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ll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一个阴暗的黄昏,一座驿站外的断桥边。
  一树梅花悄然绽放,阵阵幽香直沁心田。陆游迎风伫立,看这寂寞的花开,感受那高雅的芬芳。陆游喜欢梅,喜欢那冰澈的花朵,绝世的高傲,还有梅花的丹心如火,热烈赤诚,任怎样的严酷,也冷却不了那独自的烂漫。
  这正如陆游的人生,也如陆游的性格,饱经磨难,依然高洁如故,历尽沧桑,依然赤子之心。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他出生于一个仕宦世家、书香门第。他的祖父陆佃和父亲陆宰都曾经位居高官,是大宋富国强兵、锐意革新思想的传播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陆游,使他始终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陆游出生前,母亲梦见了秦观,就用秦少游的“游”字为名,并将“观”放到孩子的字中,希望能将陆游培养成秦观那样才华横溢的大文人。陆游两岁时,“靖康之难”发生,他不得不随家人四处逃亡。在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中,他接受了不忘国耻、收复家园的启蒙教育,奠定了“驰骋战场、杀敌报国”的人生理想。
  但是,仕途坎坷,屡被打压,陆游唯有用坚强的意志,奔波在南宋的土地上,为国家洒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致仕立功是历代文人的第一心愿。然而,壮志豪情的陆游,赴南宋首都临安应试,初试虽然名列第一,但因排在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遭忌恨。复试时,秦桧更是以陆游的文章“喜论恢复”为借口,将他除名。
  三十岁时,陆游在出任福建宁德县主簿后,先后在成都等地出任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在宦海中沉浮,尽一己之力去换取百姓安逸的生活。为官期间,陆游关心民生疾苦,为百姓排忧解难,从未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每当发生洪涝旱灾,他密切注视灾情变化,上书请求开仓赈灾,还曾经在未得到政府同意前,冒着被处罚的危险拨义仓粮至灾区赈灾。
  仕途上,陆游一直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挤压,但他从没有放弃自己报效国家的理想,把悲伤悄悄表达在自己的词中,用一篇篇诗词来寄托自己的思绪。如他在任夔州通判时所写的《木兰花·立春日作》:“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方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全词书写心底抑郁之情,感叹时光的流失,陆游那愤懑的情怀上,又添一段新愁。
  郁闷不得志,陆游写下了大量的词作来感叹情怀。他的词飘逸超俗,感情激越,如他以枢密院编修官身份出任镇江府通判时,创作的《水调歌头·多景楼》:“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当陆游登上镇江北固山的多影楼,极目遥望,淮南草木,历历可数,他追忆历史人物,感慨登临所怀,用词作发出了对古今巨变的感慨,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北望故土,激情澎湃,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但当金戈铁马渐渐成为记忆,只有一腔报国之志,梦中犹在。
  上天待陆游不薄,受尽压抑的陆游,在秦桧死后,孝宗即位,主战派受到重视的情况下,陆游终于被赐为进士。40岁时,朝廷派陆游入蜀抗金,他终于有机会成为一名军官,并参加了北伐。那是让他终身难忘的一段时光,当看到了收复故土的希望,陆游意气风发,殚精竭虑地为主帅王炎出谋划策,督促练兵,襄理军务。他一身戎装,骑马随军外出,亲到野外的雪地上射虎,在崇山峻岭中为自己的国家尽一份力。正如他《谢池春》一词中所表达的那样:“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弋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那种经历令人难忘,那种感觉令人振奋。
  刀光剑影中,陆游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然而,北伐的失利很快结束了他短暂的军中生活。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情不能已,满腔悲愤喷涌而出,用血与泪谱写下了《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时代的风雨,艰难的现实,英雄的本色,慷慨的壮志,在词中得到充分表达;未忘国忧,雄心不已,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俊美崇高;说尽忠愤,回肠荡气,那种雄心无人理解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
  收复河山的壮志难酬,那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当铭心刻骨的爱情也悄然逝去,陆游的爱情悲剧,留给世间跨越千年的叹息。
  陆游和表妹唐琬,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常在花前月下吟诗作对。陆游十九岁与唐婉结合,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虽种种哀告,但母命难违,只能痛苦地和唐琬分手。不久,唐琬改嫁皇室贵族赵士程,一对恩爱夫妻被活活拆散。
  多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独自到沈园游玩,无意间竟遇上也来游园的唐琬和赵士程。沧海桑田,人事全非,丰姿绰约的佳人,多情善感的才子,竟相对无语。唐琬让仆人送来一些酒菜后,与陆游依依惜别。当红酥手从陆游的手心抽出,独自品尝那杯苦涩的黄藤酒,一首《钗头凤》便成为千年绝唱:“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当唐婉读到这首词后,因悲伤过度,郁郁而去。陆游得到消息后,也痛不欲生。此后他虽然辗转各地,但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仍无法排遣心中的眷恋。沈园成了陆游对唐琬思念的梦魂萦绕之地,一有机会,陆游便会来到沈园,在题着《钗头凤》的残壁前停驻,写诗悼念唐琬。在去世前一年,陆游在儿孙们的搀扶下,最后一次来到沈园,并留诗一首:“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唐琬一直活在梦里陆游的梦里,这一梦长达五十年,这一梦也是一部留芳百世、凄婉感人的爱情悲剧。
  壮志流云,无路请缨,陆游唯有用一只如椽大笔,抒写世事感慨,抒写家国情怀,抒写人生豪迈。
  陆游始终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雄心,他主张北伐,渴望统一,始终不肯与投降派为伍。虽然数次被罢官,屡次遭打击,但他仍不愿趋炎附势。虽然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矢志不移,坚守节操,仍然保持着高洁的风格。在晚年,即使退居家乡,陆游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他在临死之前念念不忘国家的安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南宋著名文学家,他一生创作诗歌九千多首,吐露出万丈光芒,使他成为杰出诗人。他的作品视野十分广阔,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陆游的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一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又富有浪漫色彩。他的词作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既有苏轼的高亢激昂,又有秦观的缠绵哀婉,许多词篇是南宋词作中的精品。
  陆游的一生,既丰富多彩,又寂寞愁苦,就像在冰雪中绽放的梅花。他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来赞颂梅花,借傲雪绽放的梅花,显示自己孤芳自赏、顽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如他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责任编辑 王海珍
其他文献
他的创作室名为“四融斋”,意味诗书画印并融,可谓名副其实,而媒体称他为“成就惊艳、颇具影响的全能型艺术家”亦并非谬赞  对于一位青年书法家来说,张继的经历可谓独特。他13岁便在家乡举办个人书画展而崭露头角,至今仍然保持着“九年一展”的习惯;他是有名的获奖“专业户”,曾接连在全国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书法篆刻展中蝉联最高奖;他的古典文学造诣深厚,佳作频出,写就《中国书画千字文》令人叫绝;而他的篆刻也
期刊
在内蒙古中西部4457公里铁路线上,有着这样一位追梦者。他与草原铁路共同奋进,亲历了电气化铁路从无到有、运输经营体量翻番、160km/h快速列车开行等重要时刻。作为一名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企业“领头雁”,他一直工作在运输生产第一线,呼和浩特站、包头客运段、包头车务段、包头站……在不同的岗位上,他都靠实绩说话,引人瞩目。  提起他,不得不提到2010年1月3日那个难忘的夜晚。一场百年不遇的罕见特大暴风雪
期刊
9月3日,中央组织部宣布,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经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蒋洁敏在去年11月中共十八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成为十八大后落马的第一个中央委员。此次被免职距离其上任国资委主任仅半年时间。  在担任国资委主任之前,蒋洁敏曾长期任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级管理层,他此次确认被调查与中石油四位高管涉嫌违纪的消息相隔不过数天。  十八大召开至今已逾半年,已有9名省部
期刊
“以前的角色或多或少地都会有一些自己的影子,而夏冰这个角色却是独一无二,和我最不像的,所以很具挑战性”  2013年9月,最火的电视剧是什么?毫无疑问是《辣妈正传》。  一部《甄嬛传》,让孙俪的人气爆棚,产后停工25个月复出,不少“小主迷”坐等《辣妈正传》。这也就不奇怪,一天2000万,三天破6000万,五天破亿,七天破两亿,让《辣妈正传》一次次逆天般地刷新播放量纪录。  这就像孙俪说的:“甄嬛”
期刊
他,出身于典型的高校知识分子家庭,却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代言人”,并且把“三农问题”研究从国内拓展到国际。  他,通过对实践得来的各种详实数据、客观事实提炼出来的经验总结获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并通过理论研究使之升华。  他,就是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温铁军,一位行走在中国乡土社会的思想者。  理论联系实际、为人民做学问,这两者互相促进,在他的学术活动中鲜活体现。心系人民,脚踏实地,温铁军的学问不是在书斋
期刊
在这个八零后“过早老去”的时代,他愿意做一个唤醒者,关照温暖他们的心灵  对于淮玉,很多人或许并不熟悉,但说起他的作品,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毛阿敏演唱的公益歌曲《平安相伴》、戴玉强演唱的《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妈妈》、王莉演唱的《另一个世界的你》、被誉为新时代打靶归来的《军人的名字就是第一》、纪念雷锋的《想起你的名字》……  这些主旋律歌曲一经推出,在网络的点击量、播放率一直高居不下,在“超女”、“
期刊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馨乐园托儿所华人校长陈妹燕,自六年前开始在托儿所推行一套环保教程,教导学生爱护环境。她的努力获得国家环境局的认可,获颁“环境之友奖”。  陈妹燕(48岁)负责位于人力部大厦的馨乐园托儿所,学生通过托儿所的“爱护我们的地球”课程,学习利用废纸或塑料瓶制作手工艺品。他们还会栽种花草,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托儿所让部分学生当环保大使,到托儿所四周寻找和辨认垃圾,并让他们动
期刊
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的熊熊火焰,在沈阳的夜空燃烧了13天后,终于慢慢熄灭。而全国人民对开展体育运动的热情,却在这个金秋又一次唤发起来。  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兴办的最高级别体育竞技盛会,每一届全运会都会成为隆重的节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都会出席开幕式,在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下,与全国人民共享体育运动的魅力和快乐。  这一届全运会,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前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期刊
一个个精妙开示,多至月余、少至数天,乃至两个小时、几分钟、几句话,把无数修行人,从盲修瞎练中拉出来,重获人生的自信、成佛的自信  自古以来,佛教有“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之说。净宗十三组印光大师更是直截了当:“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山西省太原市慈航净苑,多年来以弘扬《法华经》、《楞严经》成果斐然、声望日隆,备受各界关注和褒奖。这里一年365天,天天讲经说法,每天五堂功课。慕名
期刊
“整顿”背景下的全运会  第三届全运会于1975年9月12日至28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因为文革,本届全运会与第二届全运会相隔了十年。  出席此届全运会开幕式的有朱德、邓小平、李先念、陈锡联等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锡联致开幕词。有三十一个省、市及解放军代表团参加了本届全运会。  1975年,是文革末期形势极其复杂的一年。年初,邓小平复出,立即在各条战线进行整顿,系统地纠正文革的错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