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接受式与探究式相结合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pa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们所处的语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渴求,然而理解能力还相对有限,如何更好的利用课堂时间,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并且很好的分配与平衡接受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之间的关系,是很值得探讨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接受式;探究式;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 小学语文接受式教学
  小学语文接受式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教师讲的过程让学生逐渐领会到教学要义,学生如果能够对于教师的讲解与传授有很好的接受,那么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在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突出重点,做到精讲。
  1. 课题要精讲
  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与认识一篇文章往往是从题目开始,题目能够传达出的主旨与内涵显得尤为重要,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章的题目要精讲。例如,小学阶段的课文中学生们已经逐渐开始接触到很多寓言故事,很多寓言的课题就是一个成语,也是文章的内涵所在,比如《狐假虎威》。学习这则寓言时,在开始讲课前我会很仔细的和学生一起分析这个题目的意思,什么是"虎威","假"字怎么理解,为什么狐狸可以"狐假虎威"呢?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和学生在逐步解构文意的过程,在对题目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除了对于即将学到的寓言给予学生有效的知识铺垫外,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的参与,过程中通过适当启发能引发学生思考。在对于这个题目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予相应介绍后让学生们展开探讨,可以自由的提出自己的看法,自己对于课题是如何理解的,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进一步学习文章内容,从而自己找到答案。
  2. 重点词汇及语句要精讲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对于词汇和语句积累的过程,这也是打下他们语文基础的过程,因此这个过程尤为重要。对于课文中的很多词汇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对于它们的意思无从了解,即使做了相关预习工作,能够知道词汇字面的意思,然而词汇可能具备的深层次含义以及词汇在特殊的语境、比如所学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些都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理解与辨别,因此老师的精讲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时,在对课文展开讲解前,很有必要先让学生们理解什么叫"承受",这个词在孩子们的人生中可能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学生们对于它也不太理解,要引导孩子领会到"承受"真正的含义,让他们明白承受背后是意味着要面对与接受很多痛苦的,这样,他们才能够对文章有理解,才能够明白微笑着承受是一种多大的勇气与精神。
  二、 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一个学生主动练习、挖掘教学素材,更深层次的领会教学要义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重点在于学生自己的练习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做到练的多样性,实现练的有效性。
  1. 练习要更多样
  首先,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汉字的书写的练习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汉字的直接方法;同时要让学生多读课文,很多文章并不是通过课堂讲解后学生就能完全掌握的,要想更充分的理解文章的意思,还需要学生们课下多读多揣摩,多做探究式练习。例如,很多诗歌光靠课堂讲解学生还无法充分掌握,可以要求学生课后多加诵读甚至背诵下来,这对于学生而言是很好的语文知识的积累。此外,这个阶段的学生可以适当开展相应的写作练习,由于掌握的汉字还不多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可以尝试从写日记开始,这是很好的培养学生写作习惯的方式。
  2. 练习要更有效
  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时应当注重练习的趣味性,除了必要与适量的练习任务外,可以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这种对于生活的理解与探究对于学生而言是很有益处的。例如,在学到课文《燕子》时,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己在生活中去观察燕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特点及生活习惯,课堂上,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先让学生就自己观察到的燕子发表感想,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存在的疑问,有了对于燕子的了解,学生更容易进入到文章中。此外,也可以开始慢慢鼓励学生多看有趣的课外书籍,这一方面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而且从小开始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这对于今后的语文学习都是十分受用的。
  三、 接受式与探究式的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接受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都很重要,如果二者能够相互结合则是最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多的让讲与练有效结合在一起,讲的过程是为后期的练习打下基础,而练习也是对课堂上所讲内容的巩固,讲与练的结合才能最大程度提升教学效率,从而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接受式与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文字》时,在学习这篇文章前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大自然,并且记录下自己看到的与理解的大自然的样子。学生对于自然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通过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讲解,同学们读到了作者笔下的自然,看到了大自然的各种文字,领会到自然创造的神奇与瑰丽。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后,可以让学生们再回头来看看大自然,结合文章的内容及文中作者的描述来看看大自然的这些文字,看看能否有不一样的感觉与体会。在这个练-讲-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了更直观与深切的体会,也领略到自然的美与神奇。这是一个很好的接受式与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学生即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学到相关知识,也在课后自己的独自探究中对于课文有了更深的领会。
  结语:如何通过有效的启蒙教育,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渐透过文字体会到背后的内涵及教育意义,是所有小学语文老师都在探索与寻求的。小学阶段的学生们还处在语文学习初期的积累过程中,除了对于文字语句的积累,对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思考方式的初步形成,有效的教育对这个过程同样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学生对于老师的讲解是十分依赖的,这是很大程度上学生们通过主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的途径,因此,老师讲的方式一定要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对于好的内容要精讲,加深学生印象。除了老师讲以外,学生的练习也至关重要,多样而有效的练习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进步与提升,这也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贾玲;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7期.
  [2].杨维仁;小学语文教学对话策略的实践与思考[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的语文教学是整个语文学科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掌握其他学科的基础,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兴趣,这对于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有重要的影响。语文不仅担当着传承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责任,也是学生生活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现有的学习状况为出发点,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现象和问题,努力改善和创新教学方式,以便较好地促进语文知识的传播和继承,为小学语文知识
【摘要】对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看法,本人认为最应该的改革方面就是教学思想。应该将核心工作放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教学方法、结合高考制度保证教学改革方向的正确性、改善教育教学评定准则、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看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教学质量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改进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研究问题,每一次教育
[摘要]近年来,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现代企业更加看重人才的内在素养和潜力,这无疑给中职学生就业增添了新的压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712  近年来,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现代企业更加看重人才的内在素养和潜力,这无疑给中职学生就业增添了新的压力。语文教育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的竞争劣势,引导学生更
摘要: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方式的重要科学。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逻辑知识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逐渐受到冷落,影响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笔者在本文从探讨逻辑知识重要性为出发点,简略阐释逻辑知识在语文课文中的表现方式,同时提出初中语文课文逻辑知识教学策略的几点建议。  关键字:逻辑知识;思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逻辑思维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只能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表现出来。具有有效逻辑知识的时
目的:骨工程组织支架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在新生骨组织具有自身机械强度之前,材料必须维持一定的机械强度,不仅要能为新生组织提供支撑,同时又要与人体骨的机械强度相
摘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潜力,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师;教学;情景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备教材知识,备学生心理,备好课堂每个环节  "备、讲、批、辅、考"是教学上作的基。本流程备课是教学工作的起点,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的质量。初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人乳牙牙髓干细胞后,探讨二氢杨梅素对人乳牙牙髓干细胞的活性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浅探二氢杨梅素与乳牙牙髓干细胞在治疗牙周疾病中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在生活中解决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问题。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究其根源是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除了回归生活,还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知识层面。本文就从当前回归生活的课堂教学以及创新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课堂教学:应回归生活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小学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