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与图解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lphi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三四年前,中央电视台曾经开辟了一个大约叫作《人物》的栏目,我还清晰记得这个栏目的口号——三十个重要人物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这些人物当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脊梁式的人物,里面包括鲁迅、李大钊等一批五四之魂,也有如谢晋元等烽火里的铁骨,还有科学的先驱如冯如、詹天佑等人,不一而足。一幅幅深色老照片,静态的或是动态的影像资料,再配以蒙太奇的变换和极沉郁的男中音解说,展示了人物一生中最重要一年里的林林总总,如鲁迅在1936,谢晋元在1937等,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我对央视一些节目的媚俗久有看法,但对这档节目却是另眼相待,感叹其人文精神的复苏,以之为良好的开端。可惜这个节目仿佛并未继续下去。以央视的广博资源,竟开辟不出现代史一席之地,光是邀请一些名流来频耍嘴皮,实在是名不副实。
  但这毕竟是一个媚俗的时代,媒体在众人的唾骂之后,久而久之便也习惯,终于不以为然。然而媒体毕竟还是表层,隐藏在这表层之下的,却是知识分子自以为是的灵魂。知识分子的作用,才是实质意义上的媒介,其作用无可取代,仿佛介于一片荒芜和清泠的甘泉之间。一方面似乎还勉强引领一个潮流,以智者的面目示人,风光无限,颇有成就感,而另一方面,不得不暗地里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而殚精竭虑。对社会市言,他们自身的存在是一种资源,而对他们自身而言,资源更是一种工具,该出手时就要出手。这当然还有一个怎样出手和时机是否成熟的问题,因为资源的利用显然是一门学问,用之得当,可以发扬光大,名利双收,反之,则是浪费,对内对外的双重浪费。放眼到当下的文化圈子,尽管各类新奇不断,炒作之声鼎沸不绝,不必细看,就可以寻出不少动作过于小器的人,占着文化权威的位子,却是屡出昏招,令人深恶而痛疾之。有的是生在其中而浑然不觉,有的心知肚明却面不改色,有的基本无力再思考却依然作河曲智叟状,不一而足。这些大概可以归咎于理想主义的丧失,因为理想主义最典型的特质莫过于精神上超越性的追求,而不是极端的现实与短线的思索。理想主义最直接的后果,是现实中悲剧宿命和人格分裂所带来的伤痛,全然没有心安理得的窃喜。正如西天取经的任务必须由虔诚的玄奘来完成,奥林匹克的圣火必须由圣洁的少女采撷一样,文化的积淀之后所形成的资源,必须交给理想主义者掌管,让他们来经受心灵的折磨,守护着一方佛地,而所有的的苦难,最终将化作正果。
  
  从文化资源的占有角度采看,李辉的确是相当富有,这既得益于他早年的积淀,也因为后来的许多机缘。但这也就无形中将自身置于危地,处理不当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缺憾,自己的心灵也会备受煎熬。这些老人们有的风烛残年,有的业已远去,如何让他们的精神天地得以保存,并且从他们所属的特有时代渗透人坚硬的现实中,的确需要理想主义的智慧和勇气。看得出李辉和他的一班朋友们抢救的心情非常迫切,而他们同样也具备拯救理想主义的能力。这批书系的作者,不是大师们的至亲,就是该人物的研究者,长年累月的凝视,折射出不同以往的角度,弱化其生平,而无一例外突出一生中最重要的际遇,以及由此碰撞出的火花。这大概在本质上也类似于“该人物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正如碳经过高温而终于变成金刚石,毕其一生于一点。将一些本为人知的,或者曾经隐藏于地下的,都挖掘出来,重新燃起光和热,照耀着每个黯淡的灵魂。
  客观地讲,一个对这段历史和人物一无所知的人,希望从这套书中习得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是不可能的事。这套书中文字数量并不多,情节性的语句难以见到,即便是像李辉所著几本中一些推想性的场面,也是基于浓缩之后的释放,考证之后的感悟,纯粹是各人所得,感性居多。这是一种散文式的笔法,行文自由而无拘束,也不是与照片一一对应,若单独提取出来,也是绝佳的篇章,如宗璞回忆父亲冯友兰,袁冬林回忆母亲浦熙修,傅光明回忆忘年交林海音等。在这里读不到面面俱到的传记语言,没有从出生开始到去世之后的时间安排,随处可触的是隐性的起伏和峰回路转的妙笔,暗含了人物一生的光华。将人物置于所处的大时代,观照其一生,写出来的却是几件小事,几个表情,足矣。有时我想,若是写余光中,不使用如诗的语言,饱满的激情,加上老杜式的沉郁顿挫,大概也不太如意;写丁聪,从小到大,亦步亦趋,不来点回溯,也没有半点转弯,亦未免太乏味了吧。
  正如总序所言“这是一套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人物聚焦书系?,李辉运用了这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方式在拯救资源。图书出版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整套的市场调研与行销手段,融合了城市化、小资情调两种流行的阅读取向,营造了所谓畅销书这块大的蛋糕,取得相当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自身规律。这是出版业的胜利,不必去置疑。满足时代之需求至少是明智之举,虽然容易造成一些误会,但这总比无视出版规律,一厢情愿的顾影自怜要来得实在。文化读本普及的程度本来就有限,任务却是巨大的,传统的文化书刊要想在畅销书的重重围困中杀出一条血路,谈何容易。曾经有一个例子,问一个中学生尼采是谁,答曰尼采是疯子,原因是鲁迅说过尼采是疯子,这句话可以见中学语文课本《拿来主义》篇。这里不谈应试教育的缺陷,却回避不了如今文化出版业的尴尬。其实又何止是尼采,如这套书中提及的梁思成、王世襄、张元济等大师级的人物,他们又知道多少。即使是再熟悉不过的余光中,也只知道是《乡愁》——那首考试大纲上规定的必背篇目,如何知道其实余氏的情诗、散文是有若干篇要好于《乡愁》的。读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能否在眼前浮现出太平湖永远的魂魄;读了巴金的《鸟的天堂》,能否了解他一个世纪的“云与火的景象”。这些都是既成的事实,显出了文化普及的迫切。然而这又是一个“读图的时代”,现代人生活节奏之快,受众多媒体的影响之深显然易见,大概很少有人再去啃季羡林的梵文研究或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而只会把目光投向更直截了当的文字或者图片。畅销书作家海岩说得很残酷,“今天文学面临的困境与其传播方式单一有很大的关系,文学的受众面在逐渐减少,如何以其他方式来传播文学作品正是文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如此看来,类似于《大象人物聚焦书系》的问世也许会使一部分对文字兴趣不大的读者对阅读重新产生兴趣,从而使阅读群体变得更加广泛,这未必不是好事。况且,真正能够融人人的记忆深处的,往往也是通俗易懂的,这是文化普及的一个普遍规律。而这套书系就具有面对不同层面读者的可能。
  我大概也属于很久没有读图的一类人,这次看这些照片,竟不自觉去想老年时的我,又是何种模样。这大概是看多了大师们苍老的面容所致,再加上一些回忆性质的文字作为旁白,整套书容易使人“误人老境”,决没有读王朔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绘图本的轻浮。这套书里,有相当比例的经典照片,从儿时始,甚至在襁褓中,而后意气风发,成中流砥柱,终于满面沧桑。有一幅巴金的照片,看时颇有感触:巴金端坐在轮椅上,仰望着鲁迅的雕像,周围一片郁郁葱葱。两位静态的老人,皆安坐,巴金微张着嘴’,已满头白发,似有话要说;鲁迅依旧是如炬的目光,已被深色的花岗岩永远定格。不知乜金还要凝望多久,但此时似乎也已经是一尊雕像,两位中国现代史上符号式的人物,也不知在想什么琐事,身前后世,不待言明。还有一幅,1985年,余光中伉俪于西班牙陀雷多小巷,单手相执,另手触摸斑驳的墙壁,仿佛抚摸着长长的时光隧道,没有来路,,也没有尽头。眼前立刻现出那首《三生石》,挥之不去:“红烛同烧卅五年/夜长烛短更缠绵/可能风急双双熄/同化青烟人九天。”这般的文字与图片的的悄然结合,如唐诗与水墨画的结合,必然会生.出很多意境的一致卜再加上人世的沧桑,又能衍生出一声叹息。这决不是文化煽情,也不同于余秋雨的“千年一叹”,而是不愿为人知的低眉垂首,暗自神伤。这大概是我阅读这套书系的第一感受。
  其二,读这套书,不得不感慨余生也晚。我这一代,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相反,精神世界已经不允许大师的产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以年龄为象征的财富,是‘种无法企及的理解力,不可超越。这批书中的主人们,活到现在的都是耄耋老人,近一个世纪的图片记录,或家庭院落,或事业巅峰,勾勒出自身相关领域甚至整个现代史的另种面貌。譬如关于五四,关于“文革”+关于海峡两岸,我的理解不得不有所改变,我们的某些注释是不完整甚至是谬误的版本。历史是多元的,千万不能非此即彼,我不曾理解,是因为我太年轻。正如冯友兰理解孔子的“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时说,“五十岁以前,没有足够的经验不能够理解周易道理;五十岁以后,如果老天不给寿数,就该离开人世了。所以必须‘假我数年’。若不是这样,寿数并不重要。”
  
  “寿数并不重要”,仿佛有些并不积极,已经把人生看得无比虚幻,“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孙犁在别人给他送《孙犁文集》时,忽然感到“她怀里抱的不是一部书,而是我的骨灰盒”。这样的境界,又是一道我不能立时理解的命题,也算作我阅读的感受之三。
  (《大象人物聚焦书系》,大象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茅于轼先生撰文提出“知识分子要力戒情绪化批评”,立意不能说不好,但把一切不悦耳的不同意见都贴上“情绪化”标签,且将政治改革不尽人意的责任推到知识分子身上,责备他们的议论“牢骚多,发泄多,冷静分析的少”,好像是把错了脉。茅于轼先生是有为之人,亦是有德之土,而且是我所尊敬的同道,相信不会把我的言词看作对他的冒犯。    批评的目的,除“一棍打死”者另当别论,往小处说,是改过补缺;往大处说,是治病救人;
期刊
摄影是什么?摄影的表现功能通过什么载体形式?人们自然会说是符号,或者说是跟拍摄对象相似乃至合一的符号。摄影对象来自不受控制的外界和人们的生活情境,具有天然性、自然性甚至可以说是客观世界的本体性。但是,作为创造结果的摄影作品,是被表现的对象或事物流程的一个截面,这种与客体的连接关系不仅是符号还原意义上的模仿,更是一种主观意图的流露。在相似性的后面,有意念的存放和思绪的接触,有对事物本身不可觉察的接近
期刊
近些年来,文学史的编撰取得了很大成绩。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例,无论通史、断代史还是体类史,都有一批著作问世,其中不乏为学界首肯的成功之作。与此比照,地域文学史的编撰相对滞后。由于地域文学史是以某一地域为空间、以历时生成于斯的文学为对象,进行事实描述、规律揭示、价值评判,故其内涵外延、结构指向与涵盖不同地域、以大而全为特征的“大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十分相似,稍不留意,就会成为后者的翻版或附属。令人高兴
期刊
《1912~1928:文武北洋》是一本让人拿起来就放不下的著作。  这本书写了“北洋”时期的九位名人,五“武”(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四“文”(杨度、章士钊、李大钊、陈独秀)。“文武北洋”的书名由此得来。  正如作者所感喟的:“在政治运动阴影里生活过太长时间的人们早已习惯了对所有历史事件的固定讲述,谁还有心思与机会去自己翻阅或求证一下事实的真相?”(第262页)这是国人的不幸,长
期刊
曹聚仁是上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异数。若干年后,若回首观照最近十来年的知识界,"陈寅恪热"可算一桩意味深长的公案。而曹聚仁在其著作于海峡两岸同时被禁三十余年后被重新发现、重新认识,不妨称作"曹聚仁现象"罢,似亦可与之齐观。曹氏著作煌煌四千万言,我涉猎很少,不惮浅陋,试模仿王国维三重境界说对其人格谈些个人的感悟。  近读曹聚仁之《北行小语》,该书系在大陆初版,收录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历次由港北上访问
期刊
慧远是中国佛教史,乃至中国思想史上重要人物。他与东晋王朝相始终,一生学兼内外,标领缁素,对佛教的本土化和在南方弘传贡献甚巨。他倡神不灭,摧心无义,论法身,明报应,促进佛教思想之流行。他助提婆译毗昙,赞觉贤弘禅法,致书鸠摩罗什,促进毗昙、禅学及关河三论学在南方的传播。作《沙门不敬王者论》《沙门袒服论》,弘教卫道,与王权相颉颃,为僧伽争地位;圆融三教,吸引文人,简化佛法,倡导念佛,增加佛教对士人和平民
期刊
浩浩乎神州万里,五千岁苍茫。地锁铜铭甲骨,天赐河图洛书。简册遍野,蠢帛盈墟。一介书生瞠乎其无涯无际,虽毕生浸淫其中,难睹其万一。书海兴叹之余,独钟情骚歌雅韵,开卷展读,灿然照眼,必得一篇读罢,方窃喜未虚度此生!  至若心飞极顶,放眼山河大地,当悟中西诗坛,各有所专。戏剧小说,我或稍让异域,诗词曲赋,谅可雄视万邦。叹百载国史,夷学东渐。华夏学人,或震栗于船坚炮利,或抱惭于科学文明。诗尊白话,文攘古风
期刊
中国高校改革的提出并非一日,众多的举措也相继出台,然而中国的高校教育仍然持续经受着受教育者越来越尖锐的批评。高等教育确实面临危机。然而高校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不是“重塑大学精神”就可以解决?院校合并、教师聘用制度改革、高校扩招这些喧嚣一时的“惊天之举”究竟有何成效?笔者认为,任何教育的出发点均应该落实到学习的基本规律上。本文试图从学习的层次性需求出发,追究中国大学危机的深层次矛盾,提出一些现实的
期刊
我研究中华民国史和中国国民党史三十余年,在努力完成国家科研重大项目的同时,坚持进行有关蒋介石的专题研究,陆续发表相关成果。其中一部分,收入《近代中国史事钩沉——海外访史录》一书,作为《近史探幽系列》之一,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2002年2月,我又将另一部分论文结集为《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一书,作为《近史探幽系列》之二,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我在序言中特别表示,“本书的是是非
期刊
问(老峡):首先祝贺你的新作《车轴》问世。记得在2000年,《南方周末》地方版曾发表过你的一篇题为《车轴村风俗观察记》的文章,为读者提供了关于车轴村的一个小片断,而《车轴》一书又写到这个村落。你是如何想到这一个村落的?  答:(萧亮中)云南中甸是我的家乡。我从小就浸染了其中的多元文化。学习人类学后,我更是发现这样的文化形态在西南一带是一个很普遍的类型,而这又与移民和土著、中央和边疆政治力量的互动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