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农村建设是现阶段我国十分重要的政策之一,也是惠及普通农民的一项利民工程。宜兴市新庄街道澄渎村作为一个最基层的自然村,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一直致力于探索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不断推进本村给排水系统建设、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村级道路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以及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多方面、多层次地满足村民对生存环境、文化知识以及发展的需要,并在上级政策的引导和帮扶之下,推出了“印象澄渎”建设,成为了省级的卫生村和生态示范村。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澄渎;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027-02
  澄渎位于宜兴东部沿太湖渎区,隶属于新庄街道核心村,为百渎之一,曾经是顾姓族人集居地。目前,核心村澄渎组共有农户300户,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人口约1 000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澄渎也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契机,2010年11月,新庄街道根据上级关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幸福镇村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总体要求,针对澄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制定了一整套治理的方案。现在的澄渎已经摆脱了过去垃圾满地、蚊蝇满天、污水刺鼻的旧貌,换上了道路整洁,水质清澈,绿化茂盛的新颜。
  澄渎村是太湖沿岸的一个自然村,以粮食和蔬菜种植为主,有着普通农村的乡土气息,村里的道路弯弯曲曲,大部分都是泥土小道,村道旁种满了各式蔬菜,以及疯长的杂草,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形象。村民们闲时就在各自的家门口话话家常,道道东家长、西家短,村里也没有提供专门的场地给大家休闲娱乐。“印象澄渎”建设充分考虑到了村民们的需求,结合村容村貌以及农村休闲文化,充分利用澄渎优势,重新规划了村里的道路和绿化建设,建立起全新的生态环境体系和文化服务体系。
  一、给排水系统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推进之前,澄渎村的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供给,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水源。这种恶性循环的给排水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澄渎发展的需要,成为澄渎未来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首先,澄渎村的给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水及自然河流,众所周知,地下水和河流正面临着两大难题:枯竭和污染。第一,随着农村经济地飞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地不断推进,澄渎村的用水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对原有的地下水系统与河流系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澄渎村濒临太湖,水资源比较丰富。二十多年前,井水的高度基本上在地下一米左右,而现在井水高度已经大大地下降了。第二,农业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澄渎村的水源带来了很大程度的破坏。(1)生活污水。在户厕改造以前,澄渎村的生活污水集中排放到自然河流中,对河流的自动净化能力造成了很大的负担,长此以往,甚至超出了河流的负荷能力。(2)农业污水。澄渎村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业种植为主,生产的粮食、蔬菜及百合等经济作物是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药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使得滥用农药的现象层出不穷,多余的农药会对水源造成致命的破坏。这也是太湖蓝藻问题爆发的原因之一,沿湖地区不断排入含磷、钾等矿物质,使得太湖水富营养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出现蓝藻等藻类滋生的现状。(3)工业污水。澄渎村本身没有太多工业,但是地下水系及地表水系是一个可循环的系统,周边工业发达的村镇,把工业废水排入河流,经过水系的自然流通、更新,慢慢地使得澄渎的水系也受到污染。澄渎村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为每家每户安上了自来水,使村民喝上了放心优质的横山水。同时,对297户农户进行了户厕改造,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污水排放方式,并新建一套有动力污水处理设施,随时随地净化村里的主要河流,有效解决了农村水源污染问题。
  二、垃圾收运体系建设
  澄渎村在传统农业生产时代,村里的生活垃圾以生物型垃圾为主,基本被用于畜禽饲料和农肥而得到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完全可在农田耕作中进行就地消化、吸收。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影响下,澄渎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生活垃圾的种类越来越多,出现了很多自然难以分解的垃圾,自我消化的良性循环链条断裂。同时,澄渎也没有专门的垃圾堆放场所,无专人处理垃圾。因此,有大量的生活垃圾被随意堆放在房前屋后,或者直接抛入河中,形成了臭气熏天、蚊蝇满地的恶劣环境。“印象澄渎”建设以来,村委会:(1)专门购置新型垃圾箱50多只,加之以前已经存在的垃圾箱,基本上达到每三四户人家配备一个垃圾桶,方便村民集中处理垃圾。(2)配备专职保洁员18名,澄渎的水系比较多,保洁员既要负责陆地保洁又要负责水上保洁。陆地保洁员的工作主要和城市普通保洁员类似,每天负责清扫澄渎的公共空间,包括道路和绿化带,同时也要及时地把垃圾箱里的垃圾运到中转站。水上保洁员主要负责水面固体垃圾的清洁,村委会每天派两位保洁员乘坐小船在水面上巡视和清洁,并把集中起来的垃圾运到转运站。澄渎的垃圾转运体系运行三年多以来,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了100%,使得澄渎村的卫生环境有了质的飞跃,得到了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三、村级道路体系建设
  随着农业技术的改革以及村民收入的增加,农用车辆和村民的私家车日渐增多,澄渎原有的村级主干道修筑的时间已经比较久远,路面早已变得坑坑洼洼,不方便车辆的进出。除了主干道外,其他道路以石子路和泥路为主,一到下雨天就十分泥泞,不仅对农村环境有不好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道路建设能够进一步拉近城乡距离,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村委会先后:(1)对3条村道进行了黑色化拓宽改造。把原有的水泥路、石子路以及常用的泥路全部拆除,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改造,使得村里的道路整齐划一。(2)修建3座桥梁、3座景观木桥。澄渎村自古水系发达,村内有多座古桥,由于当时条件的制约,这些古桥大多是拱桥或是简易石板桥,不方便车辆的通行。于是村委会根据这些古桥的作用和使用频率,分别对它们进行改造。村民常用的桥梁被修建成更加现代化的平桥,而不常用的桥梁,则修建成木质的景观桥,既实用又美观。(3)完成路边绿化2万m2,建设生态篱笆3 000米。澄渎气候温和,适合多种植物的生长,因此在村道旁杂草丛生、蚊虫满地,为了使道路两旁更加美观,减少蚊虫对村民的困扰。于是,村委会重新规划了路旁的空间,用整齐的绿化代替原有的杂草,并且根据农村特色,建设了3 000米长的篱笆,使整条村道体现出别样的风景。   四、生态环境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纳入国家的五位一体建设系统之中,有着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同等重要的战略意义。澄渎村委会借鉴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对村里的生态环境做了全新的改造:首先,对1 600米村级河道进行生态清淤和驳岸,打捞沉船50艘。澄渎村的河道属于自然河流,以前很少进行维护,由于长时间泥沙的堆积以及河流水量的减少,澄渎的河道越来越浅,于是村委会召集挖泥船,对河流进行了清淤修整,加宽河道,并且加固和美化河流两岸的堤坝,用篱笆和美人蕉来保持河道旁的水土。其次,迁移坟墓200冢,整治畜禽养殖54户:(1)十几年前,澄渎村仍然和其他自然村一样,流行土葬,土葬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农村耕地,另一方面也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方式,村委会动员迁移了200冢坟墓,并设立了一个集中安葬区。(2)除了种植业以外,家禽养殖也是澄渎村民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是澄渎村属于粗放型养殖模式,鸡、鸭、鹅随意地散养,这不仅会对庄稼造成损害,它们的粪便也会影响农村的整洁度。最后,完成农户房屋墙面出新。澄渎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白墙青瓦的房屋形态别具一番风味,随着对外交流日益增多,澄渎也出现了大量的西式洋房以及其他一些房屋类型,打破了原本整齐划一的房屋形态,特别是有一些房屋的墙面仍然是红色的裸砖,十分影响美观。新农村建设以来,总共完成农户房屋墙面出新3.55万m2,把红色裸砖部分都刷上了白色石灰,让整个村子的房屋看上去井然有序、整齐划一。
  五、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带来很多与固有思维相悖的新思想,使得农村出现了一些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因此,为了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体系,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和谐文化,是一个时期内农村文化工作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事项。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深入了解文化工作对农村和农民的作用。同时,也要认真深入当地调查,敢于实践,探寻搞好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用强有力的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澄渎村着眼于农村的休闲文化,修建休闲健身广场1 500 m2:(1)广场上有专门介绍澄渎历史的壁画,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澄渎的来历,以及一些历史小故事。同时也建设了科普宣传长廊,向村民们展示新的村规民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文化思想。(2)完成所有农户的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数字电视技术使农村也能看到中央台以及各省的卫视节目,这也成为农民夜晚休闲的重要项目,大大扭转了村民晚上出门赌博的恶习。(3)充分挖掘澄渎历史文化底蕴。澄渎村历史悠久,早在明太祖洪武二年就有人定居于此,安居乐业。经过六百多年的历史洗礼,澄渎也拥有了自己的人文资源。为了利用好这些资源,作为澄渎对外宣传的一页篇章。村委会经过对历史的考证,修建景观牌楼、鼓台、堆石各1座,为复原澄渎古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长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主题案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 万小艳.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3] 张勤,常仲智.新农村建设区域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 温铁军.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5] 瞿振元,李小云,王秀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 印象澄渎——宜兴市新庄街道核心村[EB/OL].宜兴市新庄街道核心村网站.
  [责任编辑 吴高君]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研究国内外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县级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原有状况进行分析,针对其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引入精细化理论,设计出其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通过成本预算、成本效益分析等手段进行成本事前、事中控制,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程序,使医院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从而使得医院医疗增加值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通过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及保障实施的探讨,为医院成本管理提供意见建议,相信在县级公立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品牌大国是建设经济强国的关键元素。目前品牌意识已经深入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心灵深处,品牌战略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品牌市场运作也逐渐成熟,但同时很多企业的品牌意识往往片面地停留在企业品牌或者产品品牌上,分辨不清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将严重影响中国企业的品牌化进程,研究二者的作用机制和逻辑关系会有效促进中国企业品牌化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关系模型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目前,中国进入经济建设发展的新常态时期,作为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面临发展方式的转变。青岛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城市和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的重要区域,在推进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青岛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青岛市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举措,以期推动青岛市经济新常态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都市现代农业;青岛市  中图分类号:F32
期刊
摘 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存在与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了有益的补充。从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状况出发,以云南S中医馆为例,进行了包括 “医药结合,以医促药”经营模式,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医院文化、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尝试着对中医馆规模化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经营模式;规模化发展
期刊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任务。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国家要富,必须首先是农民要富。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路径,是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关键词:新时期新阶段;新农村建设;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寻求一条县域经济的发展之路是当前政府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总结浙江省义乌市推行平台化发展战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实施平台化的发展战略来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平台化战略;动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046-02  一、义乌平台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内涵与实践成效
期刊
摘 要:区域经济形势与北京房价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利用 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的北京市居民消费同比价格指数、北京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同比价格指数、7天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月度数据,应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区域经济因素对北京房价波动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供给、需求与货币政策因素的正向变动均导致北京市房价上升。  关键词:北京房价;区域经济; SVAR模型  中图
期刊
摘 要:税收管理制度的落实关键在于人才。税收管理制度专业性强、责任性大,强化对制度的落实是当前税务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认真分析当前税收管理制度建设的现状的基础上,深刻阐述制度不规范与落实不到位的成因及危害性,提出强化制度落实的原则和措施。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闭环式”税收管理制度体系,有助于提高税务干部对制度的落实能力和执行力。  关键词:税收管理;制度落实;闭环效应  中图分类号:F810.
期刊
摘 要:山东省栖霞市国路夼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其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启示:一是选拔能人治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二是搞好全面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三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选拔能人;全面规划;集体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038-02  山东省栖霞市国路夼村是典型的山区村。该村在历史上由3个自
期刊
摘 要:专利结构的区域分布和变动,既是科技产出分布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域科技发展水平及结构特征的具体反映。选取西部11省(区市)2000—2013年面板数据,从西部各省(区市)各项专利所占比重切入,同时结合专利结构分析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考察西部地区专利结构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由于产业结构不同,在专利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
期刊