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肝活组织穿刺病理学诊断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基础疾病、用药种类、临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肝活组织穿刺病理学诊断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基础疾病、用药种类、临床表现、肝脏生化学检测、血清学标志、肝穿刺病理及治疗转归等。结果: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前5位的药物是中成药14例(26.4%),中药汤剂13例(24.5%),抗生素5例(9.4%),降压药3例(5.7%),抗结核药3例(5.7%)。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34例(64.2%),胆汁淤积型2例(3.8%),混合型17例(32.1%)。病理学特征主要表现
其他文献
分别采用超声波、漆酶及超声波协同漆酶的方法处理麦草碱木质素,通过化学分析法结合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子自旋共振等仪器分析手段,对比各处理过程木质素酚羟基含
仙草又名凉粉草,为唇形科仙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本文就仙草提取物的提取、抑菌活性的研究和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其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肝脂肪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学特点,探索两病合并时是否存在相互协同、促进疾病进展情况;希望通过研究发现或筛选一些临床特征性指标,为临
应该说,近2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中国经济文化强劲发展的有力支撑下,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但我们同时也必须看到,要进一步缩短与世界出版强国之间的差距,
隐喻是《史记》叙述的基本样式及其修辞品格。它呈现为泛隐喻和隐喻修辞两个基本类型 ,前者是司马迁的历史阐释策略 ,后者是《史记》文本构成的语言行为。司马迁在《史记》叙
“菊坡学派”是岭南学术流派的重要源头。它由南宋崔与之开创,李昴英振之及大兴,其影响延及近代岭南。“菊坡学派”学术思想丰富,广涉哲学、政治、军事、事功等方
“Daisy
目的 编制灾难素养评价量表,运用此量表调查大学生灾难素养现状,验证量表的信效度。方法以Lisa M的灾难素养模型为理论框架建立条目池,经专家咨询形成初量表,抽取50名大学生
2.3纵方向的分割以上部分将上半身与下半身分开,结合不同的体型说明了纸样的展开。接下来解说上下腰围线相连续,在纵向加入剖缝线以适合体型的方法。纸样展开(图29、图30)前片A按
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埋地管道覆土不足,基于裸露,危及管道的安全运行。为此,提出了处理方法,比较了修筑管堤和沉管两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沉管法在施工设计中的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