。他认为“意义”代表着解释中的恒定原则,只有通过对作者意图的追问才能够真正实现。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由于“指意”更倾向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拥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并非作者意图论中的“指意”,而是其中的“意义”才是防止过度阐释,对抗“不确定”主张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作者意图;意义;过度阐释;“
摘 要:元代著名诗歌僧楚石自小即在浙江生活,在这期间曾经在杭州、湖州、海盐生活,活动范围仅限于浙江一省,个人活动范围较小。纵观楚石一生,第一次走出浙江省,就是从他二十八岁时受英宗诏书缮写《大藏经》离开浙江北上开始的。对于楚石来讲,佛理上的通达该是最此番北游最大的收获。楚石对佛法的理解与认知,在北游过程中得到了极大加强,成功摆脱了名相的束缚,楚石从一名普通的僧人变成元叟的弟子,成为了“妙喜五世”。北
摘 要:《一觉》是鲁迅《野草》整部散文诗篇的收束,文章中青年猛士无畏牺牲、奋起反抗的战斗精神所引起作者内心的“惊觉”与自我反思,是这篇散文诗的精神所在。作者对这些青年愤怒粗暴魂灵的体认,是他一以贯之对“生”与“死”的价值意义的最好诠释,同时作者也从对现实状况与自我内心的思考中找寻到某种支撑力量和希望。  关键词:一觉;鲁迅;生命强力  作者简介:倪洁(1992.4-),女,新疆喀什人,青岛大学文学
摘 要:《离别辞:节哀》是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与妻子分别之际作的诗,劝诫妻子不要悲伤。诗中大胆新颖,突兀别致的奇思妙喻让人感受到了男女之间至真至纯的完美爱情。  关键词:《离别辞:莫伤悲》;奇喻;玄学诗歌  作者简介:绳菊(1981-),女,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1 
项目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课题名称:“从柳美里的作品探究日本女性家庭观的崩溃与救赎”,课题编号:12532185。  摘 要:柳美里作为日本文坛的重要女性主义作者,其作品中融入了作者的自身经历以及社会的现实问题,并围绕家庭中的女性困境以及两性斗争展开了家庭叙事描述,柳美里不仅通过创作获得了自身的救赎,同时也为现代社会中处于家庭困境的女性打开了一扇解放自我意识的大门。柳美里特殊的“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1  散文历来以情叙事,以情感人,“一切景语皆情语”是对散文最好的概括和诠释。杨绛先生的叙事散文《老王》更是以简洁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十分有幸观看了人大附中王君老师的教学视频,我被她不拘一格的授课方式所折服。课堂上王老师以亲切动情的语言带领着我们感受了文中老王的“活命”、杨绛的“
摘 要:内地和台湾的文化均由儒家思想主导的中华文化的支脉,而父权作为儒家文化集中表现之一,两岸对于父亲角色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统一的。然而,两岸地域自然环境不同,政治经济的差别,受到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程度的差别,都对文化的导向逐渐显现出相异,父权作文本土文化的核心之一,地位和表现形式也出现了认知方式上的差异。本文以李安的“父亲三部曲”和张扬的“父子三部曲” 作为比较文本,分析比较两岸电影中父权构建
47.西北大学  建筑工程系总支书记办公室。秦书记把一张毕业证书放到沈群众面前。  秦书记:祝贺你,沈群众同学,作为我们建筑工程系专业的干培生,学习成绩优良,准予毕业。这是毕业业证书。  沈群众双手接过毕业证,郑重地敬了个军礼。  秦书记笑道:还有一个好消息。我这个书记,脸上有光啊!  他从抽屉里拿出把一份调令,交到沈群众手里,道:这是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的调任令。  沈群众看罢,有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