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yhp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心血管介入、血栓抽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血栓抽吸及PCI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及PCI治疗,未进行血栓抽吸。比较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情况,术后2周测定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脑钠肽(BNP)。结果 术后血管造影显示观察组TIMI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CK-MB峰值及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时配合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灌注水平及心脏功能,减少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值得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替罗非班;血栓抽吸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是临床公认最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急诊PCI时应积极干预罪犯血管,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斑块纤维帽薄、血栓丰富,PCI球囊扩张及支架释放容易导致血栓脱落,堵塞远端血管,造成微循环障碍,严重者可导致对应部位心肌梗死或死亡[1]。研究显示在PCI时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可有效防止血栓脱落导致的远端血管栓塞,减少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2]。因此本文笔者选择本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治疗,观察其效果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纳入标准:明确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发病12 h内入院;冠脉造影显示存在急性血管狭窄或闭塞;病变部位为血管中部,且血管直径不小于3 mm,抽吸导管可以进入;排除合并糖尿病、血液病及其他溶栓抗凝禁忌症的患者。共纳入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48—67,平均56.7±6.2岁,发病到入院时间6.5±2.0 h;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5—70岁,平均58.3±7.9岁,发病到入院时间7.2±3.3 h;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急诊PCI术前均给予拜阿司匹林300 mg及氯吡格雷600mg嚼服,术前按100 U/kg给予肝素,介入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h,可在介入术中追加肝素 1000 U/h。静脉造影后,PCI術前两组患者均静脉推注替罗非班,剂量为10 ug/kg,在3 min内推注完成,然后以0.15 ug/(kg·min)的速度持续泵注36 h。
  观察组患者透视下送导丝通过病变血管,沿导丝送入血栓抽吸导管,直至血栓部位远端2 cm处,导管尾端连接30 ml注射器进行负压抽吸,抽吸时应缓慢后退导管,使其通过血管病变部位;然后在向前推进,边后退边抽吸;反复抽吸数次,至造影显示血栓消失。然后行PCI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对照组患者行传统PCI治疗,不进行血栓抽吸。
  术后两组均按给予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 mg/d,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2次/d,1周后停药;另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调脂、扩血管等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术后根据冠脉造影图像评价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情况,具体标准参考文献[3];(2)术后2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测,测定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抽血送实验室检测血浆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脑利钠肽(BNP);(3)术后随访评价患者术后1年内(包括住院时间)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抽吸管均成功置入,抽吸次数为2-4次,抽吸血量为30—90 ml,平均 52±10 ml。两组血管造影显示观察组TIMI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心功能及不良事件的比较
  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CK-MB峰值及达峰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基础病变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栓导致冠脉血管狭窄或闭塞[4]。因此快速开通冠脉狭窄或闭塞血管,恢复心肌供血是减小梗死范围、保护心功能的关键,目前急诊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最有效方法。由于急性梗死患者均存在冠脉粥样硬化情况,PCI时可导致粥样斑块破裂物、微小血栓等随血流进入病变血管远端,可引起远端血管栓塞,导致微循环障碍,引起相应部位血流灌注无法恢复,形成无复流现象[5]。无复流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病死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PCI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情况[6]。
  研究证实PCI操作时脱落的微血栓及破裂物是导致患者术后无复流或慢复流的主要因素[7]。血栓抽吸导管是近年兴起的一种血栓抽吸装置,心肌梗死患者行PCI前,在导丝的引导下,血栓抽吸管进入病变血管后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抽吸病变血管内微血栓及粥样斑块碎裂物,改善前向血流。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的可逆性拮抗剂,该受体是与血小板聚集过程有关的主要血小板表面受体;盐酸替罗非班阻止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IIb/IIIa结合,因而阻断血小板的交联及血小板的聚集[8]。研究显示,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在无复流或慢复流发生中有重要作用,因此PCI同时给予盐酸替罗非班对预防远端微血栓形成,避免无复流或慢复流有重要作用[9]。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血栓抽吸+PCI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TIMI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术后冠脉血流恢复良好;术后检查显示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CK-MB及BN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炎症反应减轻;术后随访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替罗非班+血栓抽吸+PCI治疗的安全性较高,远期效果稳定。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时配合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灌注水平及心脏功能,减少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晖,姚道阔,徐景涛,张欣,周力,李虹伟.ZEEK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8):43-45.
  [2] 阳维德,郑萍,朱汉华,陈锋,邹连英,卫红梅.血栓抽吸在高血栓负荷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4):358-361
  [3] 赵菁,俞晓军,胡大一,等.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介入治疗中的疗效研究.《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二屆组稿会暨第五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北京.2013.
  [4] 张庆成,汪承炜,张向峰,等.冠状动脉血栓抽吸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血栓疗效观察[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46-48..
  [5] Resnic FS,Wainstein M,Lee MK,et al. No-reflow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death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 Am Heart J,2003,145(1):42-46.
  [6] 王禹,张国明,陈练,孙志军,王峙峰,金琴花,任艺虹,牛玉瑾,盖鲁粤,杨庭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器的临床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07,22(2):93-95.
  [7] 瑜,黄雪汝,吴伟.替罗非班及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应用在急诊PCI中的优势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2(16):4301-4303
  [8] 张立博.血栓抽吸前后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2,20(1):38-42
  [9] Heusch G,Schulz R Haude M,et al.Coronary microembolization[J]. J Mol Cell Cardiol. 2004 Jul;37(1):23-3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腰椎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4例,均行腰椎后路手术治疗,患者经治疗后随访1年,评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成功率为100%;优55例,良13例,尚可6例,差0例,优良率为91.9%;出现3例并发症,发症率为4.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腰椎后路手术治疗优良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后路手
期刊
摘要:胃的探讨对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外科急腹症病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经验。蛄果本组308例痊愈,2例出现手术并发症,16例出现严重的继发病变(其中lO硎出现休克,6例出现化脓性感染),经治疗痊愈。蛄论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是急腹症患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急腹症;观察;护理  外科急腹症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是一组发病急、变化快、需要紧急处理或手术的急性腹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血腑逐瘀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方法:总结2008年-2012年本地区乳腺增生112例,治疗组用血腑逐瘀汤加减内服,随证化裁,对照组用三苯氧胺治疗,每组56例。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00%,治愈率44.6%。对照组治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0.4%,治愈率30.4%。结论:血腑逐瘀汤加减治疗乳腺增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2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青霉素钠治疗,作为对照组。22例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药物为青霉素钠与痰热清注射液,作为观察组。治疗5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从治疗总有效率来看,观察组为90.9%远远高于对照组75%,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本院将《中医病证诊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口服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5月期间要求避孕的健康育龄期妇女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去氧孕烯一炔雌醇,试验组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对两组患者的避孕效果、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避孕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口腔修复情况的临床特点和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 将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口腔科进行口腔修复的老年患者90例纳入本研究,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和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中65例患者为活动性义齿修复,占72.22%,平均缺失牙(7.81±2.15)颗。25例患者为固定性义齿修复,占27.78%。无咬合接触关系者30例,占33.33%;修复时咬合需抬高者15例,占16.
期刊
摘要:目的:对针药并用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80例脑梗死患者。均是在2010年1月-2012年8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于患者的选择和分组都要具有随机性,选择西医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选择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针灸及中药汤剂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治疗,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
期刊
摘要:目的 为了提高眼科病房护理的质量开设人性化护理的相关课程,在入院时、围手术期、家属沟通和语言艺术等方面上开展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的管理。结果 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提示了在眼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必要性。  关键词:眼科;护理;人性化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面临最大的挑战,在竞争中求效益,求生存,求发展,不仅要有现代化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优质的服
期刊
摘要: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引流(PTCD)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46 例PTCD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B超引导下PTCD穿刺成功率100%。发生胆道出血3例,引流管堵塞2例,无胆道大出血和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B超引导下PTCD术治疗胆道梗阻,减轻炎症,恢复肝功能、纠正凝血异常,技术成熟,成功率高,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可减少患者痛苦和并发症,为手术创造时机和条件,从而促进患者健康。
期刊
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明显减退,术前常伴有各种慢性器质性病变,使手术的风险和困难程度明显增大。2013年2月,我科为1例实施右髋关节置换术后3月的91歲超高龄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女,91岁,因反复腰腹部疼痛半月收治入院。既往有多年慢性胆囊炎病史,3月前在我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